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國際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作為生命資源對整個地球人類的作用功不可沒。以下是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2016國際生物多樣性,供大家參考!
2016國際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一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
2001年:生物多樣性與外來入侵物種管理
2002年:林業(yè)生物多樣性
2003年:生物多樣性和減貧-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挑戰(zhàn)
2004年:生物多樣性:全人類食物、水和健康的保障
2005年:生物多樣性——變化世界的生命保障
2006年:保護干旱地區(qū)的生物多樣性
2007年: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
2008年:生物多樣性與農業(yè)
2009年:外來入侵物種
2010年:生物多樣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樣性也是我們的生命
2011年:森林生物多樣性
2012年:海洋生物多樣性
2013年:水和生物多樣性
2016國際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二
【背景鏈接】
一、政策背景
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務院審議通過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成立了有25個部門參加的“中國 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通過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方案”,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他強調,從全球來看,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 趨勢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保護形勢不容樂觀。努力實施20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戰(zhàn)略計劃,依然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
加強擴大自然保護區(qū)建設
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6月4日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名單,遼寧大黑山等2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主要保護對象的典型性、稀有 性、瀕危性、代表性較強,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物資源、維護生態(tài)系統服務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求有關地區(qū)和部門要嚴格執(zhí)行自然保護區(qū)條例等有關規(guī) 定,切實加強對自然保護區(qū)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監(jiān)督,妥善處理好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及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確保各項管理措施得到落實,不斷提高國 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和管理水平。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水”。
5月22日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確定201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水”。水是生命之源,水與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但是過度 的資源開發(fā)和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正使生物多樣性和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面臨很大的威脅。從全球來看,生物多樣性下降的總體趨勢尚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保護形勢不容樂 觀。努力實施202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戰(zhàn)略計劃,實現愛知目標,依然是世界各國共同的任務。
二、當前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國家之一。隨著轉基因生物安全、外來物種入侵、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共享等問題的出現,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生物 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國家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和生產力,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于1992年6月11日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作為締 約國之一正式履行公約責任;1994年發(fā)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2010年國務院第126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zhàn)略與行動 計劃(2011-2030年)》,提出了我國未來2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總體目標、優(yōu)先領域、優(yōu)先區(qū)域和優(yōu)先行動,成為我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重要 行動指南。截止2012年底,中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qū)2669個,占國土面積的14.9%,超過12%的世界平均水平,以自然保護區(qū)為主體的生物多樣性就地 保護網絡基本形成。
然而近年來,我國生物多樣性受到的威脅仍然不斷加劇,野生高等植物瀕危比例達15%—20%,233種脊椎動物面臨滅絕的威脅,一些珍貴和特有農作物品種流失國外。
【百姓觀點】
觀點一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
搜狐網網友: 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它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為人類提供了各項社會福祉,包括為人類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也為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藥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業(yè)原料。
觀點二 每一種生物都至關重要
人民網網友:在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上,每一個物種在特定的食物鏈、功能鏈或結構鏈上都有其特殊的位置和作用,任何一個物種的消失,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破損甚至崩潰。
觀點三 保護生物多樣性 從每個人做起
網友:保護物種多樣性已不是政府或專家的事,而是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從小事做起,你也可以為保護物種多樣性、保護我們的大自然作貢獻。
【專家觀點】
通過三條基線,即保護生物多樣性基線,重大生態(tài)屏障基線,保障人居環(huán)境基線,來保障國土生態(tài)安全,構建我國的生態(tài)安全格局,這就是美麗中國的基礎保障和框架。——全國政協委員、環(huán)保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當生態(tài)退化到一定程度時,人類將難以生存。——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
我國在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資源保護工作上,還存在著法律法規(guī)體系需完善、管理體制機制需健全、工作基礎保障相對薄弱、全民保護意識尚未形成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傳忠
應盡快制定中國生物多樣性和物種資源保護專項法律或條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協調發(fā)布進出境物種資源查驗名錄。同時通過推動法律法規(guī)貫徹執(zhí) 行,進一步完善執(zhí)法體系,規(guī)范指導生物物種資源的收集、保護、保存、研究、開發(fā)、交換、貿易和出入境等活動。——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魏 傳忠
2016國際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三
為促進中、外生物地理學學者的交流,研討生物地理學的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應用,北京大學、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將于2016年5月4-8日,聯合主辦“國際生物地理學會(International Biogeography Society, IBS)年會”。
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正面臨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土地利用變化等威脅,如何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挑戰(zhàn)。作為生態(tài)學和進化生物學的交叉,生物地理學旨在了解歷史因素和環(huán)境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預測生物多樣性對快速全球變化的響應。近年來,我國的生物地理學研究迅速發(fā)展,研究人員和論文數量均快速增加。然而,IBS的中國注冊會員較少,中國學者與國際同行之間的交流亟待加強。此次IBS北京年會即是在此背景下提出。
本次年會將是IBS第一次在亞洲召開的會議,將會吸引國內外生物地理學和生態(tài)學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會議將設7個分會場,主題分別為:生物多樣性格局及其維持機制、譜系地理學、物種分布與全球變化、群落譜系、生物入侵、保護生物地理學和功能生物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