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學設計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學設計
這篇說明文語言生動活潑,知識性、趣味性很強。全文共6個自然段,段落之間條理清楚,層層深入。選編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神奇作用,學習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起熱愛科學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作用,初步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太空蔬菜的變化和作用,初步學習課文的說明方法。
四、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猜字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次見面,你們的活潑可愛、聰明睿智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又見面了,能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我感到非常榮幸。
師:現在,咱們來做個文字競猜游戲,好不好?看誰反應快,用詞準!看老師寫一個字。(板書“客”字)讀什么?
在公園游玩的人叫什么客?(游客)
在商場購物的人叫什么客?(顧客)
真聰明,再提高一個難度。
在江湖上行俠仗義的人叫…(俠客)
那么, 乘坐公共汽車的人叫…… (乘客)
乘坐飛機、輪船、飛船的,我們也可以叫……(乘客)(板書“乘”字)
2.師:同學們反應真快!同學們,我們現在來上課!好嗎?
(一)鏡頭回放,激發(fā)閱讀期待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觀看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fā)射的錄像。
師解說: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發(fā)射,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在神舟5號飛船上,有一位英雄,熱愛科技的同學一定知道,他是誰呢?
生:楊利偉
師:對,其實,飛船里不僅載著我們的航天英雄楊利偉,同時,還載著一批特殊的乘客---板書:飛船上的特殊
師: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你們知道特殊的乘客在本課指的是什么嗎?一起說,(植物的種子)是的,是植物的種子,來,一起讀課題。
師:同學們,這批特殊的乘客和楊利偉一樣,肩負著神圣的使命飛向太空,讓我們再來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神舟五號發(fā)射升空》導入新課,激動人心的畫面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與閱讀期待,為文本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整體感知,梳理文章主要內容:
1.師:同學們,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這就要求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老師的幫助下獨立完成。(出示閱讀提示,學生讀)
閱讀提示:
1.認真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
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和讀不懂的地方劃下來。
師:請同學們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大聲讀課文,開始!2.檢查自讀情況:
師:同學們,你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聽你們讀書真是一種享受。那文中的詞語你們都認識了嗎?
師:(出示第一組詞)請你來讀?
例如 篩選 浩瀚 輻射
淘汰 佳肴 遨游 處于
評價:你讀得真準,咬字特別清晰。誰還想讀?
評價:你讀得字正腔圓,真好聽!(學生讀)
師:大家看這個字,(字打紅)它是個多音字,在這個詞中怎樣讀?(指名讀)你知道它的的另一個讀音嗎?給它組個詞?來咱們把第一組詞一起讀一遍。
師:(出示第二組詞)再來看第二組詞,誰來讀讀?
宇宙射線 微重力 高真空
師:細心的同學一定會發(fā)現這組詞是描寫什么的?
師:你的知識真淵博!
師:是的,這是一組太空科技術語。讓我們把這些詞語再讀一遍。
3、課文中的生字詞同學們掌握得非常熟練。那么,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板書:變化 原因 用途)
師:我發(fā)現咱們班的同學很會讀書,也很善于表達。課文主要講了(師指板書說)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主要靠學生自主學習,出示“閱讀提示”,使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提高閱讀實效。】
(三)研讀文本,交流感悟
1.師:那么,課文中哪些地方你最最感興趣?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認真讀感興趣的地方,想想為什么感興趣?不明白的地方把它變成問題寫在一邊。(師說要求)讓我們帶著讀書要求再來讀讀感興趣的地方和不明白的地方,邊讀邊做批注!師巡視
師:可以把你的讀書收獲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2.師:咱班同學學習習慣真好!剛才,我發(fā)現同學們在讀書時都認真地做了批注,并進行了熱烈地討論。那誰來說說你對哪兒最感興趣?你來說
預設:
句一:搭乘過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的茄子種子——
生:搭乘過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的茄子種子,結出的果實有的比籃球還大,有的卻比雞蛋還小。(出示)
師:說一說你為什么對這句話感興趣?
