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s版教學計劃3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s版教學計劃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猴、梨、將、諺、櫻”,會寫“拔、耐、杜、短、將、鴉、梨”七個字及“拔掉、耐心、烏鴉、梨樹”等詞語,認識寸字旁。
(2)分角色朗讀。弄清楚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認讀、書寫擴大識字量。
(2)在朗讀中認識猴子的錯誤。
3、情感價值觀。
在理解故事中認識猴子的錯誤,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要堅持到底。
內(nèi)容分析:
《猴子種樹》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故事,猴子先種梨樹,聽信烏鴉的話改種杏樹,又因喜鵲的進言改種桃樹,最后又聽信杜鵑的話,種了櫻桃,結(jié)果一事無成。教學中要注意理解農(nóng)諺的意思,讀懂猴子的行為是可笑的,愚蠢的,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不能對別人的話語言聽計從。
學生分析:
學生普遍年齡小,大多7歲多,有的6歲。識字不多,閱讀量不夠大,知識面窄小,部分學生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久,需要老師用多種方法不斷地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濃郁興趣。
為了幫助孩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我在復習詞語的時候設計了開火車的游戲,拍手按照節(jié)奏讀詞語。在新授的時候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設計了合理的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理解課文,自主合作探究課文。針對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的特點,我設計了自編自演童話劇環(huán)節(jié)。
老師板書的時候?qū)W生做什么呢?我還教育孩子養(yǎng)成跟著老師的板書書空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孩子的手、眼、心、腦都動起來,更有利于掌握文章的主線、漢字的筆順、詞語的識記。
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
1、導入。
2、學習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指導書寫。
5、作業(yè)。
第二課時:(錄相課里上的是第二課時)
1、導入(復習詞語)。
2、初讀課文。
3、講授新課。
4、改編童話劇。
5、發(fā)散提問。
6、課外作業(yè)。
教學形式可以采用表演式,從中感受到猴子的可笑。
小學二年級語文s版教學計劃二
教材說明:
《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說的是一只波斯貓不知快樂是什么滋味,它分別向燕子、蜜蜂、青蛙請教。但是它覺得:燕子說的銜泥造窩是快樂的,蜜蜂說的采花釀蜜是快樂的,青蛙說的捕捉害蟲、保護莊稼是快樂的,都是不值得快樂的,它非常失望,仍然為找不到快樂而哀嘆。課文借這一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依賴別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樂的,只有靠自己辛勤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服務別人,奉獻社會,才是最快樂的。
教學目標:
1、學習本節(jié)課7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會認十二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波斯貓不快樂和燕子、蜜蜂、青蛙快樂的原因。
3、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勞動的熱愛。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積累詞語的能力,邊讀邊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理解燕子、蜜蜂、青蛙所說的話,把握他們說話時的語氣。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勞動創(chuàng)造快樂”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波斯貓、燕子、蜜蜂、青蛙的相關(guān)頭飾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設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1、放出波斯貓的圖片。這是什么動物啊?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
2、老師扮演波斯貓,自述波斯貓找不到快樂的苦悶:“我是波斯貓,我的一只眼是藍色,另一只是綠色。我吃穿不缺,衣食無憂,但我卻感到很不快樂。哎,這可怎么辦呢?”(教師相機解說:“這只波斯貓沒有快樂,于是,他就出去尋找快樂,它都找了誰?結(jié)果怎樣呢?”)
3、板書課題:找不到快樂的波斯貓
設計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多媒體和教師有聲有色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波斯貓漂亮的外貌和它的苦悶,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童話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好奇學習新知識。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這個故事一共有幾段?(10段)你是怎么知道的?(每段開頭空兩個字)
2、 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本課的生字,特別注意讀準翹舌音、前后鼻音、邊音、三拼音節(jié)和輕音節(jié)。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滋味、決定、軟綿綿、忙忙碌碌、千千萬萬、保衛(wèi)”等詞語的意思。
(3)讀順課文,注意讀出每種動物說話時的語氣。
3、認讀生字
(1)出示“我會認”斯、滋、銜、軟、綿、碌、糖等12個生字。
(2)引導學生歸類識字:①按偏旁歸類;②按分解部件識字;③按數(shù)筆畫的獨體字識字。
(3)你是如何認讀這些字的,向大家介紹介紹。
4、指導寫字
過渡:小朋友認字的方法真多,你能夠?qū)懞盟鼈儐?
(1)出示“我會寫”
(2)指導寫字的方法,左窄右寬:決、波、溫、睡;對準豎中線寫的字:軟、尋、算。
(3)學生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5、鞏固練習
(1)游戲:開火車讀生字。
(2)出示生字,分小組進行組詞比賽。
設計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結(jié)合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對課文的感情基調(diào)有初步認識。重點是讓學生認識生字,完成本節(jié)課識字的教學大綱,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記熟生字,并練習“我會寫”的生字。
板書設計
小學二年級語文s版教學計劃三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仿照例句,用“有……有……還有……”寫句子。
教學重點:會認、寫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懂得春天來到的特征和怎樣愛護春天。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插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11個字,會寫“業(yè)”字。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設疑激趣
1.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設疑:同學們,你們每天都要寫作業(yè),今天這篇課文課題叫《有趣的作業(yè)》,到底是什么樣的作業(yè)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生認讀。
3.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4.想一想,說一說: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有趣的作業(yè)”指的是什么?
三、讀讀議議,感悟理解
1.分段朗讀,說一說:小朋友的作業(yè)是什么?
2.小麗和小龍的作業(yè)是什么?
3.你喜歡他們中哪個同學的作業(yè),為什么?
4.朗讀全文,討論:老師為什么滿意地笑了?
四、總結(jié)本課。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用“有……有……還有……”寫句子。
3.指導書寫“昨、龍、桌、網(wǎng)、查、課”。
一、復習導入
“有趣的作業(yè)”到底是什么樣的作業(yè)呢?
二、朗讀指導
1.學生自瀆體會。
2.老師范讀,學生跟讀。
3.采用各種形式進行比賽朗讀。
三、指導寫字
1.認記生字,尋找規(guī)律。
2.師指導書寫,生臨寫。
四、課后練習:填上合適的詞語
1.( )的春天-----美麗、溫暖、暖和、歡樂、熱鬧
2.( )的小蜜蜂----美麗、勤勞、可愛
3.( )玉蘭花-----潔白、美麗、鮮艷、盛開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喜歡的詞語。
2.寫一寫你找到的春天。
板書設計:
有趣的作業(yè) —— 找春天
小麗 —— 畫的玉蘭花
小龍 —— 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