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行測數量關系題巧解
(一)定義
浮力指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豎直向上托的力。
(二)公式
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即物體浮力等于物體下沉時排開液體的重力),計算可用它推導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體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計算時,g可以取10N/kg,單位牛頓;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立方米)。液體的浮力也適用于氣體。
(三)生活中的浮力現象
木頭能在水中漂浮,輪船能在大海中航行,飛機能在天空中飛行等都是屬于浮力現象。
(四)浮力產生的原因
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和向下的壓力差。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可以簡單地這樣理解,重力要把所有想跑的物體拉回地面,而浮力是幫助大家離開地面。浮力的大小和物體的密度有關系。在水中,比水密度大的物體會下沉,比如石頭、鐵塊;比水密度小的物體會上升,比如塑料、木頭。
(五)特殊情況
當一個浮體的頂部界面接觸不到液體時,則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壓力才會產生浮力。至于一個位于容器底面上的物體,這種現象并不多,因為只要其間有一層很薄的液膜,就能傳遞壓強,底面就有向上的壓力,物體上下表面有了壓力差,物體就會受到浮力。
二、張力
(一)含義
凡作用于液體表面,使液體表面積縮小的力,稱為液體表面張力。
(二)產生的原因
液體跟氣體接觸的表面存在一個薄層,叫做表面層,表面層里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分子間的距離比液體內部大一些,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表現為引力。假想在表面處存在一個薄膜層,它承受著此表面的拉伸力,液體的這一拉力稱為表面張力。就像你要把彈簧拉開些,彈簧反而表現具有收縮的趨勢。
(三)生活中張力的現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雨后水滴在枝頭懸而不落,水面稍高出杯口而不外溢,有些小昆蟲才能無拘無束地在水面上行走,吹出的肥皂泡泡都是圓的,荷葉上的露珠稱圓狀,倒酒時倒滿后會酒會微微凸出呈光滑的圓狀等現象,都是表面張力作用的結果。
(四)影響因素
1. 無機液體的表面張力比有機液體的表面張力大的多,
2. 有機液體的表面張力都小于水;
3. 含氮、氧等元素的有機液體的表面張力較大;
4. 外因:溫度升高表面張力減小;
5. 壓力和表面張力沒有關系。
三、區別
1. 表面張力是由液體分子間引力與斥力引起的。
2. 浮力是由于液體或氣體所受重力引起的,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各表面所受液體壓力差,產生向上的浮力。
四、典型例題
(多選)下列現象中屬于浮力原理的是( )
A. 回形針漂在水面上
B. 游泳
C. 小昆蟲在水面上行走
D. 輪船在海上航行
【答案】BD。解析:浮力指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豎直向上托的力。游泳和輪船在海上航行屬于浮力現象,而回形針漂在水面上和昆蟲在水面上行走是屬于張力現象。故本題答案為BD。
省考行測數量關系題巧解篇2
首先,快速瀏覽材料。拿到一則材料,尤其是文字型材料,要利用5到10秒的時間快速瀏覽材料,分清材料結構,是總分結構、分總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然后勾畫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對象。如果遇見獨段材料,則快速將材料分層,找出每層主要描述的對象。
其次,快速找準考點。大致瀏覽完材料就趕緊回到題干中,通過題干信息,找準考點。如出現“誰占誰的比重為多少?”那么肯定是求比重,然后再通過時間判斷,是求現期比重還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求的是量,一種求的是率。我們可以從單位上去區分,量的單位是具體的實際量,例如噸,億元,億美元,千克,萬公頃等,而率的單位是百分數,沒有單位;還有一些題目是求倍數、比重、平均量的題目,這類題目的特點就很明顯了;當然也還有比較類的,但是比較一般也是比較量或者是率之間的關系,所以這里就不拿出來單獨講解了。
然后,準確定位材料。通過題干信息,再回到材料中尋找相應的數據。一般資料分析中我們常見的考試材料有三種,文字型、表格型、圖形(柱形、餅型、折線形),每一種材料都有自己的閱讀方式。文字型用快速閱讀法先讀材料(提醒考生要特別注意關注年份、關鍵性名詞)、而表格型、圖形(柱形、餅型、折線形)可以直接看題目,但是注意表格型如果有備注時一定要看,在閱讀過程中,對于關鍵性的要點,可以進行適當勾畫。
最后,準確做出答案。數據找到,直接代入相應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計算方法,比如首數法、尾數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等,快速做出正確答案即可。
省考行測數量關系題巧解篇3
【真題一】
父親、母親的年齡之和是年齡之差的23倍,年齡之差是兒子年齡的1/5,5年后母親和兒子的年齡都是平方數。問父親的年齡是多少( )(年齡都按整數計算)
A.36 B.40 C.44 D.48
【解析】
這一題大部分考生的做法是將父親、母親的年齡分別設為x、y,然后通過題干反映出來的數量關系列方程式,進行排除。在這里,小編發現了另外一種方法。“年齡之差是兒子年齡的1/5”,說明兒子的年齡是5的倍數,“5年后母親和兒子的年齡都是平方數”說明5年之后兒子25歲,那么兒子20歲,父母年齡差為4歲,父母年齡和為92歲。則父親年齡為(92+4)÷2=48(歲),D項當選。
【真題二】
某餐廳設有可坐12人和可坐10人兩種規格的餐桌共28張,最多可容納332人同時就餐,問該餐廳有幾張10人桌( )
A.2 B.4 C.6 D.8
【常規解法】
這一題,很多考生看到之后立馬采用了列方程求解的做法,設可坐12人的桌子有x張,可坐10人的桌子有y張,根據題意有:x+y=28,12x+10y=332,解得x=26,y=2。A項當選。
殊不知,這道題還有另外幾種巧解方法。
【巧解一】
觀察選項,選項中的幾個數字都很簡單,我們可以按照順序一一代入。A項,有2張10人桌,即坐了20人,還剩312人,正好可以被12整除,符合要求。
【巧解二】
根據題干可以得出12x+10y=332,10y的尾數為0,因此,12x的尾數必須為2,要滿足這一條件,x的尾數只能為1或者6。驗證可知只有當x=26時,才有對應的選項,即A項。
【巧解三】
這題其實是一道雞兔同籠問題,假設餐桌都可以坐12人,則可容納12×28=336(人)同時就餐,實際容納332人,則該餐廳有10人桌(336-332)÷(12-10)=2(張)。
這樣解是不是就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