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答案大全 > 閱讀題及答案 > 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

菠蘿蜜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 子文2 記敘文閱讀題及答案

  《菠蘿蜜》閱讀練習材料

  (3)賣菠蘿蜜的是一個年輕嬌小的小姐,顯得那些菠蘿蜜更為巨大。她有點艱難地把菠蘿蜜放在秤上,說:“三千六百元。”

  (4)我聽了,倒退三步,因為我原來預期一個菠蘿蜜頂多五六百元。

  (5)小姐看我面有懼色,說:“我還有剝好的,一盒三百五,三盒一千元。”

  (6)我買了一盒剝好的菠蘿蜜,可惜只有十幾粒,實在太貴了,不過,朋友總算也吃過菠蘿蜜了。

  (7)我對朋友說,菠蘿蜜會變成這么貴的水果真是始料未及。從前我們老家山上就種著一棵菠蘿蜜樹,樹形并不高大,只有一丈左右,但每年到夏天盛產,總會結出二三十顆果實,每顆都有二十幾斤重。當時在鄉下,菠蘿蜜沒有人要買,因此收成時頂煩惱的,總要捧去送給親戚,有時親戚嫌麻煩,甚至不肯要。萬萬沒有想到,菠蘿蜜現在竟是臺北最昂貴的水果。我和朋友坐在車里,細細品嘗那用小盒盛裝的菠蘿蜜,真有一點世事難料之感。

  (8)朋友說:“菠蘿蜜會這么貴,可能是近年佛教盛行的緣故,‘菠蘿蜜’是多么好的名字,好像吃了就會開悟呢!”

  (9)“菠蘿蜜”確實是好名字,它原產于印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菠蘿蜜,梵語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菠蘿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拿來稱呼一種水果,使人在吃的時候也容易沉入新的境界,想到那遙遠的彼岸是不是金黃色,而且充滿著蜜與醍醐一樣的芳香呢?

  (10)在我童年的時候,每年菠蘿蜜成熟就已經立秋了,熱帶的雨季來臨,每日午后,大雷雨像赴約似的,奔跑飄灑在南方的山林。我常靠著窗口,看那雨中的菠蘿蜜樹,看著果實一天天長大,心里就會為土地與天空的力量感動。然后我會想,有一天我一定會穿過菠蘿蜜的圓葉,翻過背后的山,到一個繁華的地方去。

  (11)那繁華,是我的彼岸。

  (12)但是,此刻我生活在當時向往的繁華城市,立秋大雨中的小屋,靠在窗口的孩子卻成了我現在的彼岸了。

  (13)在智慧體驗最深的地方,哪里才是此岸?哪里才是彼岸?在此岸與彼岸之間,船的航行是不是也有好的風景?在此岸與彼岸之間,是不是也有休憩之所呢?

  (14)中年以前,我們的整個生命都是為了奔赴自定的“彼岸”而努力,愛情、名利、權位、成功都是岸上的風景;到了中年,所有的美景都化成虛妄的煙塵,俗世的波折成為一場無奈,我們開始為另一個“彼岸”奔忙,解脫、永生、自在、凈土,直到我們觀見了心中的消息,才恍然一悟,彼岸根本就是永無盡期,菠蘿蜜多永在終極之鄉。

  (15)何處有真實的“彼岸”呢?在“此岸”中是否有彼岸的消息呢?

  (16)菠蘿蜜到底是最后的解脫,或者只是一個水果?能好好吃一個水果,是不是也能回味到凈土的芬芳?童年時被迫把菠蘿蜜當飯吃,是好的,因為“菠蘿蜜多”;現在菠蘿蜜如此昂貴,把菠蘿蜜當珍珠來吃,也是好的,因為“菠蘿蜜甜”。

  (17)菠蘿蜜本無貴賤、是非、高下,一向就是那個樣子的。我們的心也是如此,童年向往繁華的心與中年渴望隱遁的心是同一顆心;少年彷徨時四散奔馳的心與中年靜定時反觀自在的心是同一顆心。心的本色是相同的,只是在時光中浮動而已。菠蘿蜜的本色也是相同的,但有時暗香浮動,有時照見五蘊皆空。

  (18)吃完菠蘿蜜,我開車繞過天母東路,開往陽明山的小路,沿路相思樹與松林迎風招展,像極了我們童年的山林,腦海中突然浮現這樣的句子:

  五月松風,人間無價。

  滿目青山,菠蘿蜜多。

  (19)菠蘿蜜的香氣于是隨著松風,環繞了整個山林。(選自《拈花菩提》,有刪改)

  《菠蘿蜜》閱讀練習題目

  1.文中說“菠蘿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請簡要概括文中“彼岸”的具體內容。(4分)

  2.文章第(10)段(“在我童年的時候……到一個繁華的地方去”),從全文結構上看有什么作用?請具體說明。(4分)

  3.請聯系上下文,簡要談談你對文中畫線句子“彼岸根本就是永無盡期,菠蘿蜜多永在終極之鄉”深刻意蘊的理解。(6分)

  4.有評論者認為林清玄的作品“在清凈歡喜的語言中有著哲理性的禪理思想”,請聯系全文,探究本文在哪些方面體現了這一風格。(6分)

  《菠蘿蜜》閱讀練習答案

  1.答案:①對波羅蜜果實甜膩的獨特體驗;②童年時向往的都市繁華;③中年以前努力追求的“愛情、名利、權位、成功”等諸多美好;④內心渴望的“解脫、永生、自在、凈土”等精神境界。

  2.答案:①寫童年的我,在菠蘿蜜成熟季節的夢想,為下文作者的人生感悟作鋪墊;②與上文“到彼岸”、“遙遠的彼岸”相照應;③與下文“此刻我生活在當時向往的繁華城市”“靠在窗口的孩子卻成了我現在的彼岸了”形成對比。

  3.答案:①從世俗的角度來看,物質利益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終極目標。③這既是作者對中年前后人生追求的頓悟,又是對追求人生繁華者的忠告。

  4.答案:①語言清凈優美,用詞簡練而含義豐富;②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歡喜與感恩,體現出作者“快樂地活在當下”的文學主張;③作品洋溢著佛學的哲理情懷,作者從自身出發,由自身追尋彼岸的經歷悟出人生至理,富有思辨性。


  看了“菠蘿蜜閱讀練習及答案”

578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卫视节目表| 张壮| 亚洲第一区se| 《韩国小姐》| 最佳男朋友| 妻子的秘密在线| 2023中国十大廉洁人物事迹| 罗丽星克莱尔电影妄想症| o'sullivan| 180天在线观看电视剧| 布莱克·莱弗利身高体重| 云上的宝石| 幼儿园课题研究| 邹静之| 小孩脸上一块白一块白是什么原因| 南圭丽| 出轨的女人电影| 阿尔法变频器说明书| 张学友电影全部作品| 爱情公寓在线免费观看| 李赫洙|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电影网1905免费版| 长相思原著| 动漫秀场| 误杀1演员表| 全球gdp排名| 寄宿公寓的女郎| 消防稳压罐安装图正规安装图| 黄视频在线网站| 王瑞儿视频| 电视剧《反击》主要演员| 陕09j01图集| 福建省地图高清版全图可放大| 影库| 狗狗交配视频全过程| 女女床戏| 枕边有张脸2| 挠中国美女丝袜脚心| 屁屁视频| 母亲电影韩国完整版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