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歷史知識點
人教版八上歷史知識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一、五四運動(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和中共的成立
1.原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直接原因)。
2.經過:⑴1919、5、4北京學生游行,要求“內懲國賊,外爭國權”,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學生。⑵6月3日后,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取得成果:迫使北洋軍閥釋放被捕學生,撤銷三個賣國賊的職務,并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4.意義:①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谑切旅裰髦髁x革命的開端。
5.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共一大:
(1)1921年7月上海,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參加。
(2)內容:①通過了黨綱。②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3)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二、北伐戰爭
1.黃埔軍校的建立:廣州黃埔 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2.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主戰場:湖南、湖北
3.北伐的先鋒:葉挺獨立團
4.國民革命的失?。菏Y介石、汪精衛發動叛亂
5.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蔣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義:①1927.8.1 ②領導人:周恩來、朱德等
③意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秋收起義:①1927年②地點:湘贛邊界 ③毛澤東決定向農村進軍。
3.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建立,農村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4.井岡山會師:朱德、陳毅的部隊與毛澤東會師,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四、紅軍長征
1.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
2.路線:中央革命根據地—湘江(損失過半)—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劃)—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大渡河—瀘定橋—大雪山—吳起鎮會師—甘肅會師(三大主力會師,長征勝利)
3.遵義會議(1935、1)⑴內容:①全力解決博古軍事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博古在軍事的指揮權②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③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負責指揮。
?、埔饬x: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長征勝利的意義:保存力量,轉危為安。
人教版八上歷史知識點: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占領沈陽城,張學良按蔣介石命令不予抵抗,東北三省淪亡。中國開始了局部抗戰。
2.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倬乓话耸伦兒?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②時間:1936年12月12日;
③過程:張學良、楊虎城逼蔣抗日;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派周恩來到西安談判主張和平解決
④結果和影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1937年7月7日,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中國全民族抗戰從此開始。佟麟閣,趙登禹先后為國捐軀,平津陷落。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
(近代列強三次占領北京:①1860年,英法聯軍 ②1900年,八國聯軍③1937年,日軍)
4.盧溝橋事變后,日軍又發動八一三事變,大舉進攻上海,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殺。國民黨遷都重慶。
(30年代,日本發動三次侵華事變:①九一八,占領沈陽 ②七七,占領平津 ③八一三,占領上海)
5.平型關大捷:八路軍115師,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
6.臺兒莊戰役:李宗仁,是抗戰以來國民政府取得的重大勝利。
7.百團大戰:八路軍彭德懷,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
8.中國共產黨領導根據地軍民成為抗擊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9.中共七大
?、?945年在延安召開。②主要內容: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后中國將走什么道路的重要問題。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理解,能做選擇題)
?、垡饬x:大會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
10.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臺灣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人教版八上歷史知識點:人民解放戰爭
1.重慶談判:
?、攀Y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目的:①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②欺騙人民
?、泼珴蓶|接受邀請的愿意:①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②戳穿蔣介石陰謀
⑶過程:1945年8月,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的陪同下,同國民黨進行談判。達成"雙十協定"。
2.內戰全面爆發:1946年,國民黨軍隊發起進攻中原解放區。
3.轉戰陜北:1947年,毛澤東、周恩來率中央轉戰陜北,指揮全國各戰場作戰。西北人民解放軍在彭德懷、賀龍等指揮下,粉碎了敵人對陜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
4.挺進大別山: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反攻的序幕。
5.三大戰役(大決戰):①遼沈戰役(解放東北全境)②淮海戰役(奠定了解放南方各省的基礎)③平津戰役(基本解放華北全境),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6.渡江戰役:1949年4月,毛澤東、朱德發布命令,解放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南京國民政府跨臺(1927——1949);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
人教版八上歷史知識點:經濟和社會生活
1.狀元實業家張謇:提出“實業救國”,回鄉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2.民族工業:⑴洋務運動時期,出現一些民族工業萌芽。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3.申報和商務印書館
?、拧渡陥蟆罚涸谏虾撧k的中文報紙。
⑵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辦的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第七單元 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1.京張鐵路:詹天佑,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2.侯德榜:《制堿》,“侯氏制堿法”。
3.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⑴魏源:《海國圖志》,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茋缽停何煨缱兎〞r期的啟蒙思想家。《天演論》。“物竟天擇,適者生存”。
4.京師大學堂: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1905年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頒布《奏定學堂章程》開始新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