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北師大版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一
1.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轉折點是 安史之亂
2.發生在唐朝末年,導致唐朝土崩瓦解的農民起義是 黃巢起義
3.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通過黃袍加身,最終開創宋朝的皇帝是 宋太祖趙匡胤
4.唐朝滅亡后,在黃河流域相繼存在的五個政權,以及周邊同時或相繼存在的十多個小國家,他們被合稱為 五代十國
5.建立金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女真族
6.建立西夏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黨項族
7.宋朝為了換取和平而向周邊少數民族贈送的銀兩、布匹、茶葉等,被稱作是 歲幣
8.北宋與遼簽訂的和議,歷史上被稱作是 澶淵之盟
9.北宋在與遼的戰和關系中,采取的消極防御政策是 守內虛外
10.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削奪武將兵權而巧妙采取的措施是 杯酒釋兵權
11.建立遼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契丹
12.我國古代由國家為征稅而設立的邊境貿易場所叫做 榷場
13.認契丹皇帝為父,自稱“兒皇帝”,割讓幽云十六州給契丹的后晉皇帝是 石敬瑭
14.金兵滅掉北宋,俘虜北宋宋徽宗和宋欽宗,歷史上稱作是 靖康之變
15.建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皇帝是 宋高宗趙構
16.岳家軍打敗金兵,準備直搗黃龍府的戰役是 郾城大捷
17.宋高宗趙構與秦檜在風波亭害死抗金英雄岳飛的罪名是 莫須有
18.迫使南宋稱臣、割讓土地、交納歲幣的少數民族政權是 金
19.建立蒙古政權,被稱頌為一代天驕的少數民族首領是 成吉思汗鐵木真
20.蒙古政權采用的國家體制是 軍政合一
21.建立元朝的少數民族首領是 元世祖忽必烈
22.建立元朝、統一全國,并建立起橫跨亞歐的蒙古帝國的少數民族是 蒙古族
23.元朝建立的政治體制,一直沿用并影響到今天的是 行省制度
24.元朝時期,全國最高的行政機構是 中書省
25.元朝時,管理地方的行政機構是 行中書省
26.元朝時,管理西藏等邊陲地區以及宗教事宜的行政機構是 宣政院
27.元世祖忽必烈頒布的用于指導農業生產的書籍是 《農桑輯要》
28.元朝設立的專門管理農業的行政機構是 司農司
29.元朝時,衡量一個地方官吏政績好壞的標準是 戶口增、田野辟、賦役平
30.元朝為了實現分而治之的目的,采取的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是 人分四等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二
31.元朝民族融合的最大成果是誕生了一個新的民族,這個民族是 回族
32.元朝時,在中央設立的專門學習儒家經典的學校是 國子學
33.五代十國中的五代,指的是 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
34.北宋時期,最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科學家是 畢昇
35.宋朝時,指南針發明后,就被用于了哪個領域? 航海
36.唐朝末年開始應用于軍事的火藥,在什么時候被廣泛應用到軍事領域? 宋代
37.元朝時,被看做是“衣被蒼生”的“棉神”的是 黃道婆
38.元朝時期,江南地區棉紡織業的中心是 松江地區
39.元朝時期,人民大眾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是 棉布
40.被李約瑟稱贊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是 沈括
41.被李約瑟贊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 《夢溪筆談》
42.描繪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及汴河兩岸風光的大型風景畫及其作者是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43.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是從哪里學來的? 海南島黎族人民那里
44.將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到歐洲的人,被稱為“文明使者”的是 阿拉伯人
45.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的作者及其著作是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46.被稱贊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的是 《資治通鑒》
47.宋詞中豪放派的代表,合稱為“蘇辛”的是 蘇東坡和辛棄疾
48.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 元曲
49.元雜劇中最富盛名的代表,元曲四大家之首的人及其代表作是 關漢卿與《竇娥冤》
50.《資治通鑒》的內容覽括的時間跨度是 從三家分晉到五代十國
51.宋詞里婉約派的代表,生活在兩宋之交的女詞人是 李清照
52.被稱贊為“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北宋詞人是 蘇東坡
53.我國戲曲藝術成熟的標志是 元雜劇的出現
54.在詞中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懷恢復中原斗志的南宋詞人是 辛棄疾
55.元朝時,人分四等的分而治之政策中,處于第一等的是 蒙古人
56.南宋的都城臨安,就是今天的 杭州
57.貼近百姓生活、以敘事為主的通俗文學開始成為中國文學主流的是 元雜劇的出現
58.今天的北京就是元朝的都城,在當時稱北京為 大都
59.“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形容的是哪只軍隊的紀律嚴明? 岳家軍
60.由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漢、蒙各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