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在四川閱讀題及答案
葉圣陶在四川閱讀材料
但是,對于葉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興的事,卻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見了。幾十年,這兩位作家親似手足。朱自清曾寫過《我所見的葉圣陶》《葉圣陶的短篇小說》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就是在葉圣陶鼓動下,才寫出了《歐游雜記》的。朱自清在這本書的"自序"里,曾提到葉圣陶幫助"設計"、"題字","校對"等。葉圣陶曾寫過《與佩弦》的散文,講述他們之間的友情:
促膝談心,隨興趣之所至,時而上天,時而入地;時而論書,時而評畫;時而縱談時局,品鑒人倫;時而剖析玄理,密訴哀曲……可謂隨意之極致了。這當兒,名譽之心是沒有的,利益的心是沒有的,顧忌欺誑等心也都沒有,只為著看出內心而說話,說其不得不說。其味甘而永,無所不領會,真可說彼此"如見其肺肝然"的。
現在,很難得他們同處一地,又在一起工作,還先后合編了《精讀指導舉隅》和《略讀知道舉隅》,作為中學生學習國文的課外讀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學館叢書"出版。
為了澆灌《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葉圣陶1945年9月離開成都到重慶,住在螃蟹井開明書店那個局促的小樓上。看稿編稿,和作者、讀者書信聯系,甚至校對都由他自己動手。他熱情、認真、寬容,一心一意為作者和讀者服務。稿只要有可用之處,他就誠懇地提出修改意見。趙景深在《文心背影》里說:"他的復信措詞謙抑,字跡圓潤豐滿,正顯出他那謙和而有誠實的心。"正如當年他主編《小說月報》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成為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時那樣。他那種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態度,給予年輕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當時《中學生》雜志一位年輕編輯后回憶說:"他是實際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訓態度的老師,而是取輔導態度的顧問……他是熱忱的事業家,在編輯部不是做官當老爺,而是腳踏實地,以身作則,放手讓青年編輯在實踐中鍛煉,有合理的建議欣然采納,對可用的稿件熱誠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時提醒,有弄錯的地方予以糾正。"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樣。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從他為自己的兒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誠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種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根據時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斷前進。
(選自《葉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刪節)
葉圣陶在四川閱讀題題目
1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正是在葉圣陶的鼓動與熱心幫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并寫出了散文集《歐游雜記》。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學館叢書"的《精讀指導舉隅》和《略讀知道舉隅》,是葉圣陶和朱自清合編的中學生課外讀本。
C.正如當年的《小說月報》那樣,《中學生》這塊抗戰時青年的精神家園,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
D.從葉圣陶為他的兒女取名為至善、至美、至誠,我們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E.本文通過描寫葉圣陶指導兒女們寫作、編《中學生》雜志等事跡,勾勒了一位可親可敬、踏實認真的教育家形象。
12.葉圣陶指導兒女們寫作有什么特點?他對兒女們的作文又是從哪些方面評議的?請結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13.和朱自清見面,葉圣陶為什么會感到"格外高興"?他們談心時為什么能達到"隨意之極致"?請簡要分析。(6分)
14.葉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馬,襟懷孺子牛"自勉。依據文章內容,探究文中哪一面已經體現了葉圣陶的"孺子牛"襟懷。請簡要論述。(8分)
葉圣陶在四川閱讀題答案
11.(4分) A C
12.(4分)①認真講解,時或熱烈討論。②不加約束,任其自由發揮。③重視評議,培養寫作習慣。④善于啟發,誘導深入思考。
?、僮屑毧疾樽魑牡谋磉_形式。②詳細詢問作文的思想內容。
13.(6分)①有著幾十年親似手足的友情。②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③互相激勵和幫助。①隨興之所至,無話不談。②沒有功利目的,無所顧忌。③心領神會,肝膽相照。
14.(8分)三個方面:①對子女循循善誘,呵護備至。②對作者、讀者熱情寬容。③對年輕編輯輔導提攜,關心愛護。
看了“葉圣陶在四川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