師:還有誰喜歡這個句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師:是呀,同樣是茄子,有的大,有的小,多么有趣的差異呀!(出示大小茄子)看,這就是科學家培育出來的太空茄子,誰再來讀這句話?誰還想讀?你來!
師:來,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趣味。
句二:太空黃瓜里的鐵和維生素C的含量都大大提高。
(出示句子)你還對哪個兒很感興趣?
噢,你關注到了它的營養(yǎng)價值。是呀,我們攝取了大量的鐵和維生素C就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讓我們變得更健康了。
句三:太空葫蘆可以長到一米長。
還有感興趣的地方嗎?老師對這句話也很感興趣。(出示句子)
同學們看,一米是多長?比劃一下,那我們平時見到的葫蘆有多長?那太空葫蘆呢?(用動作告訴老師)是呀,一米長。誰來讀一讀這個句子。你再讀,我仿佛看到了一米長的大葫蘆。
句四:太空辣椒不僅個大味美,還結出了漂亮的黃色甜椒和紅色甜椒。
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最感興趣?說說為什么對這個句子感興趣?
師:是啊,太空辣椒有黃的,有紅的,真漂亮呀!你來讀,請你,讓我們美美地讀讀這一句。
師:同學們,這些都是你們感興趣的句子,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幾句話。(出示句子)
句五:它們普遍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生命力強等優(yōu)點。
師:沒想到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小小的植物種子竟然有如此美妙的變化。科學家培育出的這些種子,它們普遍具有——(出示句子)
師:大家看,老師這里有一段資料。(出示資料)你來讀,這段資料告訴我們經過太空旅行的植物種子的確具有(生接讀)
師:科學家用這樣的太空種子,培育出來的太空植物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圖片)從你們專注的表情,老師發(fā)現你們已經被深深地吸引了。
3.剛才我們交流了感興趣的句子,那你在讀書過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1)目的
生:為什么要把植物的種子帶上太空?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知道答案的?
生:科學家想培育出新品種。
師:科學家想培育出更加優(yōu)良、品質更好的植物種子,來造福人類。還有問題嗎
(2)原因
生:植物種子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
師: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同學們平時讀了很多書,誰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在浩瀚的太空中,……微妙的變化。”(出示)
師:讀。什么是宇宙射線?你理解什么是微重力嗎?來看一段資料,那什么是高真空呢?
植物種子之所以能發(fā)生變化,原來是由于太空中的——由于——由于——呀!
(3)用途。你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我想知道有哪些用武之地?
師:哦,其實你這個問題也就是說,經過太空旅行之后的植物種子都有哪些用途。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到底有哪些用途?你來說,除了可以食用,還可以?還可以?
師總結:是啊,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有了這么多的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句話。(出示句子)
4.師:那么,真正的麼法師是誰?
生:科學家
師:那么,你為什么說科學家是真正的魔法師,有什么依據嗎?
生讀第三段文字
師:你看這位同學真聰明,他能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內容,這是很好的讀書方法。是的,要想培育出優(yōu)良的品種,還需要科學科學家對經過太空旅行的植物種子進行認真地選育和精心地培育。
(出示:其實,真正的魔法師是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是他們的知識和工作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奇跡。)
師:其實——(生接讀句子)
師:是啊,是我們敬愛的科學家使這些植物的種子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生接讀句子)
師:是呀,正是科學家精心地選擇培育種子,使這些種子有了如此美妙的變化,有了如此神奇的用途。(生接讀句子)
師:是啊,科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是科學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板書:科學創(chuàng)造奇跡)
【設計意圖:運用個人讀、齊讀等多種方法讀書,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進行品讀、交流,使學生體會植物種子的美妙變化和神奇用途,了解科技的神奇力量,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
(四)交流表達方法
師:同學們,這還是一篇說明文,課文清清楚楚地向我們介紹了經過太空旅行的植物種子所發(fā)生的變化,產生變化的原因,以及經過選育之后果實的用途。那么,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中,你覺得這篇文章在語言的表達上有哪些特色?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找一找。指名說。(板書:擬人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
1. 題目:
生:題目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師:是呀,題目對寫作很關鍵。
還有覺得哪些地方寫的很有特色?
