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歷史事件本質的基本方法
一、 通過剖析歷史背景來認識歷史本質
二、 通過剖析歷史內容來認識歷史本質
例2如何認識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組織產生的本質?
從現象上看,壟斷組織的產生,就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競爭中出現的大企業吞并小企業、大魚吃小魚的經濟并構現象。但是,正是這種經濟結構的重組,導致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發生了一定變化。那些采用新技術的企業因在競爭中擠垮了技術落后的企業而變得規模龐大,資金雄厚,最后形成了一個行業由少數幾個規模大的企業把持的局面,這就是壟斷。為了避免兩敗俱傷,這些壟斷大企業會在產量、產品價格和市場范圍等方面達成協議,從而使得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混亂狀態在一定范圍內得到改變,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壟斷組織的產生,實際上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這就是壟斷組織產生的歷史本質。當然,它并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三、 通過剖析歷史目的來認識歷史本質
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和存在,都有一定的歷史目的,歷史目的更能反映歷史事件的本質,因為它體現了歷史事件發起人的主觀愿望。有些歷史事件的目的非常隱蔽,它需要人們把歷史事件的背景和內容結合起來分析,才能看得清楚。應該說,目的是因背景而產生的,有什么樣的背景就有什么樣的目的。而內容則是對背景和目的的一種回應,但這種回應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而是以背景和目的為核心進行發散的,因此內容是對背景和目的的一種多維的回應。
鑒于此,探討一些歷史事件的目的,就必須把事件背景和內容結合起來剖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深刻地認識歷史本質。
例3如何認識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通過的《九國公約》的歷史本質?
《九國公約》第一款名義上聲稱“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結合帝國主義列強分化的本性可知,這顯然不是《九國公約》的本質。但是聯系到一戰后日本獨占中國的現狀及美日對中國的爭奪這一歷史背景時,我們對這一款內容的理解就會深刻一些。一戰后,美國實力壯大起來,于是加強了對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爭奪。而日本早在一戰中就完成對中國的獨占,破壞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不符合美國在中國的利益,美日雙方的矛盾迅速加劇。華盛頓會議上,美國極力主張結束日本對中國獨占的局面,想借《九國公約》第一款的規定,要求日本“尊重中國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結束對中國的獨占,維護中國在一戰前對列強“門戶開放”的局面。因此,名義上《九國公約》第一款對所有列強各國都有約束力,實際上則是專門針對日本獨占中國而言的。這就是在美國主持下列強共同簽訂《九國公約》的真正目的。所以,毛澤東說“《九國公約》又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這就是《九國公約》的歷史本質。
看了認識歷史事件本質的基本方法還看:
1.高考歷史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2.高考歷史簡答題的解答方法
3.高考歷史問答題答題方法指導
4.高考歷史備考經驗借鑒
5.2017高考歷史得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