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考試實用指南
公務員申論考試實用指南【篇1】
申論復習方法誤區一——申論沒有標準答案,無需下功夫復習
申論答題不像行測,是主觀化的思考問題的過程,所以在內容上也就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一說。這樣一來,很多考生就認為,申論既然沒有標準答案,全部是由閱卷老師主觀評判,所以就沒有必要去系統的學習。并覺得復習與不復習的后果都一樣,看運氣。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申論試題是沒有標準的答案,可每一類試題都有其規范性。閱卷老師在試卷評判時肯定也不是主觀臆斷,是在這一規范的基礎上去判定你的試題作答是否合格。所以,如果不復習不思考不練習,想要在考場上得到高分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我們要摒棄這一想法,認真備戰,不斷去學習申論不同試題的解題思路,提高文章寫作水平,從而提高申論答題能力。
申論復習方法誤區二——申論行文等同于作文寫作
在學習中,很多人認為申論議論文寫作考的就是作文寫作,誰的寫作能力好,誰就能得高分。申論文章寫作確實是去寫議論文。在中政申論方案學習中,很多考生都說自身語文基礎較差,但在考試中仍然難以得到高分,這也就陷入了申論備考的誤區中,覺得申論寫作就是平時的語文寫作不難,以至于在試題作答時,答題思維也停留在平時的文章寫作部分。
我們知道申論是一場能力的考察,其立場則是要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所以在文章寫作方面也就應該形成模擬行政的思維方式。在行文時,則要著重去把握申論議論文的結構層次,即總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其核心在于如何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解決問題,所以在復習時,就要有意識的去轉變自己行文的立場,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準公務員去思考問題。
申論復習方法誤區三——答案均從材料中摘抄
在學習交流時,很多考生都指出在申論復習時,都只是把精力放在材料分析上,然后在試題作答時,認為申論的解答與語文閱讀理解題類似,作答時將原文內容摘抄下來即可。這樣的認識是存在偏差的。一般來說,申論作答講究源于材料,高于材料,如果每個考生都在考場上照抄、照搬材料,首先在內容上,就會呈現出千篇一律的答案,給老師閱卷帶來審美疲勞。其次在答題思路上,要知道材料一般是未加工的,以此作為作答,顯然其層次無法深入,綜合而言,答題也就趨于平庸了。中政申論備考老師主張我們在學習時,一定要跳出材料的圈子,以各類試題解題思路為導向,深入挖掘材料,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以走出這一誤區。
申論復習方法誤區四——申論復習只需看熱點和理論
申論考試材料是由熱點組成,所以很多考生在學習時,就只是單純的去看熱點和理論,所以每次考試前都通過各種方式去單純的押熱點。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申論材料雖然是熱點的匯集,但要注意一點的是,熱點和理論固然非常重要,但在學習時,不應把全部精力放在這方面的學習上。申論考試的立場在于從模擬行政,著重體現應試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不應只是單純的去學習熱點和理論,還應要深入強化對申論考試的趨勢、答題技巧、行政思維等方面的能力。
公務員申論考試實用指南【篇2】
千古文章意為高。立意是一篇文章的靈魂,它能體現了一篇文章的寫作角度是否深刻,也是一篇文章是否能獲得閱卷者青睞的首要因素。然而,當前大部分考生一般只能達到立意準確、明確的層次,僅僅踏入到二類文的大門,而很難邁入一類文的門檻——“立意深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對“立意深刻”重視不夠,同時也難以在“宏觀”層面理解“立意深刻”。其實,若想達成這一目標并不難,只需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結合理論政策,讓文章寫作高屋建瓴凸顯高度;第二,結合時代背景,讓文章寫作旁征博引體現廣度;第三,結合家國情懷,讓文章寫作蕩氣回腸彰顯深度。
結構決定功能。謀篇布局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它在“中觀”層面讓閱卷者感受考生行文布局的水平。若想使我們的文章在萬千考生中脫穎而出,考生不僅要靠“立意深刻”的基石,也要靠結構完整勻稱的支柱。具體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文章結構清晰,既可以布局為常規型的“五段三分”、“四段兩分”等結構,也可以布局為靈活型的“六段三分”、“五段兩分”等結構;第二,文章結構完整,必須包含標題(新穎)、開頭(總論點)、分論點(分析論證)、結尾(總結回扣)等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文章結構勻稱,議論文重在分析論證,一般分論點在篇幅上要多于開頭與結尾,同時分論點之間也應做到篇幅較為勻稱。
行文似流水,落筆如云煙。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優美的文字是一篇文章的血肉。在“微觀”層面,一篇文章的優劣還需論據、論證、語言表述的加持。無論是材料內外的典型論據,還是理證與例證的靈活運用,最終若想將分析論證做到出彩,唯有使妙筆可生花。這是一條荊棘之路,也亦是一條通向夢想之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然出路總比困難多,做好以下幾點即可:第一,積累名言警句,如習近平用典:“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不日新者必日退”等;第二,積累優化詞語:基石、良方、引擎、燈塔、守夜人、金鑰匙、指揮棒、定盤星、壓艙石等;第三,積累優化句式:“以……為基點/后盾/抓手/先導”、“……是……的制勝一招/關鍵一步/重要一環”、“……,夯實……之基,培育……之本,鑄就……之魂”等。
公務員申論考試實用指南【篇3】
文章寫作亮點打造方法之一:使用引言金句,寫作思路為:金句+主題相關對策或意義+升華主題。
示范如下:
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難事必作于細。堅持互聯互通,需要塑造好基建建設、通信通訊等此類“骨肉皮”,方可實現南北聯通、讓中國在流通中得到活力;也需要鑄就民族性格、對外開放此類“精氣神”,才能讓中國在開放中堅持文化自信。唯有把握“交”與“通”的智慧,最終讓“中國號”這艘巨輪在時代的發展中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分析:本段結尾使用金句“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難事必作于細。”意在傳達實現互聯互通需要久久為之,金句表述結束即可開始寫出主題相關對策,最后進行升華。
文章寫作亮點打造方法之二:解釋主題,寫作思路為:解釋主題+主題相關對策或意義+升華主題。
與世界相交,即敢于走出舒適區,與世界發展共同進步;與時代相通,即抓住時代機遇,切中時代脈搏,緊跟時代發展。唯有在發展的過程中堅持互聯互通,方能讓個人在發展中開闊眼界、得以成長;方能讓鄉村人才回歸、完善設施,讓鄉村得以永恒;方可讓國家在源源不斷的流通中吸收智慧、繁榮發展。唯有把握“交”與“通”的智慧,才能讓“中國號”這艘巨輪在時代的發展中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分析:本段結尾開頭第一句進行主題釋義,分別解釋“與世界相交”與“與時代相通”的不同內涵,接著分別從“個人”、“鄉村”、“國家”不同層面闡釋主題意義,最后進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