2. 問句:
生:文章第一段用了兩個問句。
師:問句引起下文,啟發(fā)讀者往下讀。
這是你的發(fā)現,其他同學對這篇文章有什么見解?
3. 舉例子、作比較:
生:例如,搭乘過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的茄子種子,結出的果實有的比籃球還大,有的卻比雞蛋還小。
師:一個例如,告訴我們這是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你還知道哪些句子運用了這種說明方法?
生:例如,太空黃瓜里的鐵和維生素C的含量都大大提高。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句話還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出示:例如,搭乘過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的茄子種子,結出的果實有的比籃球還大,有的卻比雞蛋還小。)
生:作比較。
師:運用這些說明方法能讓人更加明白事物的特點。
4、列數字:
師:這篇文章在語言表達上還有哪些特色?是呀,一米長可具體的告訴我們太空葫蘆的長度。
5、小結:
師:同學們看,這篇文章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和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把飛船上的特殊乘客介紹的清楚、具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歸納本文的表達特色,明確寫說明文的方法,為學生寫說明文做準備。】
(五)拓展,學寫說明文。
1.師:老師這里也有兩段話,(出示片段)總是覺得不夠生動、形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段,用上剛剛學過的說明方法和修辭手法,進行改寫,使這段話變得生動起來。你們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有這個能力。開始吧!
(讀,評價)寫完的同學同桌先互相讀一讀
2.師:誰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修改的?
師:你能告訴大家,你是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嗎?
師:經過你的修改,文章變得生動多了。你真了不起!
師:還有哪位同學愿意讀讀你你是怎么修改的?
師:這位同學主要用的是?
3.師小結:同學們你們很會運用這些說明方法和修辭手法,真讓老師刮目相看,以后我們在介紹事物的時候,用上這些說明方法,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事物的特點,會使文章內容顯得更生動,更有趣。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表達方法改寫片斷,明確怎樣把事物介紹得清楚、具體,能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寫說明文的能力】
(六)總結
師:課文學到這里,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在太空育種方面的歷程。請看大屏幕(出示配樂資料)
師:看完這段資料,你想說什么?
師:是呀,科學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就讓我們從小親近科學,探索科學奧秘。課后,老師推薦大家讀一篇文章,名字叫《人造發(fā)光植物》,相信你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下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課外閱讀選讀課文《人造發(fā)光植物》等文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科技類文章的熱情,產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努力探索科學的愿望。課外閱讀作業(yè)把學生引向了課外閱讀的公路上,讓學生課內的學習有了操練的地方。】
《飛船上的特殊乘客》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四年級上冊第32課《飛船上的特殊乘客》。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教師容易步入誤區(qū),上成類似的科學課,我冒險嘗試把此類說明文上成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課。
設計意圖(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如何把握略讀課的特點,根據學生實際在一節(jié)課內達成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對于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這篇課文有數十個難以解釋的專業(yè)術語,涉及到的植物種類、變化趨勢多而復雜,篇幅長。另外,這些高科技的信息離四年級學生很遙遠,他們缺少知識上的積累,正確解讀文本會遇到很多困難。
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課堂向課前開放。
學生預習新課,查找信息,收集有關太空育種的相關資料,經老師整理匯總制作成了專題學習網站。(介紹網站:網站中包括視頻欣賞、疑難解析、太空作物園、魔力之“源”、閱讀鏈接這幾個欄目,每個部分又有各個子欄目,欄目中包括一些圖片、文字資料、視頻資料。課前,學生利用這個專題網站結合學習需要,可自主點擊,查找、學習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利用電子白板,創(chuàng)設各種話題情境,抓住文中關鍵詞句,了解說明文準確的用詞和形象的表達方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習作能力,感受到與他人交流的樂趣。
教學流程:
(一) 鏡頭回放,揭題導入。
