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復課首日見聞
這節課,讓教了大半輩子書的董洪海費了不少心思。“根據這幾天收集的信息,部分學生出現了應激反應,急需心理疏導。”董洪海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針對受災地區的特點,我在授課時把書面語轉化成口頭語,還特意準備了一首詩歌,希望孩子們相信未來、熱愛生命。”上課前,直播設備出了些狀況,幸好很快就修復完畢,課程效果并未受到影響。
馬怡嵐覺得,雖然上課時間不算長,“收獲還是不少的,心里頭不像前兩天那么慌了。”
12月21日,積石山縣所有教師下沉到195個安置點,開展心理輔導和教學輔導。22日起,全縣3所高中以班為單位開展線上教學。
臨近中午,很多學生和家長陸續趕到積石山縣民族中學,取走地震時落在教室的課本。郭干鄉郭干村的羊玉娥是高三(11)班的學生,這兩天一直跟同村的幾名高中生在帳篷里自習。“上午上完網課就來了,下午還要接著上,第一節課是語文,得趕緊把學習資料帶回去。”羊玉娥說。
位于大河家鎮的集中安置點條件相對較好,每頂帳篷上都貼有無線網絡名稱和密碼,直播信號流暢。但在一些農村尤其是偏遠山鄉,直播卡頓的現象時有發生。
此前,積石中學做了摸排,發現很多學生家里沒有電腦,安置點也還沒有接通無線網絡,只能使用手機流量上課。“我們也在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并想方設法借助社會力量,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擁有更好的環境和條件上網課。”董洪海說,現在學校的教學樓、宿舍樓等都已做了初步評估,“等鑒定結果出來,如果沒有安全隱患,希望能盡快恢復線下教學。”
目前,積石山縣已經按照“線上線下相結合”“一校一策”的原則,制定了地震災后復課返校工作計劃。全縣244所學校中,經鑒定能安全使用的學校,將在12月25日至29日讓學生陸續返校上課;主體結構沒有損傷的,將在寒假期間進行修復;主體結構受損的,將在寒假期間搭建活動板房。
“努力確保春季學期開學時所有學生能夠返校上課,恢復正常的教學。”積石山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此前,看到家長群里的復課通知,馬怡嵐的父親馬英正特意起了個大早給手機充滿電,為孩子上課做準備。“活動板房在建設,孩子也復課了,我們心里頭越來越踏實。”馬英正說。(本報記者卞民德王錦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