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我們即將進入四月。“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兩句詩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傳統民族節日,其實它最開始只是一個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的農諺。再后來,由于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漸漸的,人們就把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了,寒食節里講究寒食、禁火、掃墓的習俗,也就成為了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掃墓。說到掃墓,我們是否會想到:革命先烈灑盡一腔熱血,只為得祖國大陸的統一,他們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最終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只是為了讓后代過上幸福的生活。同學們,我們緬懷先烈,并不僅僅是為烈士生命的消逝而悲嘆,更是被他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
今天,我們擁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新的世紀賦予了清明節新的內涵它不單單指掃墓,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世界中感謝父母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把這種文化傳統發揚光大.讓傳統文化永伴你我。
謝謝大家。
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弘揚愛國精神,重拾傳統文化。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三天假期,想必大家還記憶猶新。你是否去過烈士陵園掃墓,緬懷那些為革命勝利拋頭顱撒熱血的戰士們;你是否去過已故親人的墳前吊唁,懷念起曾經與他們相伴的點點滴滴?無論我們用哪種方式,最終也是殊途同歸。我們都在這一天里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與愛戴。
清明節是我國具有兩千年悠久歷史的傳統民族節日,通常是公歷的四月四日,但節期很長,前后加起來將近二十天。清明相傳起源于古代帝王將相的土葬之禮,民間隨之效仿,也便流傳開來。于清明節清掃親人墳頭,進行祭祀活動也成為了傳統習俗,同時配合這個溫暖的季節,也可以相應地開展踏青等娛樂活動。可以說清明節是一個肅穆而輕松的節日。清明節與中秋,元旦等并稱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八節,由此可見清明節的重要性。可這個如此重要的節日,卻在布置不覺間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卻。
同學們,如果說清明節不放假,你們是否還記得四月四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如果說端午節只是吃個粽子,中秋節只是吃個月餅,那節日的文化又何在?前兩年,清明節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去年開始我們還能夠享受到三天假期。我們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這個節日賦予我們民族的意義。
節日也是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甚至也有類似清明節的風俗。日本的盂蘭盆節,企業單位放三天假,讓遠離家鄉的人們回家祭拜過世長輩;波蘭的亡人節更是全家出動,大人祭祀,小孩點燭燈,以表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當他國傳統節日氛圍得以完整保存時,我們中國的節日氛圍卻愈來愈淡,若不及時挽回,這沿襲了近前年的民族風俗將就此消失。
同學們,讓我們重視傳統節日,了解民族文化,用真誠的心來緬懷革命烈士,瞻仰他們為祖國的和平解放,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讓愛國的風揚起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前進的帆,讓中華民族千年的燦爛輝煌文明歷史得以繼續在世界,在今天熠熠閃耀。
謝謝大家。
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篇3
敬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你們發現教學樓前那株桃花已經盛開了嗎?你們留意過河堤邊的柳樹已經悠然的抽出新枝了嗎?還有,田野間悄悄鉆出來的小草,路旁長出新葉的小樹...仿佛就在一夜間,大地換上了綠裝。這些,讓我不禁想——爺爺墳塋上的那些迎春花是不是也已開的燦爛,那株蒼柏是否依然蔥郁,因為清明節已在春的懷抱中悄悄走來!
站在爺爺的墓前,想起一幕幕往事——那年清明,爺爺帶我到附近的寇準墓前,向我講述他勤奮讀書、清廉為官、忠貞愛國、抗擊遼寇的一個個故事。那年清明,爸爸帶我到華縣的烈士陵園,給我講述王二小、劉胡蘭、海娃...一個個為了我們幸福生活獻身的小英烈!
每至清明,爸爸都會帶我到一座墓前,獻一束鮮花,捧一掬新土。但這些,不僅僅是為了祭拜。清明的祭拜,是懷念,懷念曾在九百六十萬千平方公里上辛苦耕做的祖祖輩輩;清明的祭拜,是緬懷,緬懷那些用青春和熱血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革命先烈;清明的祭拜,是傳承,傳承那些五千年來一代一代相傳的美德——愛國如家、誠實守信、寬厚仁愛、自強不息...
這樣的方式或許有些凝重,也許清明,更應該像于丹阿姨說的那樣:“它清亮、明朗,我們心中的那種懷念,它不應該是沉重的,而是悠揚的,因為我們有感恩”。感謝那些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一座座歷史豐碑的偉人!感謝那些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默默奉獻的普通人!是他們,讓我們擁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留給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同學們,讓我們用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來武裝自己,好好學習,發奮向上,為我們富饒而美麗的祖國圓夢!
