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復習方法
初中歷史是一門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的學科,覆蓋時間長、記憶量大,對于這一面廣、量大、綜合性強的學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復習,成為初中畢業班教師和同學們共同關心的問題。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闡述中考歷史的復習方法。
中考歷史復習方法一要善于審題。
1.看標題,目的是為了尋找線索,了解每一課的結構;
2.看標題的提示,尋找課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
3.看課內和課后思考題,尋找答案或者從課內得到一些啟示,同時還應該做到邊看、邊劃、邊問、邊寫,看內容,劃知識點,找疑問,寫出疑問來,這是對學生復習時的基本要求。
中考歷史復習方法二要善于歸納。
歸納是指將眾多的或零散的歷史知識,按其同類進行梳理,可長可短,并不一定非依賴老師。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歸納的好,條理清晰,棄繁就簡,效果自然就不尋常。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介紹唐文化的這一內容時,有學生制作了下面一個簡表。
這樣全新的組合,形成了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這一段歷史知識。
中考歷史復習方法三要理清線索。
要求學生在看書時,通過對課本的歸類,理出課本內容的縱橫線索,形成知識網絡,這種網絡可以是整個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也可分階段地整理知識網絡。如世界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史中美國霸權政策,關聯很多國家和地區,跨時半個世紀,是重點內容,又是復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按大事線索,制作下面這樣一個簡單的圖示,就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中考歷史復習方法四要巧答題目。
如中考題目考到我國對臺政策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決不承諾放棄武力”,可不少同學僅答一句“一國兩制”而失分,所以答題時審清題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過于緊張而顧此失彼,答題要緊扣題目簡明扼要,同時注意規范化、時序化。最后建議在寫歷史小論文時,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應該始終注意:
1.觀點明確,論述集中,不泛泛而談;
2.聯系史實,詳略以說明觀點為度;
3.文字通順,條理清晰,結構要合乎邏輯。
中考歷史復習方法五、總體復習方法
中考試卷的難度比例為8∶1∶1,由于基礎知識占到試卷總體的80%,抓好基礎仍是下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尤其提醒考生注意務必要把考試大綱中出現的基礎知識做到熟練掌握。
其次,要關注現實,關注熱點問題
歷史中考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近幾年的中考歷史考題都注重聯系現實,因此在中考復習時,也要多關注國家、世界和人類發展的重大熱點事件和周年大事。重大熱點如:民族團結國家統一、能源問、題、戰爭與和平、三農問題等等;周年大事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等。這些熱點問題在中考中出現只是作為考題的切入點,中考考察更多的還是課本中具體的知識點。因此,在復習熱點問題的時候,還是應該在了解熱點的基礎上,回歸課本,鞏固基礎知識點,提升能力目標。
最后,在中考沖刺階段
利用好手上的兩份質檢試卷,在自主復習的過程中查缺補漏,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