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畫扇閱讀題答案
東坡畫扇,出自(宋)何薳(yuǎn) 《春渚紀聞》。講述的是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為制扇匠人在扇面上題字、作畫,使扇子很快賣出,解決了制扇人的欠債故事,體現了他對老百姓的關心,后用來比喻關心百姓疾苦,愛民如子。以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東坡畫扇閱讀題答,歡迎參考學習!
《東坡畫扇》文章閱讀:
先生職臨錢塘日,有陳訴負綾絹錢二萬不償者。公呼至詢之,云:“某家以制扇為業(yè),適父死,而又自今春已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負之也。”公熟視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fā)市也。”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也。”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始踰府門,而好事者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勝而去。遂盡償所逋。
【注釋】①先生職臨錢塘日:蘇東坡到杭州任職時。②陳訴:狀告。③負: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暫且。⑥發(fā)市:開張。⑦就判筆:順手拿起判筆。判筆,判案用的筆。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東坡畫扇》閱讀練習題:
.解釋下列句中黑體的詞。
⑴公呼至詢之()
⑵某家以制扇為業(yè)()
⑶適父死()
⑷至懊悔不勝而去()
2.借助文后注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fā)市也。
3.從文中看,制扇者欠債的原因是什么?蘇東坡是怎樣幫助制扇者的?
《東坡畫扇》閱讀題答案:
1.⑴指代制扇者⑵職業(yè)⑶適逢、恰逢、正趕上⑷離開
2.暫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來,我會替你開張起來的。
3.父親去世或“適父死”;扇子賣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寫字作畫或“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
《東坡畫扇》譯文
蘇東坡 在杭州任職時,有人告狀說有個人欠購綾絹的兩萬錢不肯償還。先生于是把那人召來詢問,(欠錢者)說:“我家是以制扇為職業(yè)的,正趕上我父親去世,而又從今年春天以來,連著下雨,天氣寒冷,做好的扇子賣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錢。”先生仔細地看了他很久,說:“暫且拿你做的扇子來,我來幫你開張。”一會兒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夾絹扇面二十把,順手拿起判案用的筆書寫行書、草書,畫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寫畫好的扇子交給那人說:“去外面快賣了還錢。”那人抱著扇邊流淚答謝邊往外走。剛出了府門,就有喜歡詩畫的人爭著來用一千錢買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馬上賣完了,來得晚的人想買也買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離開的地步。賣扇子的人于是全部還清了欠款。整個杭州郡的人都稱贊感嘆(這件事),甚至有感動的流淚的人。
《東坡畫扇》作品鑒賞
1.蘇東坡是北宋當時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大書法家。他尤其喜歡畫枯木竹石,書法則自成一家。東坡畫扇這則故事,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蘇東坡書畫在當時的影響,也使我們從中看到他為政寬和,為人仁厚。東坡畫扇則比喻關心百姓疾苦,愛民如子。
2.釋“官”。上文“東坡官”中的“官”,指的是朝廷官職。古代的官場就像現代的國家政府一樣。
3.“須臾扇至,公取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頃刻而成。”這句中沒有主語,文言文中,如果只有二三個人對話動作,只對一人進行敘述,另一人省略,以起到簡潔作用。但是在現代翻譯中一定要添加適當主語,以免句子不通順。規(guī)范格式應以“(畫扇)”來添加,如:就判筆作行書草圣及枯木竹石。翻譯:(東坡)用公文用筆書寫繪畫行書草書和枯木竹石,一會兒就畫好了。
4.非故負之也:不是故意欠他錢。⑴之:代詞,代“他(債主)的錢” ⑵非:不是 ⑶故:故意 ⑷負: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