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如何完成物理學科的初高中銜接
一、高中物理知識結構與特點
二、高中物理對同學們的能力要求
要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具備五大能力,它們是: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
(一)理解能力強調的是對概念、規律確切含義的理解,我們不僅要掌握概念和規律內容,還要了解它的意義、適用條件、推導過程甚至是產生的歷史背景。
(二)推理能力主要包括控制變量、歸謬、比較、概括、歸納、演繹、假設、理想化、逆向思維、放大等思維方法。例如伽利略就是利用了歸謬法否定了“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的快”這個影響人類進步的錯誤理論。
(三)綜合分析能力是指能夠明確研究對象,并運用正確的、恰當的、簡潔的物理規律分析問題,從而得出正確結論。具體來講就是高中生要有甄別研究對象(個體還是系統)的能力,分析復雜過程及狀態的能力,挖掘隱含條件掘能力,恰當使用物理規律(比如動力學觀點、能量守恒思想、動量守恒思想等)的能力。
(四)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最為重要,數學是同學們學習物理的工具。它主要包括:線性函數、二次函數、指數與對數函數、三角函數、函數解析式和圖像的性質、基本不等式、數列及求和、排列與組合、向量運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導數和定積分等。物理學并不關注這些數學知識的解題技巧,而是強調應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物理問題,即偏重于對這些數學知識的真正意義和內涵的研究。
(五)實驗能力的要求尤為突出,因為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要了解實驗設計的原理、掌握科學嚴謹的測量手段、數據處理和誤差分析能力,同時要求必須會熟練使用各種器材,高中階段涉及的器材有: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秒表、天平、彈簧秤、電磁(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電壓表、電流表、多用電表、示波器及一些傳感器等。
物理學的思維方法不僅對物理學本身有價值,而且對整個自然科學,乃至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貢獻。物理學家可以得到諾貝爾化學獎、生物獎、醫學獎甚至經濟學獎,但從沒有其他學科的科學家問鼎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事例,這就是物理思維的力量!物理課程的學習、物理思維方法的培養,會使你的思維更加靈動、會使你的智慧大幅提升、會使你更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會使你與眾不同、熠熠生輝!
三、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
第一個關鍵詞就是“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些興趣是與生俱來的,就像男孩子天生喜歡車和武器、女孩子天生喜歡花和布娃娃一樣。有些同學一開始就喜歡物理學,癡迷于它實驗探索的神奇、邏輯思考的魅力、數學應用的優美,有這樣興趣的同學可要注意,你們有著成為物理學家的潛質,要格外珍惜。此外,興趣還可以通過自我意愿、教育培養、他人影響、環境熏陶而產生。如果你以前不喜歡物理課,那么從現在起嘗試著喜歡它、熱愛它,畢竟像這樣一個“智力加油站”有誰會不喜歡呢(即使有立志從文的同學也要熱愛物理學,它會使你的三觀端正、視野開闊、睿智聰穎)。
第二個關鍵詞就是“思考”。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深入理解、只知道生搬硬套公式來機械解題,是永遠學不好物理學的。愛因斯坦說過“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那么如何思考、思考些什么呢?首先要說的是預習環節——它不是雞肋。學習新內容前一定要帶著質疑的心態去閱讀教材,把自己的理解和觀點標識在教材旁邊,在老師授課時去看看老師是如何理解的,是否能引起共鳴(如果你感覺跟老師理解的一樣甚至是比老師理解的還要高明,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感覺呀)。這樣堅持獨立思考著預習,會逐漸養成一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格調、有品位的學者。毛澤東畢生熱愛讀書,他老人家讀書就有兩個值得我們借鑒的好習慣,一是不質疑不讀書、二是不動筆不讀書。其次是高效的課堂。要全神貫注、思考著去聽課,有問題及時提出(最起碼下課后也要立即跟老師討論)盡量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同時要做好課堂筆記,留下自己聽課的痕跡。第三是重要的課后反思環節。回憶老師講過的環節,必要時用筆推演一下課堂講授的內容,有問題要舍得花時間去思索,不要急于完成作業。磨刀不誤砍柴工,概念清晰了、規律理解了,完成作業時就會有水到渠成的感覺。同時在每一章、每一節學完之后要做一個有自己風格的思維導圖(這是國際上最流行的學習方法----老師們今后會教給大家如何制作思維導圖)最后是作業環節。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那是必須的,毋庸贅言。老師要強調的是我們要重視一題多解,養成每做一個題目就想想能否用其他方法求解出來(如果沒有想出其他方法也屬正常,但要關注老師和其他同學們的和自己不同的解法,把自己的方法拿出來和同學們比一比,看誰的更睿智),以此來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久而久之會使自己更加聰明、更加自信!
第三個關鍵詞就是“勤奮”。前段時間,一張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4點學生仍在學習的照片深深地感染了我。繁重的課業壓力使哈佛學子每天只能睡2—5個小時(不是讓同學們效仿他們的睡眠時間,而是讓大家感受一下哈佛的學風。他們的身體已經發育成熟,而我們卻處在長身體的年齡,還是要保證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的),哈佛校園里,不見華服,不見化妝,更不見纏纏綿綿、晃晃蕩蕩。在哈佛,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學生學得太苦了,但是他們明顯是樂在其中。是什么讓哈佛的學生能以苦為樂呢?我的體會是,他們對所學領域的強烈興趣,還有就是哈佛學生心中燃燒的要在未來承擔重要責任的使命感。我們也要學習哈佛學子的優良品質,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地勤奮學習,勤能補拙、勤能生智、天道酬勤!(今后老師還要陸續給大家介紹像居里夫人、牛頓、黃昆等勤奮刻苦、德業雙馨的優秀物理學家)。古時候用寒窗苦讀來形容學習,我覺得不妥。是的,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學習卻是可以讓你感受到幸福的事情——每天在學習成長中的充實感受就是幸福!
第四個關鍵詞就是“合作”。這里的合作既包括同學們之間的合作,更包括同學們與老師的合作。首先談談同學們之間的合作學習。同學們之間不僅年齡相仿甚至是思維方式也相仿,在一起研究、討論容易引起共鳴、容易豁然開朗,所以要形成自己問題探討的“朋友圈”。其次談談同學們與物理教師間的合作學習。老師是傳授物理學的專業人士,同學們一定要從內心中尊重、喜愛、甚至是崇拜我們的物理授課教師,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根據作用與反作用定律,你喜愛老師,老師就會喜愛你。你在課堂上帶著崇拜的眼神去聽課,老師就會靈感迸發、慷慨激昂。這就是一個雙贏的課堂、高效的課堂、和諧的課堂。不知不覺中自己就會認真的聽課,最終的受益者就是你自己。
看了高一新生如何完成物理學科的初高中銜接還看:
1.初中高中物理銜接的學習方法
2.如何提高高一新生物理成績
3.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問題
4.高一新生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學知識的銜接
5.高一新生如何學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