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學習方法
物理是一門趣味橫生、奧妙無窮的自然科學,相對其他學科而言,難度稍大,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即使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做.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科是相對較難學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學生,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學生,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因此,學好物理既要靠智慧,還要有興趣,善探究.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利用好教材,調整好心態,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
一、學好物理首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基礎知識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基本概念(定義),基本規律(定律),基本方法。 如:對于“凸透鏡”一節的概念的理解,“透鏡”就是可以讓光“透”過的光學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關于“凸透鏡”“凹透鏡”的定義則從透鏡的形狀和“凹、凸”兩個字的形狀上找相似點,而關于“焦點”則是利用凸透鏡會聚太陽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紙“燒焦”這個角度去考慮。在理解的基礎上,用科學的方法,把學過的大量物理概念、規律、公式、單位記憶下來,成為自己知識信息庫中的信息。前面學過的知識,是后面學習的基礎。
反復自我檢查,反復應用,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步驟。所以每次課后的復習,單元復習,解題應用,實驗操作,學期學年復習等,都應有計劃做好安排,才能不斷鞏固自己的記憶。 二、 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
物理思維的方法包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形成物理概念以抽象,概括為主,建立物理規律以演繹、歸納、概括為主,而分析綜合與比較的方法滲透到整個物理思維之中,特別是解決物理問題時,分析綜合方法應用更為普遍,如下面介紹的順藤摸瓜法,發散思維法和逆推法就是這些方法的具體體現.
(1)順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從已知條件推論其結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大多數的題目的分析過程都用到。
(2)發散思維法,即從某條物理規律出發,找出規律的多種表述,這是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從歐姆定律以及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出發,推出如下結論:串并聯電路的電阻是“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串連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并聯電路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 逆推法,即根據所求問題逆推需要哪些條件,再看題目給出哪些條件,找出隱含條件或過度條件,最后解決問題。
三、重視課堂上的學習上課。
開動腦筋勤于思考,沒有積極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們從初中開始,就要養成積極動腦筋想問題的習慣。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后要經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四、重視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鞏固
要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并與大腦里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弄懂。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弄懂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即時完成作業,有余力的同學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要善于把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不注意知識的運用,你得到的知識還是死的,
只有通過具體運用,才能擴展和加深自己對的知識理解,學會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學習物理就是:學知識,學方法,長能力 。在初中物理課中,我們不但要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還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科學觀察),培養從事生產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只要按照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在學習階段,可以學得快而好,參加建設工作后,就具有獨立工作能力,有所創造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