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行測考試水景旅游資源知識
例1. 某蛋糕店接到300個蛋糕的訂單。已知老板一天能做30個蛋糕,店員小紅一天只能做10個。蛋糕制作過程中,老板有一個周末外出,小紅請了8天假,兩人在外時間不重疊。問制作這批蛋糕一共花了多少天?
A. 11 B. 12 C. 13 D. 14
解析:方程法:設需要x天完成,根據工作總量=效率×時間=老板完成的總量+小紅完成的總量,即300=30×(x-2)+10×(x-8),解得x=11,選A.
假設法:在實際方案中,X天兩人共合作生產300個蛋糕,假設老板和小紅在合作期間都沒有休息,一直在工作狀態,那么同樣的X天就會生產300+30×2+10×8=440個,每天兩人合作的效率和=30+10=40,所以所求X=440÷40=11,選A.
2. 利用時間替代(轉化)快速求解
例2. 甲乙兩人共同完成一項翻譯工作,原計劃15天完成,但期間由于甲生病休息了一段時間,結果兩人從開始到完成任務共花了20天。已知甲三天的翻譯量和乙五天的翻譯量相當,則甲休息了幾天?
A. 3 B. 5 C. 8 D. 10
解析:特值法:已知甲乙效率比為5:3,設甲乙實際效率分別為5、3,則乙一共工作20天,完成的工作工作量=20×3=60,整個翻譯文件的工作量=15×(5+3)=120,所以甲需要完成的工作量=120-60=60,甲需要工作的時間=60÷5=12天,所以甲休息天數=20-12=8,選C。
3.結合比例找答案
例3. 甲、乙、丙三個工程隊完成一項工程的效率比為1∶2∶4。某項工程,甲乙合作完成全部工程的1/3,甲離開,乙接著完成余下的1/2,剩下的由丙單獨完成,用時3天,完成此工程共用了多少天?
A. 6 B. 7 C. 8 D. 13
解析:特值法:已知效率比,設甲乙丙三人的實際效率:1,2,4.所以可以求出乙工作三天共完成的量=3×4=12,由題可知甲乙合作1/3的工作總量,乙單獨完成1/2×2/3=1/3的工作總量,丙接著做最后1/3的工作總量,均為12.所以甲乙合作的天數=12÷(1+2)=4天,乙單獨工作時間=12÷2=6天,丙單獨工作時間=3天,所以共花費4+6+3=13天,選D.
比例:由題可知乙丙都單獨完成1/3的工作總量,且乙丙的效率比=2:4=1:2,所以完成的工作量相同,時間和效率呈反比,所以丙用時3天,乙需要6天完成,問總時間t>3+6=9天,結合選項選D.
省考行測考試水景旅游資源知識(篇2)
一、了解自己,從真題入手
世界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第一步我們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我們可以用一周的時間先把歷年的真題做一遍,了解一下省考的難度,清楚自己的水平,知道離自己的崗位或目標有多遠,以及自己差距在哪里,同時也可以知道真題考察的這些題型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這樣就可以有目的性的去學習。
二、打好基礎,專項學習
行測考試是包括言語理解,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五個部分的。在咱們公務員考試吧這個公眾號里面有很多的公考視頻,可以借助一些公考視頻輔助專項學習,各個擊破,這段時間是最重要的階段,也是打基礎的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學習了。每個部分都有相應的知識點,要求大家做到熟練每個章節的內容,才能更好的做題。對于常識平時多看一些近一年發生的大事,手上有法律等書籍的可以去讀一讀多積累一下知識。專項學習的時間較長,大概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
三、夯實知識,查漏補缺
基礎掌握之后,就要會運用這些知識做題了,也是夯實知識的時候了,我們可以也先用三周的時間做專項訓練的書,鞏固每個部分的知識點。然后再做一下綜合性的書,也就不再是分章節練習的了,這樣可以檢驗一下自己拋開這些知識點提醒的情況下,自己的學習情況如何。同時在做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錯題總結,尋找規律。大家可以準備個錯題本,對做錯的題目對照答案進行分析尋找答題思路。對于數量題,可以總結出不同的解題方法,以后碰到類似的題目可以快速解出。二是探究真題,掌握命題規律。考過的試卷再做有何用?因為真題具有參考性,吃透真題,可以幫助你把握出題人的命題規律及難易程度。三是學會取舍。行測題考查類型多,我們不可能把每一個題目都搞定,所以對怎么做題都拿不下來的題型可以適當放棄。要把時間用在刀刃上,去攻破那些你能提高的題目,對于自己的擅長的題型一定要爭取不丟分。
四、爭分奪秒,限時訓練
國考行測考試共130題,時間是120分鐘,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我們一定要爭分奪秒。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模擬考試的時候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做題,同時要預留出涂答題卡的時間,以免真正考試的時候時間不夠。這個階段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省考行測考試水景旅游資源知識(篇3)
1、水的環境效應
水滋潤萬物生長,有水的地方,生機盎然。對一個旅游景區來說,只有山水明媚,生機盎然,才會使人感覺舒暢。水不僅使空氣濕潤,還能調節溫度,凈化美化環境,因此是大自然的美容師和大自然的空調器。
2、水的構景功能
水作為旅游資源是構景的基本要素。無論是江河湖泊,還是飛瀑流泉,本身就可以形成生機勃勃的自然美景。同時水作為流動的形體,能夠增加景區其他構景要素的活力與美感。所謂“山得水而活”就是這個道理。水和山,水和動植物,水和建筑物有機結合,相映成趣,構成景區優美的風景組合。
3、水的康樂作用
人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一些溫泉,礦泉,由于其含有的微量元素,加之潔凈無污染,無論是飲用還是療養,都對人體健康有益。一些水域還可以開展多種娛樂運動,如游泳、 沐浴、 垂釣、 水球、 劃船 、帆板 、沖浪、 潛水等等。
4、水的交通作用
江河、湖泊和海洋,一般都具有水上交通的作用,可以彌補其他交通方式之不足,也可以因此增加旅游情趣,使旅游者更好地領略景區自然或人文環境之美。
海濱旅游資源
一、“三S” 景觀
所謂“三S”景觀,指的是海濱的陽光(SUN)、海水(SEA)和沙灘(SAND)。因英文中,這三個單詞均以S開頭,故名“三S”景觀。
在現代旅游業中,“三S”景觀已經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旅游資源,很多擁有“三S”景觀的國家,成為世界旅游大國,像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等。
二、我國主要海濱旅游勝地
我國沿海各省市基本上都具備“三S”海洋旅游要素,而且因為我國跨緯度廣,因此我國的海濱旅游資源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加上不同的海岸地貌,使我國的海濱旅游資源呈現出多姿多彩、類別豐富的特點。
目前,我國由北往南,已經形成了數以百計的海濱旅游度假勝地,有些還是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其中較為著名的海濱旅游勝地主要有:大連、 興城、 北戴河、 青島 、連云港、 舟山 、廈門 、汕頭 、湛江 、北海、 三亞 以及臺灣的臺北和臺南等地。
我國海濱旅游還有一些特殊的項目,如我國杭州灣的錢塘觀潮,歷史悠久,錢塘大潮早已被人們稱為“天下奇觀”。近年來大連等許多城市建立海底世界,海南三亞及廣東電白放雞島等地建立潛水觀光旅游點等等,這些嶄新的海濱旅游項目,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熱門旅游活動。在我國山東蓬萊和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等地,有時還會看到海市蜃樓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