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篇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昨天是清明節,我想很多同學都回家祭祖掃墓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說的就是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們凝視著烈士鮮血所染的國旗,不覺思緒又回到那艱苦崢嶸的歲月:舊中國飽受戰爭的創傷和帝國主義的欺凌,人民受盡磨難和屈辱。舊上海的公園門口曾立著一塊醒目的牌子,上面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外國輪船在黃浦江上肆意闖蕩,撞翻中國民船,淹死中國人也不管。那時洋人在中國土地上為所欲為,國人已喪失了最起碼的做人尊嚴。祖國危難之時,無數愛國志士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獨立統一和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從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的女俠秋瑾,到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鄒容;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難道他們不知道生命的可貴嗎?不!他們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深深懂得:在祖國危亡之時,作為一個中國人,保衛祖國,拯救祖國是自己的責任,為了祖國的解放,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戰火中出生入死,監牢里堅貞不屈,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英烈們雖打下了江山,但他們的事業還沒有完成。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依然貧窮落后。為了圓民族的強盛夢,讓先烈的理想變成現實,每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建設富強祖國的歷史重任。是的,目前中國還窮,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來開拓建造一個美麗的家園。美國曾經也很窮,美國牛仔當年開發西部時也絕沒有可口可樂,但他們的后代沒有抱怨、觀望,更沒有逃避和背叛。靠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們富強起來了。清貧的中國正需要這樣的硬氣,繼承先烈遺志,實現先烈遺愿,我們唯有臥薪嘗膽,自強不息。誰不想自己的祖國日益強大呢?誰不想在走出國門時可以驕傲地稱自己是中國人呢?祖國是民族的根,愛國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把愛國作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
時代的列車已進入21世紀,新世紀給愛國主義注入了新的內涵。愛國不再變的虛無,愛國也不再化表現為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今天我們在這里講愛國,我想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工作、學習、愛校、敬業上,試想一個不愛自己工作的人,一個不愛自己學校的人,一個不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人,還能談得上愛國嗎?
當今的世界是高科技的角逐場,入世后的競爭將會一浪高過一浪。作為中國人民,尤其是當代中學生,更應積極地、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技術。這不僅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我們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是知識做夢夢不來,伸手要不來,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學習,日積月累。同學們,今天的愛國就是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老師們,今天的愛校敬業就是愛國的最好衡量。為祖國培養能夠撐起中華民族脊梁的曠世之才難道不是愛國的最好體現嗎?
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婉轉東風憶忠魂》。
4月5日是清明節,在這東風縷縷,陰雨綿綿的日子里,我們懷著敬佩的心記念先烈們。
新中國成立之前,民族危亡、國家動蕩,無數仁人志士贊不絕口,救亡圖存。黃花崗七十二義士林覺民的《與妻書》感動了無數中國人,他是我們福建人的自豪,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讓我們向義士們致敬!由于,是他們,讓中國從東亞病夫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是他們,改寫了中華民族百年的悲慘歷史;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艱苦奮戰,為中華民族獲得了輝煌的成功。看!我們頭頂上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那是義士們的鮮血浸染而成的。
我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承受過無數瘋狂屠殺和深重災難的中華民族,有一副高昂的頭顱,一副堅挺的脊骨,一雙喜馬拉雅山厚實的肩膀,一身黃河長江奔騰不息的血管。昨天,我們曾托起五千年的文明,托起太長城、故宮;今天,我們要用十三億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
主席曾說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必須再接再厲,勇往直前,繼續把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當年,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吶喊擲地有聲,而今我們少年學子更應肩負中華民族復興之偉任,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同學們,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
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篇6
敬愛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憶革命先烈過文化清明!
明天就是我國第一個放假的清明節了!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是,你們知道嗎?清明不僅僅是一個節氣,同時它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祭祖、掃墓、追思親人的日子。
一、掃墓篇
憶往昔,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里,中華大地上眾多英雄兒女不屈于外來侵略的壓迫,不屈于反動統治階級的血腥鎮壓,不屈于風霜雪雨的艱苦磨難,為了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舍身取義,矢志不渝,用他們寶貴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英烈們雖打下了江山,但他們的事業還沒有完成。我們的祖國還需要進一步的強盛和繁榮。為了圓民族的強盛夢,我們每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建設富強祖國的歷史重任。祖國是民族的根,愛國是民族的魂。世界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把愛國作為自己精神的支信和力量的源泉。現在已進入21世紀,今天我們在這里講愛國,我想首先應該落腳在我們的工作、學習、愛校、敬業上,試想一個不愛自己工作的人,一個不愛自己學校的人,一個不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人,還能談得上愛國嗎?
