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
⒈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_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2.唐朝初年,人們從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的《金剛經》。
3.火藥的發明與古代的煉丹術有密切關系。唐朝,孫思邈第一次把火藥的配方在《丹經》記錄下來。唐末,火藥始用于軍事。最初的火藥武器叫“火箭”。宋代時,火藥廣泛應用于軍事上。
⒎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它被譽為“世界建橋史上的一個奇跡”。它的設計者是隋朝的李春。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璀璨的文學藝術
⒈文學家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李”指的是李白,人們稱他為詩仙;“杜”指的是杜甫,后人稱他為詩圣,稱他的詩為詩史。
⒉唐朝時期的樂舞十分發達,相傳唐太宗創作《秦王破陣樂》;唐玄宗創作《霓裳羽衣舞》。
⒊唐朝時,敦煌莫高窟所藏藝術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寶。其中以泥塑和壁畫(如壁畫《飛天》)為代表。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遼、西夏與北宋并立
⒈1004年,遼軍的進攻威脅到北宋都城的安全。對此,宰相寇準堅持宋真宗親征。
⒉1005年,宋遼訂立澶淵之盟,規定北宋每年送給遼銀、絹等錢物(歲幣),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但這是宋遼實力均衡的產物。此后,南北貫通,互市不絕,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雙方的經濟和文化都呈現出繁榮的景象。
⒊1044年,北宋與西夏訂立和約:夏對宋稱臣,宋每年送給西夏“歲幣”,重新開放邊境貿易(促進了西北邊境地區的發展)。
⒋契丹、西夏、蒙古政權建立后,都創有自己的文字。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宋金南北對峙
⒈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政權,他就是金太祖。
⒉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俘虜宋徽宗和宋欽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擄走大批珍寶器物,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⒊金滅北宋的同一年(1127年),趙構建立南宋,他就是宋高宗。
⒋“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形容的是岳飛領導的岳家軍。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
5.1141年,南宋與金訂立和議:南宋對金稱臣,割讓部分土地,向金送交歲幣。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對峙的局面。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經濟發展與重心南移
⒈魏晉南北朝以來,全國經濟重心出現南移的趨勢。
⒉宋代,全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重心南移主要原因:北方長期戰亂,南方相對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來了豐富的勞動力、先進的農業工具和技術;隋唐時期的大統一,使南北經濟都得到發展;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等。
⒊“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太湖流域已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
⒋北宋前期,從越南引進了優良的水稻品種——占城稻。
5.宋代煤的開采量居世界第一。
6.宋朝時,瓷器成為暢銷世界市場的產品,中國因此被譽為“瓷之國”。
7.北宋前期,由于商業的繁榮,四川地區出現了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南宋時,通行的紙幣有會子、關子。
⒏宋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并在廣州、杭州等地設立了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市舶司。設蕃坊、蕃市、蕃學。外貿范圍廣。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⒈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
⒉宋朝時,在士農工商四個階層中,社會地位發生了變化的是工、商。
3、由于雕版印刷的普及,書籍等文化用品逐漸在農村流行。
4.宋政府將居住在城鎮的非農業戶編定為坊郭戶進行管理。
5.宋代城市中出現固定的娛樂場所——瓦舍。瓦舍的出現,反映了市民階層的欣賞趣味。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元帝國拓展統一多民族國家基業
⒈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權。
⒉完成蒙古統一大業的首領是鐵木真。
⒊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政權建立。
4.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他就是元世祖。元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5.元朝建立后,很快便出兵滅了南宋。南宋大臣文天祥堅持抗元,“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忽必烈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漢法為主要內容的改革。①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體制,建立行省制度。②推行重農政策,朝廷設立專門管理農業的機構——司農司。
7.元朝實行人分四等的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以達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8.元朝時,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推動社會進步的科技成就
⒈北宋時期,平民畢昇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術,對傳播知識、促進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四百年。
⒉戰國時期,人們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 宋代,人們進一步發明了——指南針。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應用到航海上。南宋時,指南針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為新航路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
⒊元代的黃道婆向黎族族人學會了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并加以創新,使松江地區成為江南棉紡織中心。棉布逐漸取代絲麻成為廣大民眾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黃道婆成為“衣被蒼生”的棉神的化身。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總結:繁榮的宋元文化
⒈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寫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資治通鑒》。
⒉《資治通鑒》記述了從戰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歷史。(被譽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3.宋代三大詞人:北宋蘇軾、兩宋之交的李清照、南宋辛棄疾。
4.元雜劇標志著我國戲曲藝術的成熟。關漢卿是元雜劇最負盛名的作家,代表作是《竇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