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知識點簡單機械和功
一、中考物理知識點(簡單機械和功)歸納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 棒就叫杠桿。
2.什么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
(2)費力杠桿:L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 質是個等臂杠桿)
6.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 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 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 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 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盤山公路也是斜面)
6.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簡單機械和功
二、中考物理簡單機械和功相關知識鏈接
機械功
人們在使用機械工作時,有時可以省力,有時可以省距離。研究表明:省力的機械必然費距離;省距離的機械則一定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這就是機械功原理。
概念
機械功的概念最早由英國物理學家范科爾提出,它的定義是: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定的距離。
定義
機械功的英文學名是mechanical work。
功是物理學中表示力對位移的累積的物理量,屬于標量。
物理學規定,作用在物體上的所有力使其合外力不為零,并且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功)
合外力越大,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越大,力對物體做的功就越多。
功的計算
功W等于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分位移s的乘積。W =F s。
若物體的位移為l,位移與某一個作用力的夾角為θ,那么這個力做的功W=Fl=|F|·|l|cosθ=F l cosθ
注意!加粗的是矢量。寫W=Fs或W=Fl時(其實都一樣),要注意力F和位移s或l時,要注意它們都為矢量,滿足矢量的數乘運算法則,而不能直接相乘,及W=Fl=|F|·|l| cosθ=F l cosθ (此處F與l表示力和位移的大小)
如果力和物體移動的距離相互垂直(θ=90°),也就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分位移為零,那么這個力就沒有對物體做功。證明如下:
∵F⊥l
∴F·l=W=0
2.功的單位——焦(耳)J
1焦耳=1牛頓·米
1J= 1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