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行測考試對策題解讀
省考行測考試對策題解讀精選篇1
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
要幸福就要奮斗
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
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可能發展進步
中國人民從親身經歷中深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可能發展進步。
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中國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時間不等人,容不得有半點懈怠
把藍圖變為現實,是一場新的長征。路雖然還很長,但時間不等人,容不得有半點懈怠。我們決不能安于現狀、貪圖安逸、樂而忘憂,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創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中國人民和中華兒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享幸福和榮光!
一切分裂祖國的行徑和伎倆注定要失敗
一切分裂祖國的行徑和伎倆都是注定要失敗的,都會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
中國人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信念,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可能從中國分割出去!
人間自有公道在!
只有那些習慣于威脅他人的人,才會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威脅。對中國人民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貢獻的真誠愿望和實際行動,任何人都不應該誤讀,更不應該曲解。人間自有公道在!
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
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只要精誠團結、共同奮斗,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
省考行測考試對策題解讀精選篇2
一、公文概念
議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權的國家機關、會議常設或臨時設立的機構和組織,以及一定數量的個人,向權力機構提出進行審議并作出決定的議事原案。每個國家的議案提交程序和規定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是行使國家權利的重要手段。議案,在人大《辦法》中給的定義是:“適用于根據法定程序,有關機構向人大及其常委會提請審議的事項”;在行政《辦法》中給的定義是:“適用于各級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這兩個議案定義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圍繞人大這個中心進行行文的文種。所不同的是,人大議案的行文主體是多元化的,適用范圍廣泛;行政議案的行文主體只政府一家,適用范圍單一。
二、公文特點
1.制發機關的法定性
議案的制發機關只能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的職能部門無權制發。
2.內容的特定性
人民政府所提議案的內容,必須屬于該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有關事項。
3.時效的規定性
各級人民政府的議案,應當而且必須在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舉行會議規定的限期前提出, 否則不能列為議案,超過期限提交的議案一般改作“建議”處理,或移交下次人大會議處理。提交大會審議的議案,必須限期審議表決或提出處理意見。
4.行文的定向性
議案只能由各級人民政府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行文,不能向其他部門單位行文,主送機關也只有一個。
5.事項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適合提交人大議案審議的事項, 必須是重要事項, 符合人民群眾的意愿和要求, 而且議案中提出的方案 辦法措施, 也必須是切實可行的, 才有可能獲得通過。
三、格式、寫法及內容要求
(一)格式
“議案”一般由公文常規的標題、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組成,落款亦分上、下款。
1.標題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提請審議事項)、文種三部分構成。如《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草案)的議案>的議案》,發文機關是國務院,“事由”是“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草案)》”,“文種”即“提案”。
2.正文
從內容上看,由提請審議內容、說明(緣由、目的、意義、形成過程等)和要求組成。從形式上看,除多以“要求”結尾外,可以從提出審議事項開頭,然后加以說明;也可以在開頭說明議案的緣起或目的意義或形成過程,然后再提出審議事項,再結尾。
3.落款
上款,即收文機關,某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有的要寫明某次或第幾屆第幾次會議。下款,發文機關和行政首長簽名,另行寫提請審議的年月。
(二)寫法
1.標題和主送機關
(1)議案的標題
議案的標題采用常規公文標題模式,有兩種寫法,一是發文機關+案由+文種,二是省略發文機關,案由+文種。前者如《市人民政府關于提請審議〈市鄉鎮企業條例〉的議案》;后者如《關于提請審議修改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議案標題一般不能采用發文機關加文種或者只有文種的寫法。
(2)議案的主送機關
