一匹馬兩個人閱讀答案
《一匹馬兩個人》閱讀材料
馬打了一個響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經到了。果然,老頭子下了車,他先用乎撫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馬,無限憐惜地說:“唉,瞅瞅你這一身的汗,真讓我不忍心再使喚你了。”說著,他回頭去看車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見你,你給我個音呀!” 老頭子叫道。
老頭聽不見老太婆的聲音,他急了,仔細地看看周圍,也不見人影。他這才明白,老太婆丟了。他責備自己太粗心,邊掉轉車頭,折回去尋找。
馬聽見老頭呼喚老太婆,已經明白了。盡管它已經累得眼花繚亂了,還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頭還是嫌它走得慢,他沒有鞭子,就下車折了一根柳條,不停地抽它。馬雖然疼痛難耐,但仍悶著頭,拼命快走。老頭子并不領情,心急火燎地持續抽它。
大約走了四里路,他們發現了老太婆,她橫躺在路上。老頭叫了一聲:“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嚇死我了。”
馬滿身是汗,疼痛難忍,四條腿沒有一條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頭子那么樂觀。
果然,老頭子發現老太婆的額頭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跡斑斑。老頭試了試她的鼻息,一點呼吸都沒感覺到,再摸她那雙粗糙的手,已經冰涼如秋日的河水。
當老頭子看見路面有一塊凸出來的像筍尖一樣的帶有血跡的石頭時,他咆哮著,使勁踢那石頭,而石頭就齜著血紅的牙望著老頭子。老頭子從車上取下鎬頭,奮力砸那石頭,石頭迸濺出一串串火花,瞬間分崩離析。
他們朝那村莊走去。
一塊這么不起眼的石頭就要了她的命,老頭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喚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輕時靈便了,而且馬車一旦走起來,聽到的只是馬蹄聲。他這樣一想,就有些怨恨馬了。
而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責備自己。一定是因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車也隨之顛簸一下,相必她就是這么被顛倒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過程中少了分量,它應該有所覺察的,可它什么也沒有察覺到。它是個廢物了。馬覺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這么晚結算了。
老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盡,老頭子也是粒米未食......
(節選自遲子健《一匹馬兩個人》有刪減)
《一匹馬兩個人》閱讀題目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4分)
A.開頭一段如特寫鏡頭,把讀者帶入悠遠的情境中,讓讀者對老馬、老路有初步認識;同時引領全文,使文章顯得有章法。
B.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兩位老人“懶得睜開的、老是處在半夢半醒間的小眼睛”顯示出他們生活的懶散和內心的空虛。
C.老頭子垂著頭袖著手打盹兒,老太婆躺在車尾睡覺,老馬也抽空打個盹兒,這些描寫都為老太婆出現意外和沒及時察覺埋下伏筆。
D.在朝村莊走去的路上,小水細膩地刻畫了老頭子和老馬深深自責又責怨對方的心理,這這使他們的形象更加鮮明。
E.本文講述了一匹馬和兩個人的故事,老人和老馬相伴的平靜生活被一塊石頭突然打破,情節簡單,語言質樸,缺耐人尋味。
8.小說講述的故事“凄涼但不乏溫情”,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4分)
9.除使用傳統敘事視角外,小說還刻意選取了“馬”的視角。從“馬”的視角敘事,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一匹馬兩個人》閱讀答案
7.CE
8.“凄涼”表現為人生的悲苦無常:兒子兩次入獄,老太婆猝然離世,老頭子晚年孤單、凄慘。②“溫情”表現為人與人、人與馬之間的深情:老頭子對老太婆感情深厚,老馬與老兩口相依相伴,令人感到溫暖。
9.①把馬人格化,馬的心理活動與人的心理活動相結合,更好的推動情節,強化情感。②用“馬”這一心的視角重新審視人們熟悉的世界,給人以新奇的閱讀體驗。③“馬”的視角與傳統視角相結合,互為補充印證,增強小說的表現力。
看了“一匹馬兩個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