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學習體會范文3篇
做合格的教師是師德師風建設的起點,為人師表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師愛是師德師風建設的切入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有關師德師風學習體會,希望能幫到大家!
師德師風學習體會一:
記得我的大學的校訓是“弘德 明智 博學 篤行”。校訓把“弘德”作為第一條,旨在強調道德,體現著學校重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重視思想道德建設。學校把“弘德”放在第一位是要培養未來道德高尚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道德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德立身,以德立國。強烈的責任心是最基本的,這種責任心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對全體學生負責,公正平等,正直無私,一視同仁。滿腔熱忱地關心每個學生,熱愛每個學生,從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出發,全心全意教育好學生。只注重培養學習優秀生,對他們春風滿面,關懷備至;而對后進生不管不問,甚至厭惡、歧視。這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為。
2、對學生未來負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教師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勤勤懇懇,充當人梯,負起我們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后代著想,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我們祖國千秋大業負責。
3、對學生全面負責,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也要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也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習慣。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承擔著人的思想文化傳播,新生一代的培養,各種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的造就等艱巨任務。作為教師怎樣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責任感呢?
1、教師要身體力行,以人育人。學高為師,身正是范。
2、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不斷地充實自己,要有好的學習方法,知識面要寬廣。
3、教師要關愛學生。時常與學生交流、談心,知道學生想什么,要什么。樂于做學生的伙伴。
做一個有事業心的教師,做一個有敬業精神的教師。
師德師風學習體會二:
兒時的選擇,我從事了小學教育事業。不經意間,十多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去,沒有留下什么驕人的成績,更沒有作出什么驚人的壯舉,但直到今天,我依然還堅守在這里。我不敢說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我更不敢說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這平凡和樸實中,我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著一個普通小學教師存在的價值!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小學教師是培育祖國花朵的園丁,使命是光榮的,可任務是艱巨的。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道德素質比文化素質更為重要。
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師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表現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特征的體現。因此我覺得小學教師應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追求正直善良的人格,秉直的人生態度和民主的思想境界。
我樂觀向上,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學生。看到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學得認真、開心,每天跟自己比都有進步,我覺得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地面對。工作中勤勤懇懇,除了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外,還大膽實踐,勇于創新,認真鉆研教材,探討教法,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同時對工作不分份內份外,對學生不分良莠,在學習上嚴格要求,在生活上關懷備至。學生的事只要我知道的,我力所能及的,我都管——學生丟了東西,我幫助找;有困難,我幫助解決;天氣冷熱變化,我提醒學生及時增減衣服;學生鬧矛盾,我給處理;學生犯了錯誤,我耐心說服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并改正錯誤。
我們教師的待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作為“為人師表”的特殊人,我們教師更應該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做到廉潔從教,認真教書,精心育人,不在教育工作中從事謀取私利的活動,不從學生及家長身上謀取私利,以身立教,以教樹人。因此,我時刻提高警惕、不斷反思言行,做到保持高尚節操,從不利用教師職業便利向學生或家長索要錢物或者變相謀取私利,從不向學生推銷或攤派學習資料、用品并從中牟利,從不動員,組織學生參加有償補課并從中牟利,
情系學生,像母親一般熱忱地愛每個學生,我就這樣體會到了什么是有意義;學生身心健康,快樂,學習進步,我就這樣體會到了什么是喜悅;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我就這樣體會到了工作的快樂。
生活中,我把“正直善良”作為人生態度。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自己的偶像效仿。因此,我時刻修正自己的教師形象: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不能做的事,打死不做;力爭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盡量塑造正直善良的好榜樣。
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我一直都是這樣:奮斗著,辛苦著,努力著,同時也不足著。不足表現在遇到困難有時不能知難而進;對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得還不夠,因此解決學生思想上的問題有時不能得心應手;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不夠豐富等。在今后工作中我將努力做到: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堅決不遇難而退,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采取多種方式和渠道加強師生的交流溝通,促進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刻苦鉆研教育教學理論,做到業務知識與時俱進等。
總之,師德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我愿我的愛奉獻在這片摯愛的土地上,我愿我的愛能感化每一個我教過的學生。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把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師德師風學習體會三:
從教近十年了,一直有一個問題在我的腦子中時隱時現——當初選擇做教師是對是錯?回想這十年的從教生活,快樂與苦悶總是我最好的朋友,形影不離!快樂時,我問我自己,我真的快樂嗎?苦悶時,我問我自己,我是不是真的苦悶?做教師,是我快樂的源泉,也是我苦悶的根源。人生百味,從這從教的十年,我感受到了!是什么讓我一直懷疑當初的選擇?又是什么又讓我堅持做了這十年的教師?教師清貧的物質生活和富有的精神生活讓我在做教師這一職業上左右搖擺,而學生給了我更多的快樂,讓我有了做一名教師的堅定信念。通過我校的“樹師德,鑄師魂”師德建設教育系列活動,我告訴我自己,做教師,是我今生無悔的選擇!
選擇教師,堅定地做教師,立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這是一段心的旅程。教師是什么?我不得不從內心深處從新認識,教師是人,在社會生活中應該是一個普通的人,應該得到平等、尊重,有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教師是一種職業,是我們謀生的手段!教師更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角色,社會不可缺少!這是一種事業,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一千多年前的韓愈先生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今天看來,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可以理解成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超的教學藝術,豐富的知識的人。崇高的道德品質是放在第一位的。因為擔負著傳遞文明薪火的重大使命,封建時代的老師們備受尊敬, “天地君親師”,老師同天地、國君、祖先一樣享受著世人的香火供奉。當今,國強之根本系于教育,尊師重教之風更為盛行,要求教師必須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有了“蠟燭”、“春蠶”、“園丁”等稱號。說到這里,我認為教師是應該是一個有著無私奉獻精神的人,這是最為基本的要求。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反思,教師——這讓我快樂又苦悶的職業,教學生活給我帶來了快樂,學生給我帶來了快樂,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好像是在為我奏響的生命的凱歌,教學是我的生命價值的體現,沒有了快樂,哪來的苦悶?人的一生就正是有了百味才算是完整,才算得上精彩,沒有了教學上的苦悶,我的快樂也就沒有了一絲新意,就談不上快樂!正是這樣,教師這一職業在我心中是那樣的崇高、那樣的神圣,我相信,教師將是我為之奉獻青春乃至一生的事業,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有理由相信,我將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