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1:天上飄下來的禮物
④兒子似乎也挺樂意干這活。每次下去撿衣服,都要好大一會兒才回來。問兒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歡清靜,不要打擾了林奶奶。兒子歪著頭說,沒有啊,林奶奶可喜歡我了,跟我說了好多話。林奶奶告訴我,她孫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過他的照片,孫子在美國,還從來沒回來過呢。
⑤關于林老太太,我也聽社區工作人員談起過。他們告訴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兒子在美國,很多年沒回來過了。老伴去世得早,兒子出國后,老太太就一個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單了,常常一個人悶在家里,跟外面的聯系越來越少了,人也變得越來越乖僻。原來是這樣。難怪那次我去敲門,她連門都不肯開。社區工作人員說,你們住她樓上,幫我們留意點,也盡量給老人點照顧。我點點頭,又搖搖頭,真不知道,怎樣幫這個孤僻的老太太。
⑥日子平淡地過去,風偶爾會將我們家陽臺的衣服刮到樓下去。兒子“噔噔噔”地下樓,又“噔噔噔”地上樓。他快樂得像一陣風。有時候,我會問兒子,樓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樣啊?兒子想想,說,林奶奶看到我的時候,是很開心的啊。
⑦一次,兒子下去撿衣服,回來的時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綠綠的糖果。兒子說,這是林奶奶給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從美國寄回來的。兒子還自豪地說,我還幫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叔寫給林奶奶的。兒子手上拿的衣服,疊得方方正正。兒子說,咱們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撿起來,幫我們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動。
⑧我們和樓下的老太太,仍然沒有什么來往。我們的兒子“噔噔噔”地下樓,又“噔噔噔”地上樓。他快樂得像一陣風。有時候,從樓下林老太太的家里,會傳來“咯咯”的笑聲,一個童聲,另一個很蒼老。
⑨春節,我們一家回老家去了。回來時,才聽說樓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據說是無疾而終。我們注意到,兒子的眼圈紅了。
⑩人們在整理老人的遺物時,看到了一個日記本,記錄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賬,但是,老人在日記里多次提到,從樓上刮下來的衣服,以及下來撿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記里,反復出現這樣一句話:“那是從天上飄下來的禮物。”我明白老人的話。那也許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點期盼。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習題
1.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3分)
2.文章第③段中“奇怪的是,兒子倒是和樓下的林奶奶挺投緣”,仔細閱讀文章,哪些地方表現出兒子和樓下的林奶奶挺投緣?(4分)
3.第⑤段內容是否可以刪除?請說明理由。(3分)
4.文章哪些地方能表現林奶奶性格的孤僻?(3分)
5.第⑦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動”。我為什么心里“酸酸的,感動”?(4分)
6.如何理解標題“天上飄下來的禮物”的含義?(3分)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答案
1.兒子因多次去樓下林奶奶家撿拾掉下去的衣物,與林奶奶建立濃厚的感情,被林奶奶稱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2.①兒子第一次下去撿衣服時,林奶奶對兒子說:下次衣服再掉下來,你就從我家進來拿,好不好?
②林奶奶跟兒子說了好多話,還和兒子談到她的孫子的事。
③林奶奶給兒子一把從美國寄來的糖果
④兒子下去的時候,會從林奶奶家里傳來一老一少“咯咯”的笑聲。
⑤林奶奶去世后日記本上多次提到從樓上刮下來的衣服以及下來撿衣服的小男孩。
3.不能刪除。插敘,補充交待了林奶奶孤單一人生活的家庭狀況及乖僻的性格。為下文日記中“天上飄下來的禮物”作鋪墊。
4. ① 剛搬來的時候,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樓敲門,想進她家院子撿一下,可老太太連門都不肯開。
②我們想幫老人家,卻不知道怎樣幫。
③兒子多次下去撿衣服,可我們和樓下的老太太,仍然沒有什么來往
5.“酸酸的”是因為老人家身邊沒有一個子女和親人,表現我對老人孤獨寂寞的晚年生活表示同情和難過。“感動”是因為衣服掉下去以后,老人家撿起來還幫我們洗了下,晾干了,疊的方方正正。表現我為老人家的善良而感動。
6.兒子到樓下林奶奶家去取被風吹落的衣服的同時,也給林奶奶孤獨寂寞的晚年生活帶來了快樂和期盼。在林奶奶看來,兒子的到來是最好的禮物,表現了林奶奶思念兒孫,渴望親情的強烈愿望。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2:剩下半碗飯
