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大規模公務員聯考即將開啟,廣東招錄人數居首位
2023最大規模公務員聯考即將開啟,廣東招錄人數居首位
就在考研成績出爐之際,又有一大批考生即將邁入公務員省考大潮中。
2月25日,27個省(市、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將進行2023公務員聯考筆試,包括受疫情影響延期的廣東和山東省,為以往最大規模聯考,具體報名人數官網尚未披露。
公務員考試分為國考和省考,聯考屬于省考,是指由國家公務員主管部門命題、多省共同舉行的統一考試時間的聯合考試。此外,也有少數省(市)單獨組織考試,如北京、上海、江蘇等。
據中公教育(002607.SZ)統計,從整體招錄情況來看,此次公務員聯考筆試的省份共計招錄168476人,同比增加24729人,漲幅為17.2%。其中24個省(市、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招錄人數高于去年,僅陜西、吉林、湖南三個省份同比略降。
廣東省招錄人數最多,共18258人,同比擴招2457人,也是擴招人數最多的省份。漲幅最大的省份為甘肅,今年招錄4249人,同比漲幅近80%。陜西、山西、天津同比幾乎持平。
今年公務員擴招的一大背景是,2023屆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多數省份擴大了公務員招錄計劃。甘肅、云南等省份擴招比例超過50%。
“之前的聯考只有24個省份,今年新增廣東、山東,使得此次考生規模將是歷史最大。”華圖教育公務員項目總經理劉有珍告訴界面教育,“由于都是同一天,‘考公族’將失去全國巡考機會。少了外地考生的沖擊,廣東考生有福了。”巡考是指考生在國家和省市公務員招錄考試點四處奔波參加考試的現象。
劉有珍表示,不管是國考還是省考,今年擴招的基本都是基層崗位、國稅、縣鄉等,因為基層崗位人員流動性較大。
比如遼寧2023省考縣(區)、鄉(鎮)級單位分別招錄3797、1707人,其縣鄉級基層單位的招錄人數比例高達73.46%,職位數占比達到75%。
同時,基層招錄機關單位,尤其是艱苦邊遠地區采取了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條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等措施來降低進入門檻,進一步充實基層公務員隊伍。
比如河南2023年度全省計劃錄用公務員9134人,其中34%的職位不限專業,98%的職位不要求基層工作經歷,對2023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人員),報考年齡放寬到40周歲以下。
云南2023省考提出,對于艱苦邊遠地區的招考職位,采取降低學歷要求、放寬專業條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經歷、單獨劃定筆試合格分數線等措施,適當降低進入門檻。
在劉有珍看來,基層工作人員確實匱乏,很多基層人員受限于知識學歷,沒有很好的能力去建設家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也更加注重基層隊伍建設。
此前中央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中提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全面完善,用1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是國內目前面臨的一大嚴峻形勢,需要大量人才補充。各地機關也需要年輕新鮮血液的注入,包括現代化管理方式,年長的公務員可能接受起來就要困難一些。
劉有珍發現,目前很多地方公務員工作也在嘗試打破傳統辦公模式,極大程度上實現了與社會接軌,各級政府單位會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微博、抖音等當下比較熱的媒體平臺進行辦公或者公務公開。
除了大幅擴招、向基層傾斜等特點,今年公務員統考還對應屆畢業生給予了重點照顧。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早就業、穩就業,2023各省公務員招錄工作提前啟動,錄取工作將與高校畢業生畢業時間相銜接,2月份結束筆試,擬于4月—5月組織面試,預計在畢業季完成錄用審批,保證應屆畢業生無縫就業。
中公教育研究院專家李茜告訴界面教育,除了貼心的時間安排,2023省考大部分地區對工作經驗的要求比較寬松,而且拿出部分職位限定應屆生報考,為應屆畢業生提供了數量可觀的就業機遇。
比如,2023甘肅省考僅限應屆畢業生報考的有2208人、1866個職位,占總人數的51.69%、總職位數的51.41%。2023貴州省考有1049人、767個職位僅限2023屆高校應屆畢業生報考。2023湖北省考安排4406個計劃專門招錄2023年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80%以上的職位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可以報考。
此外,針對日前熱議的“10省份放寬35歲公務員報考限制”,李茜和劉有珍均表示,打破35歲的限制往年就已出現。比如去年,云南、貴州、天津、湖北、江西、廣西、四川、重慶、內蒙古等地就放寬了年齡限制,將部分崗位年齡調整為40周歲以下;去年廣西面向優秀村干部的招錄可放寬到40歲,而河南則是今年開始放寬了部分崗位的年齡限制。
李茜表示,放寬35歲年齡限制并非普遍情形,其重點針對的是碩博高學歷人群,此舉是為吸納高學歷人才,為基層建設做貢獻。
