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3篇
好的語文教學計劃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以下是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冀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一
一、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本班有學生36人,一年多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輔導。
二、教學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排列問題、表內乘法和除法(二)、觀察物體、統計、認識1000以內的數、方向和路線、千克和克、四邊形、加減法。
三、單元教學要求
第一單元 排列問題
1.通過拼擺、交流、觀察等活動,發現稍復雜的圖形的排列規律。
2.結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情,了解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
3.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自己思維的過程和結果,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積極參加操作、拼擺、交流活動,引導學生發現和欣賞圖形排列的美妙。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初步的數學意識。
第二單元 表內乘法和除法(二)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意義。
2.經歷歸納7~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表內乘、除法。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在與同伴合作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第三單元 觀察物體
1.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能夠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立體形狀。
2.在觀察、辨認等數學活動中,初步獲得立體和平面視圖的直觀經驗,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察。
3.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感受從不同位置觀察立體的奇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四單元 統計
1.經歷簡單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能根據數據完成簡單統計圖。
2.能對條形統計圖表示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調查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FFKJ.Net]良好的生活習慣。
第五單元 認識1000以內的數
1.能認、讀、寫1000以內的數,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1000以內數的大小。
2.認識個、十、百、千等計數單位,理解各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含義;知道三位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夠用圖形表示1000以內的數。能用10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3.在估計、按規律數數、寫數和擲點寫數等數學活動中,感受1000以內數的意義,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了解可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第六單元 方向與路線
1.經歷認識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的過程,能根據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會用語言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能根據線路圖說出行走的路線。
2.在辨認方向和路線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感受方向與路線跟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適應現實生活的能力。
第七單元 千克和克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結合自己的經驗,感知1千克和1克的質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稱量物體質量的方法,會選擇適當的單位表示常見物品的質量。培養估計的意識。
3.在測量、比較物品質量的過程中進行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對身邊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有趣的比較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八單元 四邊形
1.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初步認識四邊形,能辨認平行四邊形。
3.了解七巧板,能用七巧板拼圖。在拼圖和圖案設計的過程中感受圖形的美妙,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在數學活動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欲望。
第九單元 10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一)
1.掌握1000以內簡單加、減法的口算技能。
2.使學生經歷嘗試、探索個性化算法的過程。在交流個性化算法的過程中,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能表達計算的思考過程。
3.激發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全面理解和把握課程標準;
2.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3.具有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責任感;
4.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5.要充分認識評價的重要意義;
6.要創造性地組織教學。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在操作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數學。
2.關注解決問題策略,區別于傳統的應用題教學。
3.要通過觀察、想像、拼圖等多種方式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防止空對空教學。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二
教 材:冀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
單 元:熱愛祖國山河
板 塊: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詠柳》是首詠物詩。這首詩由整體到部分,描寫了柳樹之瑩綠,柳枝之柔長,柳葉之細巧,表現出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春游湖》描寫的是春雨后的西湖美景。這首詩通過“雙飛燕子”、“夾岸桃花”、“春雨斷橋”和“小舟柳陰”,勾畫出了一幅生動優美的春景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正確認讀文中10個生字。
2、了解古詩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3、指導學生寫春天柳樹的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聊天交流,啟發性設置問題情境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接觸大自然,融進大自然。
2、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想象畫面,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看圖讀詩,感受春天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重難點分析:
1、學會生字、朗讀并背誦課文是重點。
2、理解詩句意思及描寫柳樹和西湖的美的特點是難點。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水彩筆。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范文三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一)教師啟發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指生自由發言。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課件展示)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春游湖》。板書課題。
(二)導入古詩《春湖游》: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春天的湖畔,春意更加濃郁,詩人是如何描寫春天雨后游湖時的情景的呢?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一)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二)自己試讀古詩。
(三)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四)出示課件,開火車讀生字。指導書寫生字。
“燕”字:要把筆畫寫緊湊。
“斷”字:是左右結構。
(五)品讀古詩。
三、再讀課文:品讀詩句,感悟詩情。
(一)品讀“雙飛燕子幾時回?”
1、借助圖畫和想象入境。
課件展示“雙飛燕子圖”。
整整一個冬天沒看見咱們的老朋友燕子了,今天,它們那可愛的身影成雙成對掠過湖面,突然映入我們眼簾,你真想說——(指名說)
2、指名讀古詩第一行。
詩人徐俯看見小燕子也和我們一樣驚喜!他在詩里是怎么問候小燕子的?(指名讀)
根據指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
3、齊讀古詩第一行。
(二)品讀“夾岸桃花蘸水開。”
1、借助課件和想象入境。
2、指名讀古詩第二行。
3、男女生比賽讀古詩一二兩行。
(三)指導讀“春雨斷橋人不度”。 展示課件
1、借助課件和想象入境。
2、品讀感悟。
(1)悟詩情:橋斷了,不能過湖,你的心情怎樣?(指名說)
(2)讀詩句。
(四)指導讀“小舟撐出柳陰來”。
1、借助課件和想象入境。
2、品讀感悟 。
3、齊讀“小舟撐出柳陰來” 。
4、齊讀古詩三四兩行。
5、再次品讀全詩。
6、熟讀成誦。
四、拓展延伸,激發興趣。
最后,讓我們為這些春天的朋友穿上美麗的春裝。請小朋友們為它們涂上春天的色彩,好嗎?當然,我們要比一比,哪個小組為它們“穿衣裳”最快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