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晝夜溫差大,天氣漸漸轉涼,涼爽的秋天到來。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于公歷9月07-09日交節。
白露節氣的氣候反應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三候的變化
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白露是第十五個節氣,大約在每年公歷9月8日前后,從太陽移至黃經165°的時候開始。
白露時節,我們常常能在清晨看到花草上面附著的露珠。當溫度降低后,水汽便在地面或近地物體表面凝結成水珠,形成了“露”。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白露”應該是天氣變冷的一個標志。這一點,從氣象記錄中也能得到證實——白露之后,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都會降到20℃以下,而且正如民諺“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所說,隨著露水越來越凝重,氣溫也越來越低。
秋季人們很容易觸景生情,也正應如此,才流傳下來了諸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千古佳唱。不過,賞景吟詩的同時,我們更要注意避免受涼生病,要根據天氣適時增加衣物。
白露節氣適合吃什么
1、白露意味著秋季真正來臨,"養肺潤燥"為機體調養的重點。
2、藥調補上要多選溫而不熱、涼而不寒的滋補之物,如百合、沙參、玉竹、桑葉、杏仁、枇杷葉、白果等,以不傷陰不耗陰為主。
3、日常飲食中可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維生素或宣肺、化痰潤燥、滋陰益氣的食物,如芋頭、山藥、蓮子、雞肉、豬肉、鴿子、鴨、梨、栗子、柚子、葡萄、羅漢果、甘蔗等。
白露和寒露的區別
時間不同
白露:白露節氣在每年的9月7-9日來臨,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65°,是為白露節氣。
寒露:寒露節氣在每年的10月8-9日來臨,此時太陽公轉到了黃經195°的位置,我們將這天稱為寒露節氣。
節氣位置不同
白露: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秋老虎剛剛結束,是夏秋的過渡節氣。
寒露;寒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到了寒露節氣后天氣就開始變冷了,日常需要穿長袖或者薄外套了,早晚溫差大,容易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