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布鞋閱讀答案(2)
《蓮花布鞋》閱讀習題
⑴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結尾“苦澀”二字,含蓄蘊藉,言有盡而意無窮,既指老爺子的“苦”,又指徐東南的“苦”,也與開頭的“寒”“涼”照應。
B.小說中的“我”是線索性人物,以旁觀者的視角,客觀、冷靜地介紹了徐東南老父親的生活和精神狀態,是小說中至關重要的角色。
C.作者多次運用細節描寫,精妙傳神。老爺子“攤放”相冊,“撫摸”,徐東南“踱過來”“莊重地苦笑”“沉重地開了口”便是明證。
D.這篇小說情節起伏,一波三折。主體部分是在徐東南家里發生的事,所以開篇介紹“9654”的含義那一部分,屬于畫蛇添足。
E.小說布局精巧:先是“家里有了新的女人”,進而“東南有繼母了”,設置懸念,扣人心弦,作者最后才抖開包袱,使讀者豁然開朗。
⑵小說的中“老爺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⑶小說中多次出現“蓮花布鞋”有什么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⑷有人說,徐東南不改變父親的生活狀態,是為了給他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生活空間;也有人說,讓老人長久地陷入思念的痛苦中,是兒女的不孝。你怎么評價徐東南的做法?請結合文本,并聯系生活實際加以分析。(8分)
《蓮花布鞋》閱讀答案
(1)答E給3分,答C給2分,答A給1分。
【解析】B“客觀、冷靜”理解有誤,作者的情緒隨著自己所看到的和所理解到的不斷發生改變,有比較強的代入感,并非置身之外,冷靜描述。D“畫蛇添足”理解有誤,這一部分為下文的故事展開起到鋪墊作用。A文中的“苦澀”還應該有“我”體會到的“苦”,選項表述不夠全面。
(2)①重情重義,深愛家人。妻子去世20年了,仍然記得她的喜好,“寫信”“打電話”給亡妻,叮囑她早晚涼,穿毛衫。
②生活寂寞,內心孤苦。經常“翻著”“撫摸”照片,沒有電話之前一直給老伴兒寫信。
③沉湎往事,執著回憶,堅持活在想象世界里。
(3)①“蓮花布鞋”是文章的線索,勾連了全篇,并層層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②通過一雙擺放在鞋架上的蓮花布鞋,電話里提及的要與那件有蓮花的毛衫配套的蓮花布鞋,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深愛老伴兒,時刻感知亡妻存在的癡心老者的形象;
③“蓮花布鞋”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媒介,也是徐東南父親對老伴兒愛的具體化體現,一雙鞋是愛的縮影。
(每點2分,從情節、人物、主題三個方面作答即可。)
(4)示例一:我認為徐東南不改變父親的生活狀態,是為了給父親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生活空間。(2分)
①文本:父親撫摸相冊、沉浸在思念中時,徐東南不讓“我”打斷父親;父親說“你娘從來不吃螃蟹”時,徐東南說“她愛吃陽春面,一會兒單做”;父親往返于兩個房間“打電話”,徐東南也不加以制止。(2分)
②分析:徐東南知道父親20年來一直思念老伴兒,自己已經沉浸其中而自得其樂,這本身就是老人家萬年的“幸福”生活,所以他極力配合父親,幫助父親營造一個娘還活在這個家里的氛圍,讓父親的幻想更接近真實,這種默默的支持是對老人的理解和尊重。(2分)
③聯系生活實際:生活中,我們有時需要用善意的謊言來營造一種氛圍,不輕易改變朋友的生活與精神狀態,這應該是對他們最好的理解和尊重。(2分)
示例二:我認為徐東南讓老人長久地陷入思念的痛苦中,是兒女的不當。(2分)
①文本:父親撫摸相冊、沉浸在思念中時,徐東南不讓“我”打斷父親;父親說“你娘從來不吃螃蟹”時,徐東南說“她愛吃陽春面,一會兒單做”;父親往返于兩個房間“打電話”,徐東南也不加以制止。(2分)
②分析:老人想念去世的妻子,其情可貴,但這不是一份真實的生活。父親每天翻看相冊,不厭其煩地給老伴兒“打”電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這樣下去對老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有影響。徐東南如果一味配合父親,不做改變,只能讓老人陷入無限的思念和痛苦之中,他應該適當加以干預、打破和改變,讓父親走出幻境,擁有現實生活的快樂。(2分)
③聯系生活實際:生活中,我們應該鼓勵遇到磨難的親人與朋友,讓他們直面生活,走向現實,尋找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和快樂。(2分)
看了“蓮花布鞋閱讀答案”的還看了:
1.2016年中考閱讀布鞋閱讀題答案
2.布鞋漸行漸遠的溫情之舟閱讀題答案
3.給自己找一雙合腳的鞋子閱讀題答案
4.草鞋人和皮鞋人閱讀題答案
5.2016年中考閱讀海嘯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