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廣州小升初常用關鍵詞解析
小升初的全稱是:學年度六年級學科文化素質檢測。小升初考試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縱觀小升初,大體可以總結為兩種主要形式,即筆試和面試。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2016年廣州小升初常用關鍵詞相關解析,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2015小升初的變革讓很多爸媽和孩子都措手不及,所以這個9月如果家里有即將升入小六的孩子,爸爸媽媽就要開始了解小升初的政策,隨時關注小升初的動態了。當然,對于小升初的這些常用關鍵字解析也是必須要掌握的,了解小升初,從這里開始。
小升初
小學生升入初中的簡稱。小升初入學考試與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高中升大學的高考并列為中小學生的三大升學節點。2015年開始“小升初”民校不允許筆試招生。近幾年重點中學錄取優秀學員主要通過各種自薦方式獲得學校面談資格,通過面談入學。由于優質校招生數量有限,所以每年小升初開始都會出現大量的小學生報考少量重點中學的現象,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使得“就近入學”難以實現。
小升初簡歷
2015年民校只能通過面談招生,那么如何獲得面談資格成為一大問題。小升初簡歷就是家長們向學校自薦的材料,通過自主提交簡歷,可以讓學校提前留意到優秀的孩子。簡歷內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校內成績、獲得獎項、興趣愛好、老師評價等內容。簡歷形式無需豪華,一般一頁即可。
點招
在小升初的多種入學方式中,“點招”是最靈活也是學校自主權利最大的招生方式之一。簡單地說,“點招”就是一些重點中學通過自主或者合作選拔的方式,提前錄取一部分學習成績比較突出的優質生源。各學校“點招”的條件、方式和順序有所不同。例如,海珠區期末免試的孩子,就很有機會被某些中學“點招”進重點班。
擇校
由于教育水平的差異,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參加電腦派位或對口直升在本區上公辦中學,都希望孩子能享受優質教育。這樣就造成了廣州各區教育水平比較高的重點中學成為擇校的熱門,例如華師附中、廣東廣雅、廣東實驗學校、二中應元等等。
擇校費
簡而言之,就是學生X從一個學校畢業后,向上一級的學校進行一個學習階段的學習,從而要選擇好壞學校學習,而教育局規定X學生如就讀所屬地區路段學校就讀,可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想不去該路段學校學習,就必須去別的學校,那么就要交一定的擇校費。同時轉學也需要交擇校費。
對口直升
公辦初中入學方式之一。天河、黃埔、白云采用對口直升的方式。具有該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按每學校在招生地段內所對口的小學給予安排學位,該招生段學生可受用免試升入對口中學的升學辦法入學。另外,鐵一中學、華僑外國語學校等幾家中學開放一部分名額,其附屬小學的部分學生也可以通過對口直升升入學校。
電腦派位
廣州的越秀、海珠、荔灣這些老城區采取的是電腦派位的做法。即如果升學的學生沒有參加擇校或者擇校不成功,則教委會默認依據學籍,進行對應的計算機派位。電腦派位具體操作是,按照各小學在區內的地理位置,對口幾所中學,填寫派位志愿表后,由電腦隨機在這幾所中學間分派學位。
特長生
在某些方面(比如:音樂、體育、繪畫等)有優于普通人的技能的學生被叫特長生。而更深刻意義上的特長生是指:在某一些學科方面突出于常人,有特別的興趣與偏好,有成為杰出人才潛力偏長的學生。
體育、藝術特長生的報名和測試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中旬,根據《2015年廣州市中小學招生考試工作意見》里的特長生招生政策,廣州市省、市傳統體育項目招生比例占當年本校招生計劃的5%,其他體育項目及藝術項目占當年本校招生計劃的10%,合唱、交響樂隊由原來不超過15%調整為16%。
特長生可以繞開“電腦派位”和激烈的民校考試競爭,對于有藝術、體育、科技特長的學生,是小升初的一條捷徑。
擇校生
畢業生未達到學籍所在區域所報考志愿的學校錄取分數線,并且要求選擇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學校就讀的學生。這部分學生除按規定繳納正常學費、課本費等費用外,還應按培養成本一次性繳納擇校費(后來規定繳納擇校費的學生不再繳納學費)。
因此,判斷“擇校生”有三點可以參考:
一是分數夠不夠;
二是有沒有“選擇學校”;
三是選擇的是否為非教育部門指定的普通學校。
跨地段
第一類
是指在該區公辦、企事業辦小學就讀的具有該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回到戶籍及房產證所在的對口中學升學。
此類學生提出跨地段升學申請時,必須人戶一致,即需同時具備該區戶籍(非空掛戶,父或母為戶主,廣州市常住戶籍應提供有關戶籍材料)及與該戶籍地址一致的房產證或購房協議(父或母),方可申請。
第二類
是指在該區公辦、企事業辦小學就讀的具有廣州市常住戶籍而非該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仍需在該區就讀的均須辦理跨地段申請。
此類學生提出跨地段升學申請時,必須具備廣州市常住戶籍及父母在該區內的房產證或購房協議(租住房屋的,須提供市房管局認可的或符合有關規定的房屋租賃合同,所租房屋應為父母或其它法定監護人的唯一居住地),方可申請。
跨區生
指在外區(地)就讀的小學畢業生或原在本區民辦學校就讀的具有本區戶籍的小學畢業生回到本區升學。
提出跨區升學申請時,一般應同時具備本區戶籍(非空掛戶,父或母為戶主)及與該戶籍地址一致的房產證或購房協議(父或母)。
開放日
學校開放日又名咨詢日。每年小升初報名前,大多數的學校都會舉辦校園開放日,是為了給家長參觀學校,向學生和家長展示學校的教學環境、師資力量等方面的情況,以達到宣傳學校形象的目的。
在開放日家長除了參觀學校的教學環境外,可通過與老師、校長交談,了解其辦學的宗旨、老師的言談、校園的環境、提交自薦材料等,家長將會對該學校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更好的處理擇校事宜。
杯賽、證書
取消筆試,通過自薦材料審核獲得面談資格成為了小升初家長最重要的事。自薦材料上除了五上六下期末考成績,參加各種杯賽及獲得各種證書,成了不少家長的心頭熱。其中最火熱的要數各種奧數賽,比如華杯賽、希望杯等等,每個杯賽的含金量都各不相同。
由于政策禁止杯賽成績和升學掛鉤,各種官方杯賽遭到停辦或者杯賽成績推遲到小升初結束后公布。這時,民間機構的杯賽成了小升初學生必爭項目。到了杯賽季的每個周末,學生都奔波在考試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