除了年齡限制,2023年省考招錄中,一些地方出臺具體政策措施,力求人崗相適、人事相宜,明確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原則。山東明確要破除院校、學歷等限制,根據職位需求,為各類人才搭建脫穎而出的平臺。對非全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對待,對國內外高校畢業生一視同仁。
隨著公考擴招以及報考熱度持續升溫,對公考培訓機構而言,參培率是否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劉有珍對界面教育坦言:“公考熱沒有考研熱的溫度高,對于培訓機構而言,參培率很難有進一步的提升。未來公考培訓市場將越來越重視口碑,學員評價直接決定著機構的發展前景。”
中公教育相關負責人此前也對界面教育表示:“應屆生的參培意愿較社會在職群體更低,考公意向沒那么堅定,相當一部分考生自學的多,即使參加培訓,客單價也相對較低。參培意愿最強的是反復備考的社會人群,其中80%均為邊工邊讀。”
談及未來三到五年的公務員招錄考試市場,中公教育近期在接受調研時表示,預計規模將持續穩定,并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
主要原因包括,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及快速增長的城市人口,導致公共職務及事業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隨著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社區治理專業人才需求呈現遞增態勢;公職人員離退休造成的崗位空缺需要不斷補充。此外,隨著疫情政策調整,線下培訓班次可以逐步展開。
參加公務員考試需要的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 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按報考時間計算),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非在職)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以下(即按報考時間計算);
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6.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7.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8.具備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一般在3月 國家公務員現在不考公共基礎知識了。A類考行政A和審論A B類考行政B和審論B公共基礎知識早就刨除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之外了 國家公務員一般都在每年10月25日開始報名.實行全國統一考試.跟高考似的。國家每年都考這幾科,科目是不變的。
公務員考試怎么備考
無論省考還是國考,均為兩本考試用書,即行測和申論。現在已不指定公務員專用考試用書,想考公務員的朋友們,可在各類購物平臺購買當年考試用書,包括言語理解、邏輯判斷、圖形推理等。相對于國考來說,省考用書比較單薄,知識點范圍及練習相應縮減,建議選擇國考用書。
行測:通讀所有知識點后,回顧相應章節,補足薄弱環節,可以購買某一部分的練習題鞏固加深知識點記憶和運用。
申論:主要還是考察邏輯歸納能力,有些朋友高考作文通篇華麗麗的辭藻,滿分啊,然并卵,針對部分還是要抓住詞眼,歸納分析再加工才是王道,其他都是廢話。
建議朋友們下載當年公務員職位表,找到符合自己報考專業的職位,逐一篩選。當年該省只能報考一個崗位,還請朋友們選擇崗位時仔細思量。關于報班問題:學習能力或自制力差的人建議報班,班級授課知識點全面,最關鍵的是解題技巧,教授如何利用捷徑快速準確解題。
考公務員和考研哪個難
在公務員這個問題上,我也考過兩次。一次是省考,一次是國考,但依然是以失敗告終。考公務員可能相對考研來講會容易一些,因為畢竟不考英語,只考語文和數學,但是也需要極強的思維能力。
當然,考公務員也有很多報班的,具體是什么情況沒有詳細了解過,更不知道有沒有一說。在考公務員時,最主要的就是選專業以及地區,這個跟能否考上有很大關系。
在報考公務員時,一般會有很多限制條件,比如是不是黨員,選什么專業等等。公務員一般答題時間是不夠的,因為題量特別大,所以要抓緊時間答題,爭取以最簡單的算法計算出答案,節省時間,這些都是有技巧的。
總結:考研和考公務員都很難,但也各自有取巧之處,考研可以選不好的學校和專業,考公務員同樣可以選偏遠山區或者限制條件多的專業,這樣相對容易考上。
公務員難考的原因
國考一般比省考難。
一般情況下,國考會比省考難度大。從歷年的國考招考人數和參考人數來看,最終的競爭比一般會在30:1以上,如果按照報名比例來算,那競爭比更大。2018年的國考參考人數與招錄人數比為40:1,近十年最高競爭比在2010年和2011年,競爭比高大59:1,可想而知,國考是非常熱門的,中央黨群機關,每年都會出現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的職位。
同省份的競爭不同
公務員考試之所以熱門,那是因為公務員這個職業非常穩定,穩定的收入、中上等的社會地位,讓公務員群體不管在任何地方,都處在社會的中等偏上的地位。
在不同地區,公考的熱度不同,在發達的省份,比如廣東、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多,在體制外發展空間大,公務員就沒有那么火熱了。發達省份的公務員考試競爭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