①14歲那年,父親給我找了個繼母。繼母帶來了一個男孩,比我大幾個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兩張嘴與“喂”的學費,父親的臉開始陰沉起來。每到吃飯時,“喂”總是低著頭一粒粒地扒著碗里的飯,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為父親在旁邊冷眼瞪著。只有等我和父親先后離開桌子后,繼母才會趁我們不注意,迅速將我剩下的那半碗飯倒進“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飯,但我卻悄悄溜進廚房,舀了一勺鹽倒進碗里,然后回到桌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繼母照例將那半碗飯給了“喂”。這一幕被幸災樂禍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詐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飯,沒嚼幾下,就表情痛苦地吐個不停。“哈哈哈!”我終于忍不住笑出聲來。然而上了當的“喂”,卻并不生氣,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開水在碗里,然后繼續埋頭吃了起來。
④高中時,我的數理化成績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幾名。我開始頹廢起來,索性連寫文章的愛好也放棄了。父親很著急,卻毫無辦法。
⑤就在這時,一個報社的編輯寫信給我,告訴我他接到了幾個學生的來信,說很喜歡我不久前發表的某篇文章,鼓勵我多寫。我迅速振作起來,成績好了,人也開朗起來。我再度趾高氣揚,每天都與父親高談闊論,成心要氣氣數理化比我好的“喂”,不過“喂”并不在意。
⑥一個周日,“喂”在學校打籃球,我無意中走進他的房間里,發現他的書桌上散落著幾個信封。我拿起來一看,都是寫給報社編輯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說我最近發表的那篇文章讓他深感共鳴,并向編輯打聽我的通訊方式。每一封信,筆跡不同,內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個學校的名稱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職中……我呆呆地看著,有點糊涂。正好“喂”推門而入,我舉著信問他:“誰寫的?”他本能地說:“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過來,那位編輯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寫的,然后自己騎著車,去各個學校附近的郵筒發信,難怪他的自行車最近總是爆胎。
⑦我發瘋似地對他拳打腳踢:“騙子,騙子!原來我的文章沒人喜歡。”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們班就有好多人喜歡。就是他們說要寫信給編輯,我才想到這個招的!”我停下手,淚眼朦朧:“真的?”“千真萬確,否則我這個只攻數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壞?”
⑧那天飯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數著碗里的飯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飯的我卻端著故意剩下的半碗飯平靜地說:“哥,我吃不完,給你吧。”瞬間,大家都愣住了,為我叫的那聲“哥”。繼母首先反應過來,馬上把我的剩飯接過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卻哽咽道:“妹妹的剩飯本來就應該是哥哥吃的。”
⑨他埋頭歡快地吃起來。雖然我淚眼模糊,但還是看清了他臉上的喜悅之色。
《思維與智慧》2011年第22期(11月下)總第248期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習題
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處補全情節。(4分)
繼母趁我和父親不注意,將我的剩飯倒進“喂”的碗里→→→
→→→ 我無意間發現“喂”為了幫我樹立學習信心,暗中抽同學們寫的信給編輯→→→ 。
2.文中的“喂”是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文中實例加以說明。(4分,答出兩點即可)
3.下面兩句是關于“喂”吃飯動作的描寫,說說這樣寫的好處。(4分)
① 總是低著頭一粒粒地扒著碗里的飯
② 他埋頭歡快地吃起來
4.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浪線句子的含義。(4分)
5.如何理解“我”的轉變? 閱讀文章,你有什么收獲?(4分)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題答案
1.我故意將舀有一勺鹽的半碗飯留給“喂”吃;我終于接受了“喂”,并真誠留給他半碗飯。
2.懂事:每到吃飯時,“喂”總是低著頭一粒粒地扒著碗里的飯;善良: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們班就有好多人喜歡。就是他們說要寫信給編輯,我才想到這個招的!”;寬容:然而上了當的“喂”,卻并不生氣,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開水在碗里,然后繼續埋頭吃了起來。
3.暗示人物心情的變化。表現出“喂”由開始寄人籬下的緊張、畏縮、壓抑到后來得到“我”的認可和接納的喜悅與滿足。
4.“笑”和“哽咽”表明因終于得到“我”的認可與接納而產生的喜悅滿足之情。也表現了“喂”的寬容與善良。
5.是“喂”的真誠善良和寬容打動了“我”,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于是“我”由稱他“喂”到稱他“哥”,表現了“我”內心的轉變。 生活中,只要與人真誠相處,寬容待人,一切都會變得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