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培訓計劃范文3篇
勞務培訓計劃范文一
為深入實施“云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特特別行動計劃”,切實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作為提高農村勞動力貧困人口技能素質,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結合我縣農村貧困人口富余勞動力的情況和本年度實施整村推進、易地搬遷的自然村農勞力情況,特編制本培訓項目實施方案。
一、編制依據
(一)《云南省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云貧開辦發【2010】117號)
(二)《云南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三)《祿豐縣財政局、祿豐縣扶貧辦關于下達2 01 2年祿豐縣貧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并撥付資金的通知》(祿財農【2012] 33號)
二、指導思想和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和省第九次黨代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根本措施,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特別行動計劃”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任務,加強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突出維權服務,提高培訓質量,進一步拓展農村勞動力穩定轉移就業渠道,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努力做到工作力度不減弱,資金投入不減少,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快速增長,為推進我縣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二)培訓原則
1,堅持合理引導。既要積極引導農民進城務工,又要依托鄉鎮企業和縣域經濟,擴大農村勞動力在當地轉移就業,還要堅持農村基本經濟制度,依法保障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保證農民出得去,回得來
2,堅持統籌規劃。從政治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通盤做出塊策,采取綜合性、針對性強的有力措施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3,堅持突出重點。以有轉移意愿的農村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少地失地農民和當年實施整村推進,易地搬遷的村民為重點開展培訓,促進農民穩定轉移就業。
4,堅持強化服務。提供壘方位、多層次、適時到位的服務,幫助進城務工農民適應新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使他們能夠在城市和企業安居樂業。
5、堅持完善管理。在公共產品提供上逐步由面向城鎮戶籍人口向面向農民工在內的所有常住人口轉變。發揮企業、社區和中介組織作用,為農民工生活與勞動創造良好環境和有利條件。
三、目標任務
目標:2012年我縣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是,技能培訓1100人。保證技能培訓獲證率達90%以上,轉移就業率85%以上。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990人以上,獲證率達90%以上,技能培訓轉移就業935人以上,就業率85%以上。
四、培訓對象及內容
(一)培訓對象
根據《云南省農村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云貧開辦發[2010] 117號和《祿豐縣財政局、祿豐縣扶貧辦關于下達2 01 2年祿豐縣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并撥付資金的通知》(祿財農[2012] 33號)文件的要求,培訓對象是我縣各鄉(鎮)年齡在16至50歲之間,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純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農村青壯年。項目王要在當年實施重點村、易地搬遷的村開展培訓。
(二)培訓內容
培訓機構根據用工企業對員工的要求進行《進城務工常識》、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安全教育、專業技能、崗位技能培訓。開設汽車維修工、砌筑工、中式烹調師、餐廳服務員等七個有培訓工種。
五、培訓計劃
通過培訓,使學員懂得基本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城市生活常識、求職知識等方面知識,熟練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勞務培訓計劃范文二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深化勞動技術教育的實踐研究,建立科學的課程標準和實施方略,總結和探索實施勞動技術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發揮其實施素質教育主體實踐基地的作用,促進勞動技術教育的健康、穩定和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勞技課的作用,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礎。此同時不斷提高學校勞動技術的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
二、工作目標:
(一) 教師方面
通過本課題研究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深化對勞動技術教育的認識,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 學生方面
1、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形成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熱愛生活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養成勤儉節約、認真負責、遵守紀律、團結合作、愛護公物、珍惜勞動成果的品質以及良好的勞動習慣。
2、初步掌握現代生活和現代生產所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一定的技術認識、技術思維、技術實踐和技術創新能力。
3、初步具有與技術相聯系的經濟意識、質量意識、審美意識、倫理意識、效益意識、環保意識,以及關心當地經濟建設的意識。勞動技術教學計劃三、具體措施:
(一)理論學習,樹立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
樹立素質教育觀念,是搞好勞動技術學科建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勞動技術學科教師要明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靈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各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勞動技術課教師必須確立面向全體學生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學習有關的理論,注意培養學生個性特長,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發展。
(二)大力優化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因此,精心設計好勞動技術學科的課堂教學,優化勞動技術課的教學過程就成為提高勞動技術課的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三)積極開展勞動技術學科實踐活動,提高教育效果
除勞動技術課外,還應通過選修課、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勞動技術教育。如組織學生參加陶藝、編織、紙工活動,參觀生產建設現場,組織科技制作小組活動等;大力提倡學生自覺參加家務勞動和社會公益勞動,使學生接受到比較全面的、生動活潑的勞動技術教育。
勞務培訓計劃范文三
為了加強對勞務人員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基本知識的教育和安全技術的培訓,進一步提高全體勞務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防護技能,使勞務人員能自覺遵守項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減少或消除不安全行為,適應公司工程施工安全高效和標準化管理的需要,某某公司結合2012年各項目施工生產實際,特制定2012年度勞務人員培訓計劃。
一、培訓目標
通過加大對公司、項目經理部、架子隊三級培訓管理體系的完善和實施,有效地提高培訓質量和培訓效益,科學合理地解決了工學矛盾,加強項目勞務人員培訓,突出地鐵、客專、高鐵等施工領域對勞務人員提出的新標準,全面落實《勞務人員培訓管理暫行辦法》(某某【2009】52號文件)的要求。努力實現首次進入司屬各施工項目的勞務人員崗前培訓率達100%,取得培訓合格證率達100%;轉崗勞務人員參加相應崗位的崗前培訓率達100%;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務人員的持證率達100%;司屬各項目勞務人員專項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率分別達到80%和100%;對勞務人員職業技能、安全、職業健康、環保等方面的培訓堅決覆蓋到位,確保勞務人員的素質能滿足企業施工生產的需求。
二、培訓工作及內容
繼續做好對全體勞務人員的崗前、崗中和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保證勞務人員全體參與、全面覆蓋,爭取通過各類培訓,使勞務人員切實了解并掌握工程施工常識及安全生產教育的全部內容,遵守項目安全施工生產規章制度,保證項目安全生產,促使公司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結合某某、某某以及恢復生產的鐵路項目施工進展情況,繼續加大內部培訓力度,依托項目有針對性地做好新建、在建、復工項目的勞務人員培訓,提高項目勞務人員綜合素質,以滿足施工生產需要;各項目經理部要對從事涉及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的勞務人員,要加強安全操作規程與職業技能的培訓,嚴禁未培訓人員上崗,杜絕各類違章施工作業,確保安全施工。
三、培訓相關要求
勞務人員培訓的重點是安全培訓,各項目經理部要緊密結合項目施工生產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要認真總結往年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整改。各項目經理部領導要重視勞務人員培訓工作,要將培訓工作與施工生產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培訓責任落實到人,并按照《勞務人員培訓管理暫行辦法》(某某【2009】52號)文件的相關規定,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和培訓實施計劃,因地制宜地開展培訓工作,確保公司年度勞務人員培訓工作目標全面實現。同時各項目部經理部要對公司年度計劃里統籌負責的 培訓班要提前策劃,督促授課老師認真備課,并在授課期間嚴格管理、嚴格考核,負責辦班單位(項目經理部)要做好培訓資料的收集、整理、上報工作,確保辦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