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葉圣陶閱讀答案
《牽牛花》葉圣陶 原文閱讀
手種牽牛花,接連有三四年了。水門汀地沒法下種,種在十來個瓦盆里。泥是今年又明年反復用著的,無從取得新的泥來加入,曾與鐵路軌道旁種地的那個北方人商量,愿出錢向他買一點兒,他不肯。
從城隍廟的花店里買了一包過磷酸骨粉,攙和在每一盆泥里,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墻腳,從墻頭垂下十條麻線,每兩條距離七八寸,讓牽牛的藤蔓纏繞上去。這是今年的新計劃,往年是把瓦盆擺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這樣,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墻頭;隨后長出來的互相糾纏著,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來,但末梢的嫩條便又蛇頭一般仰起,向上伸,與別組的嫩條糾纏,待不勝重量時重演那老把戲;因此墻頭往往堆積著繁密的葉和花,與墻腰的部分不相稱。今年從墻腳爬起,沿墻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會好一點兒;而且,這就將有一垛完全是葉和花的墻。
藤蔓從兩瓣子葉中間引伸出來以后,不到一個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幾株將要齊墻頭了,每一個葉柄處生一個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轉黃萎去。據幾年來的經驗,知道起頭的一批花蕾是開不出來的;到后來發育更見旺盛,新的葉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時的花蕾才開得成。
今年的葉格外綠,綠得鮮明;又格外厚,仿佛絲絨剪成的。這自然是過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開,可以推知將比往年的盛大。
但興趣并不專在看花,種了這小東西,庭中就成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畢回來,不覺總要在那里小立一會兒。那藤蔓纏著麻線卷上去,嫩綠的頭看似靜止的,并不動彈;實際卻無時不回旋向上,在先朝這邊,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邊了。前一晚只是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早起看時,便已透出二三寸長的新條,綴一兩張長滿細白絨毛的小葉子,葉柄處是僅能辨認形狀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綠豆般大一粒嫩頭。有時認著墻上斑剝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剝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見;在這樣小立靜觀的當兒,卻默契了“生之力”了。漸漸地,渾忘意想,復何言說,只呆對著這一墻綠葉。
即使沒有花,興趣未嘗短少;何況他日花開,將比往年盛大呢。
《牽牛花》閱讀習題及答案
2.按要求寫詞語
(1)寫近義詞:糾纏---( ) 格外---( )
(2)寫反義詞:靜止---( ) 旺盛---( )
纏繞、分外、運動、衰敗
3.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內容?
交代了牽牛花生存環境的艱苦。
4.這篇短文主要描寫________,贊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親手培植的牽牛花 牽牛花“無時不回旋向上”的“生之力”,給人以青春的活力和欣欣向榮的意趣。
5.短文對牽牛花的喜愛、贊美之情,不僅表現在敘述描寫之中,還表現在對話之未來的美好想象中。在種花時想象_______,在看到花的生長、變化、色彩時想象__________。
這就將有一垛完全是葉和花的墻 何況它日花開,將比往年盛大呢
6.在短文中用“____”畫出牽牛花生長變化的句子,用“~~~~”畫出寫牽牛花姿態的句子。你從中懂了什么?
提示:在第3~6自然段中找。讀懂了牽牛花的生命力強,給人以青春的活力。
7.文題是牽牛花,課文中卻只字未提花的樣子,反而非常詳盡的描寫藤蔓及葉子的生長過程。這樣寫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為了贊美牽牛花旺盛的生命力。從而暗示本文的文題:鼓舞人們生活的勇氣,從而迎來光明的未來。
8.概括第一段中瓦盆和泥所說明的牽牛花的生長條件。
生存環境的艱苦,瓦盆代表的狹隘的生存空間,泥土代表了匱乏營養物質的生活。
9.這是今年的新計劃中的新計劃指的是什么?(可摘文中的語句回答)
“新計劃”指的是瓦盆排列在墻腳,從墻頭垂下十條麻線,每兩條距離七八寸,讓牽牛的藤蔓纏繞上去。
10.第四段中不到一個月的工夫,爬得最快的幾株將要齊墻頭了,說明了什么?本句中齊字的作用是什么?
很快爬到齊墻頭,這空間位置的變化,包含著牽牛花多少的努力啊,其旺盛的生長力真使人驚嘆!作者由此理解了生命力的頑強,并以此歌頌了人類奮發向上的力量。 本句中“齊”解釋為達到同樣的高度,意思是牽牛花的高度和墻頭的高度一樣。
11.第六段只呆對著這一墻綠葉的含義是什么?
作者仿佛忘記自己,找到知音,不禁感嘆牽牛花頑強的生命力,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提問者評價謝謝!
12.本文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作者主要歌頌什么?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
13.文章第三自然段寫到:“這樣,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墻頭;隨后長出來的互相糾纏著,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來,但末梢的嫩條便又蛇頭一般仰起,向上伸”這幾句話表現牽牛花什么精神?
堅持不懈,不論多么困難,始終是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牽牛花從不放棄自己向上的理想。(從堅持向上,超越自我方面回答)
看了“《牽牛花》葉圣陶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葉圣陶閱讀題答案
2.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3.看葉閱讀答案
4.牽牛花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5.《葉圣陶在四川》閱讀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