讓學生觀看一小段神州五號飛船成功發(fā)射的錄像,教師深情訴說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接著應用白板擦除功能巧妙地揭示課題。然后,學生們在思維的碰撞中對課題中“特殊乘客”這個詞的用法產生了新的認識,這是一篇說明文,題目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吸引讀者,趣味性很強。
根據文中的閱讀提示,訓練學生快速略讀、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讓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后進入第一個話題學習。
(二) 字詞學習 ,交流收獲
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結合生字詞學習,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次快速閱讀、檢索信息的訓練機會,讓他們抓住文中難以理解的專業(yè)術語,進入專題學習網站的“疑難解析”自學解疑,為正確解讀本文掃除攔路虎。然后運用白板展開科學術語的話題交流。
第二個話題學習
(三) 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探究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問難。
1.師生活動。應用電子白板播放植物種子動畫情景,學生提問,將所有的問題呈現在白板上;接著,師生對問題進行篩選、梳理、整合。
2.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話題情境,培養(yǎng)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釋放孩子初讀后生成的新問題, 再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理解,這是摒棄后面的繁瑣分析的必經之路。
3.課堂效果。電子白板的巧妙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起了學生質疑探究的熱情。
活動二:合作探究,感受科學的魅力。
1.學生活動。學生們抓住自己提出來的感興趣的問題自讀、自解、自悟。再自主選擇話題,展開頭腦風暴式的合作討論交流,讓學生重點感悟詞語或句子在表達上準確、生動這一特點,并通過感情朗讀體現出來。
2.設計理念: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在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以及學生與電子白板資源的互動中,每個學生都能富有個性的學習。
3.活動效果。學生通過電子白板分享閱讀,分享知識。即:學生話題交流時,可隨意從自建資料庫中拖拉、組合文字圖片,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抓住關鍵詞進行圈點批注,學生在積極的生成性互動中共同發(fā)展。在這里,白板上呈現資源不僅僅是讓學生看的,還是可以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具有在線、互動等優(yōu)點。
第三個話題學習
(四) 模擬“推銷員”
1.師生活動。
在課快結束時,通過語文實踐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我設計了一個 “爭當太空產品推銷員”的話題情境。先讓學生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太空產品,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準確用詞,形象表達,運用所學過的說明方法,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寫一寫推銷詞。我在網站的“太空作物園”中提供了大量太空作物,太空花卉圖片,并配有簡單的文字介紹,這樣就更能推動學生動手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小練筆。接著,模擬“小推銷員”與 “顧客”的口語交際情境,先自告奮勇上臺推銷,再擴大訓練面,分小組模擬推銷活動 。最后將實踐活動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將自己的推銷廣告做得更精彩,上傳學校網站,評選“頂呱呱推銷員”。
2.活動效果。
學生能就文取材,創(chuàng)新習作,對課文的語言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表達。在“小推銷員”與“顧客”模擬情境的互動對話中,小練筆煥發(fā)出了迷人的光彩,學生在獨具個性的自由表達中放飛靈性。你看,這是孩子們用幻燈片、電子小報制作的太空產品推銷廣告,其中凝聚了孩子們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
反思:
1.信息技術背景下,課堂向課前開放,深文淺教。
教師要深入解讀文本并根據略讀課的特點,為學生開放學習時間,課前充分略讀實踐,解決部分疑難,學生再來課上學習就不再困難重重了。通過嘗試我發(fā)現如果沒有網絡信息技術和軟件的支持,這篇課文就很難做到深文淺教。
2.創(chuàng)設各種話題情境,讓孩子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通過優(yōu)化的師生活動設計,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話題情境,既鞏固了本堂課所學的內容,又進行了語文基本能力(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了網絡資源的交互與共享。
3.摒棄繁瑣的內容分析,開展語言文字訓練,有語文味。
這是篇說明文,如何上得有語文味,是一道難題。在反復試教中,我發(fā)現因為偏重常識的理解,語文課就會改了“姓氏”,撇開了常識內容,這類課文又會徒有虛名?如何摒棄繁瑣的內容分析,開展生動活潑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輕輕松松的了解有關常識,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結束語:
困惑孕育著一個全新的選擇,挑戰(zhàn)自我預示著一個嶄新的開始;沒有困惑便不會有反思,不接受挑戰(zhàn)更不會有突破、超越。
看了“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