二、追思親人篇
大教育家孔子說對待長輩的態度應該是“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意思就是說,父母活著的時 。 候,兒女要按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后,兒女要按禮儀埋葬他們、祭祀他們。這就是孝道。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們養大,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和汗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更應該孝敬父母。那么怎么做才是孝敬父母呢?這些都反應在我們日常的規矩和習慣上。比如:聽父母說話要專心,父母招呼要立刻答應;出門要告訴父母,回家要先向父母打招呼;對父母說話要恭敬,要聽從父母的正確管教;自己在家外的情況要常對父母匯報,不要隱瞞;珍惜父母的勞動,不隨便弄臟衣服,逐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影響父母的學習、工作和休息,關心父母健康等等。總之,真正的孝心要體現在言行上,體現在細節處。
今天,我想借清明節到來之際,對同學們提出如下幾點要求:
1、生活自理,學習自己負責,主動與父母交流溝通。對父母有禮貌,上學、放學,都同父母打招呼,以免他們掛念。
2、父母下班回家,能迎上前去,主動幫忙接東西。
3、能聽父母的話,接受勸告,不任性、不頂嘴,有事征求父母的意見,遇事與父母商量,做錯了事主動認錯,取得諒解。
4、體貼父母,能主動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擦桌、拖地、盛飯、收拾碗筷等等,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使父母歡心。
5、父母生病時,能細心照顧,端水送藥。吃東西時,能先想著父母。
6、能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買東西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不亂花零錢,少吃零食。這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想大家一定都能做到。
同學們, 在我們人生漫長的旅途里,是誰將你養大?是誰送你走向成功?是父母啊!羊羔知道跪乳,烏鴉懂得反哺,我們更應該把孝順父母牢記心間。最后,讓我們一起誦讀熟知的《游子吟》來歌頌父母的偉大吧!
《游子吟》
唐樂府·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篇7
同學們,老師們:
上午好!
當雄壯的國歌聲響起,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你可曾想到了那些用他們的鮮血染紅國旗的革命先烈們?在祖國危難的時候,為了祖國的解放,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戰火中出生入死,監牢里堅貞不屈,刑場上大義凜然。他們用生命、熱血換來了華夏民族的新生。
很快,就在4月5日,又將是一年清明節了。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寄托哀思的日子。也許最近一段時間,每一家人,都是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目的是在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每一所學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在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著創造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革命先輩。孩子們,在清明節到來之際,你打算用什么樣的方式來緬懷這些可親可敬的革命先烈?也許大家的方式不同,但是我想,不管用什么樣的方式,都有一個最樸素的思想,就是要永遠記住他們,讓我們這些當代中國人,能夠永遠地烙印著愛國主義情懷,把我們都培養成具有愛國主義的中國人。 有的孩子也許會問:什么是愛國主義啊?怎么樣才能做一個具有愛國主義的人?對我們小學生來說,愛國主義就是愛家庭、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就是我們學校“愛心校園.快樂校園”里同學們的文明行為,文明學習,文明成長。
愛國主義要有愛的能力,能力來自今天的自覺規范、修養,來自刻苦努力的學習。有的同學不能好好地吃飯,挑食現象嚴重,這樣就不能長成強壯的身體;有的同學一有空就愛打電腦游戲、玩壞了自己的眼睛,也染上了不良習氣;有的同學今天不愛學習,不好好學習;這樣下去,當我們長大以后,就是有愛父母、愛國家的心情,還有沒有愛的能力啊!只有今天好好規范自己的行為,刻苦地努力學習,將來才能有更多的能力,創造更多的財富孝敬父母、報效祖國。
希望孩子們能嚴格遵守《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錘煉優秀的品質,這就是今天打好愛國主義的重要基礎。
我們學校有“健健康康成長、快快樂樂學習??”的理念和目標,這需要全體老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這是愛國主義的最基本的付出,最現實的努力。只有我們每一名師生都付出一點愛,學校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每一名師生才能天天享有快樂,所以,我滿懷真情地倡議:我愛_,我快樂成長!請大家跟著我一起大聲地說一遍,好嗎?
關于清明節的國旗下演講稿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清明節,我不禁想起那些無數的烈士們,是他們用自己的青春,保衛我們的家鄉;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澆灌了中華沃土,裝點了春天的中國;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奠基。
回首百年,悠悠歲月。革命先烈們雖然未能親眼看到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冉冉升起,但他們為革命而灑下的熱血,將永遠澆灌著中華民族解放勝利的鮮花!他們不朽的靈魂像是引路的明燈,引領著后輩走向勝利的彼岸;他們的精神像是擎天的巨柱,支撐著中華民族千秋萬代!讓我們銘記這些革命英雄,銘記英勇獻身的英雄,革命烈士,將在我們心中永垂不朽!
同學們,看看胸前的紅領巾,它和國旗一樣鮮艷。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里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我們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吧!
我的國旗下講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