議案的主送機關,只能是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不能有其他并列機關。要采用全稱或規范化簡稱,不得隨意簡化。
2.議案的正文
(1)案據
議案的第一部分叫做案據,顧名思義,這部分要提供提出議案的根據。由于內容不同,這部分的篇幅長短在不同議案中會有很大差異。下面是《沈陽市人民政府關于組織動員全市人民綜合治理開發建設渾河沈陽城市段的議案》的案據部分:渾河是遼寧省第二大河,流經沈陽規劃城市段50公里。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造成渾河沈陽城市段河槽亂采亂挖,河障雜亂繁多,不僅直接影響城市安全防汛,而且嚴重污染城市環境。為了認真貫徹國家關于渾河綜合治理的重大決策,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緩解地表和地下水缺乏的矛盾,促進生態平衡,改善城市功能,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建設高科技、大生產、大流通、現代化、國際化的沈陽,根據外地經驗和近幾年的充分準備,組織動員全市人民對渾河進行綜合治理和開發建設的條件已經成熟。為此,市政府向市十一屆人大第三次常委會提出議案,請大會審議并作出相應的決議。
這個案據和常規的根據、目的、意義式的公文開頭很接近。有時案據部分內容很復雜,文字也很多。如《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議案》,案據部分超過全文的一半,對于這樣一個耗時耗資十分巨大的工程,將理由闡述的充分一些,是很有必要的。有時案據可以寫得很簡短,如《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草案)〉的議案》,就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目的式”寫法,不過三四行、百余字而已。
(2)方案
方案部分,就是對提請審議的事項或問題提出解決的途徑、方法的部分。如果是提請審議已制定的法律法規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就在法律法規之中,這部分只需寫明提請審議的法律法規的名稱即可,但要把法律或法規的文本作為附件。如果是任免性議案,要將被任免人的姓名和擬擔任的職務寫明。如果是提請審議重大決策事項的,要把決策的內容一一列出,供大會審閱。如果是建議采取行政手段解決某方面問題的,要把實施這一行政手段的方案詳細列出,以便于審議。不能只指出問題,而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案。
(3)結語
結語是議案的結尾部分,主要用于提出審議請求。一般都采用模式化寫法,言簡意賅。如“ 這個草案業經市政府同意,現提請審議。”
3、簽署和日期
一般行政公文,最后簽署的都是發文機關的名稱,而議案有所不同,要由政府首長簽署。國務院提交給全國人大的議案,要由總理簽署;各省、市、自治區提交給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議案,要由省長、市長或自治區主席簽署。
省考行測考試對策題解讀精選篇3
一、題型認知
在試題中需要明確提出對策題型的特點,若題干中有“針對……,提出解決建議/應對措施/解決方法”等初步可以判定為提出對策題型,但也需要結合要求中的特殊要求,如:有針對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所提措施具體等。
例:根據給定資料,概括當前我國立法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科學立法的建議對策。
要求:概括準確,有條理,建議合理、可行、針對性強。字數不超過400字。
二、作答思路
1、審題
雖然只有短小的題干和要求,但是審題是否全面直接決定了作答的效率和質量,因此需要重點掌握審題的細節。
(1)作答對象
在提出對策題中必須明確需要大家針對什么問題去提出對策,如果題干中出現“針對材料所反映的問題,提出你的解決建議”等類似表述時,需要到材料中去定位問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作答。
例1:根據給定資料,概括當前我國立法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科學立法的建議對策。
——題干表明對象:立法存在的問題。
例2:根據給定資料中所反映的問題,提出你的解決方案?!}干未明確對象需到材料中概括。
(2)問數
提出對策題型一般會出現兩種考查方式:1問或者2問,1問基本會讓我們直接提出對策,2問會讓我們先概括問題再進行提出對策。它們之間的區別在于是否需要概括問題,如何判定:關注題干中的關聯詞:并、且、和等表示并列的詞匯;同時關注作答對象是否明確,若不明確就需要問題簡單進行概括書寫。
(3)身份
若題干中未明確作答身份,則默認為政府工作人員的身份,材料中的對策均可提及。
若題干限定身份時,需要關注兩個方面:
一是作答者自身的身份。例:“假如你是某教育部工作人員,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建議”;
二是以誰的角度替對策/為誰提對策。例:“假如你是某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針對……問題,請從政府角度提出解決方案?!眲t只能提“政府角度”的對策。
2、找點——即對策來源
(1)直接對策
通過材料的對策詞確定要點,常見的有:通過、實施、要、需要、應該等,同時也需要注意專家學者領導人的觀點、意見和建議等與作答對象相關的要點,可進行符號標注后直接概括成為答案要點。
例:要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就需要政府部門加大投入力度,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
(2)間接對策
材料中有時為了增加難度或材料過于靈活,會隱晦的告知答案要點,一般對策會通過原因推導對策,也會通過其他地區的經驗教訓反推或者是借鑒,所以考生在進行備考的過程中還需要練習通過原因/教訓反推對策的能力。
3、加工
(1)內容加工:一般需要對材料的對策根據題干要求的作答字數進行字數上的壓縮或者是擴充。壓縮主要以提取對策詞的方式進行。擴充可根據“主體+對象+手段+內容+目的”的形式進行擴充,根據要求合理把控字數。
(2)邏輯加工:強調在答案書寫的過程中按照總分的邏輯進行書寫,可用“總括句+序號詞+(關鍵詞前置)+具體要點表述”的形式呈現答案。當然在題干涉及概括問題時,問題和對策需要分開作答。
4、書寫
在書寫前合理控制字數,注意卷面整潔、字跡清晰,以分條羅列的形式呈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