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風雪的音樂盒》閱讀答案
《穿過風雪的音樂盒》
他留了下來,教他們語文、數學、自然、生物,教他們認識山外的山、山外的城。
孩子們來自不同的村落,近的就住在鄉里,最遠的孩子甚至要翻過一座海拔3000米的雪山。他很熟悉那個住在最遠地方的孩子,孩子的名字叫也措,黑黑的小臉,彌漫著兩坨高原紅。據說,他是這個學校最窮的學生,學費一直都欠著。他們家里只有一匹馬,是整個家唯一的生活來源,為他們負著生活的重擔,春天來的時候,偶爾還能接上幾個觀光客。
也措平日里非常沉默,但是眼神卻很特別,有點怯怯的憂郁,憂郁中透著惶恐,惶恐中又露著一絲堅定。在這個偏僻的小鄉里,他見到的眼神是整齊的,老人孩子都一樣,單一而純凈,唯獨這個孩子,眼中似乎有很多的內容。
雪大的時候,全世界只剩下了白,無法再找到道路。家遠的孩子只能留下來,住在老師的宿舍里。那天,他的宿舍也留下了幾個孩子。
那個晚上,孩子們在他的允許下翻看他的東西,并抱著他的吉他亂彈。只有也措,那個憂郁的小也措,在翻看他的一個小小的音樂盒——那是他的初戀女友大一時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雖然畢業前他們已經分手,但他還是一直保存著這個好看的音樂盒。他來到西藏后的那些日子,總是不停地打開它,聽那首熟悉的《致愛麗絲》的曲子,聽到淚眼模糊,直到有一天發條崩壞了為止。
此刻的也措正撫摸著那個音樂盒,眼神,是他熟悉的淡淡的憂郁。
他走過去,問也措:“你知道它叫什么嗎?”
“不。”也措的話也總是那么少。
“它叫音樂盒,一翻開蓋就會唱歌。”
“是誰送給你的?”也措居然問了一個令他措手不及的問題。
“是媽媽在我生日的時候送給我的。但是現在壞了,要不就可以讓你聽一聽了。”對著孩子,他還是撒了謊。
也措看了他一眼,就低著頭不說話了。
那一夜的雪很大,他能聽到學校后山的樹木折斷的聲音。等他第二天醒來的時候,看到門前的花圃被雪蓋住了,操場的樹,枝干被雪壓斷了許多,遠方除了雪還是雪,除了白還是白。不知道為什么,他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
那一次,也措在他的宿舍里住了整整三天,可是從第二天晚上開始,也措便開始想家了,聽到半夜風雪沙沙的聲音就哭了,他不由得把他摟在懷里問:“想媽媽了,是嗎?”
“我要見阿媽。”也措一開口,淚水又掉了一串。
他鼓勵孩子:“也措,老師的媽媽在很遠的地方,老師一年只能見一次媽媽,老師也很想媽媽,但是老師都不哭,不哭了好嗎?”
也措看著他,停止了哭泣。
第三天黃昏,也措的母親騎著馬來到了他的宿舍門口,接走了也措。
那一年的冬天,雪一直很大,過年的時候,雪已經封了路,他很想家,卻沒有能夠回去。
終于到了第二年春天,雪少了,陽光有了暖意,他聽說不遠的鎮子開始有了稀少的游客。路,看來是通了,但是他卻沒有時間回家了,因為孩子們已經開學了。
也措也來了,像換了一個小孩一樣,眼神,不再是淡淡的憂郁,而是有種說不出的歡快,看著他,總忍不住想笑。依舊不愛說話,總是偷偷地看他。
然后就到了他的生日,沒有人為他慶祝,他孤單地為自己點燃了蠟燭。可是三天后,他卻意外地收到了一個郵包,郵包是從北京寄來的,拆開來,竟然是一個音樂盒,比他那一個還要漂亮。音樂盒里放了一封信,他看著,心就像春天的雪一般簌簌融化了……
是北京的一個陌生人寄來的,那人在信中說,他在一個月前來了一次八宿,碰到了一個叫也措的小孩,小孩牽著家里的馬送他進山,卻沒有收他一分錢,只要求他回去之后,在四月初給他的老師寄一個音樂盒當做生日禮物。因為,老師的媽媽送給老師的音樂盒壞了,老師已經很久沒有見媽媽了……
原本,他只需在那里支教兩年的,但是他卻整整待了六年才回去。走的時候,他把那個珍貴的、曾經穿越風雪來陪伴他的音樂盒送給了也措——他已經是個大孩子了,一個善良勇敢的大孩子。
《穿過風雪的音樂盒》習題
12.第(12)段寫“對著孩子,他還是撒了謊。”聯系全文,談談老師為什么要對也措撒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21)段劃線句子中關于也措眼神的描寫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支教老師原來計劃“支教兩年”卻最終“呆了六年”;也措家平時依 靠一匹馬獲得“唯一的生活來源”,但是也措“卻沒有收”北京陌生游客一分錢。對他們的矛盾行為,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多處直接或間接地描寫了大雪,這樣描寫的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標題“穿過風雪的音樂盒”意蘊豐富,試談談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過風雪的音樂盒》參考答案:
12.(3分)細節描寫(1分)雪天不戴手套行禮這一細節描寫,真切地表達了孩子們對前來支教老師的崇高敬意之情(1分)也為下文寫也措要求一位北京游客為自己的老師寄音樂盒的情節埋下伏筆(1分)
13.(4分)照應文章題目“穿過風雪的音樂盒”(1分)渲染高原生活環境惡劣(1分)為也措和老師不能正常回家提供依據(1分)與師生間濃濃的溫暖的情意形成反差,有力的突出了支教教師的形象。(1分)
14.(3分)對于美好而憂傷的往事,老師不愿提及(1分)不愿讓孩子過早知道生活情感有其復雜痛苦的一面(1分)遠在異地他鄉,特別想家,想媽媽(1分)
15.(5分)也措是一個沉默寡言、有主見,又依戀媽媽、單純懂事、對老師充滿愛的西藏貧苦人家的孩子。(2分)塑造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寫。小說多處地方正面描寫了也措的外貌、行動、語言,特別是抓住也措的眼神進行描寫,有力的突出了也措的個性特征。(1分)側面描寫。小說后半部寫北京陌生人寄來音樂盒的情節,從側面突出了也措對老師的愛。(1分)對比描寫。主要體現在其一,小說將也錯的眼神與鄉里其他孩子的眼神進行對比描寫,突出了也措的堅定。其二,小說把也措家里窮,只靠一匹馬維持生活與不收觀光客一分錢進行對比,突出了也錯的善良與純真。其三。小說對也措前后眼睛中“憂郁”與“歡快”的變化進行對比描寫,突出了也措為老師做事的快樂心情。(1分,只要答出一點即可)
16.(5分)它的表層意蘊是這音樂盒是北京寄來的,穿過雪山,來到西藏(1分);而深層意蘊是這音樂盒戰勝了風雪的嚴寒,給人們帶來了溫暖與愛意(1分),它真切地表達了孩子們對支教老師的濃烈的熱愛之情。(1分)兩點感受:(1)支教者需要一顆真誠的愛心,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1分)(2)支教行為應大力提倡,它關系到民族的未來。(1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