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論綜合分析題剖析
公考申論綜合分析題剖析篇1
首先各個基礎題型的特點和作答思路一定要搞清楚,根據不同的作答思路才能更快更好的圍繞作答對象找知識點,其次,掌握一定的材料閱讀方法,提高材料閱讀速度和信息提取的準確性,并將其科學合理的整理到答題紙上;最后,還要掌握一定的申論常用詞匯及規范表達,按點給分,提高得分率。
專注務實求真 提升有效訓練
首先專注于歷年試題,能夠讓同學們有更好的提升,歷年試題質量高、能體現出考試要求和趨勢,市場中有很多黃金卷、押題卷魚目混珠,但是質量最高的還是要數歷年試題卷,先做國考題,再做省考題;其次專注地投入訓練,看似最傻、最呆,但是卻是最能體現功夫,也是卻最容易出效果的;最后,將近五年的試題,規范、認真地練一遍并總結一遍,是對考試最基本的尊重。
公考申論綜合分析題剖析篇2
(一)概括題
有些考生在讀材料時,不能很快找出關鍵信息點,雖然材料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就是看不出來。
建議:這類考生應多關注材料中的關聯詞,這些關聯詞后面往往會跟著重要信息,甚至是答案。材料長不可怕,學會靈活運用關聯詞原則就行。同時,大家要多關注領導人等不同階層人群的講話、態度等。這些人往往充當著想你傳遞答案的重要“工具”。
(二)分析題
很多考生不知道該怎么分析一個問題。這需要視材料而定,如果材料里有很多主體,可從主體角度分析,如果材料涉及各種環節,可以從環節和流程角度分析等。
(三)對策題
首先,確定主體,如國家、社會、個人、自身等;再次,根據各個主體承擔的責任來確定其需要作出的對策;最后,總結一句畫龍點睛的話,把整道題的立意拔高點。
(四)大作文
大作文的水平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但是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好詞好句,積累可以直接引用的觀點性詞句。
公考申論綜合分析題剖析篇3
1、 審題要“細”,題目問什么答什么
綜合分析題目作答對象比較多元:一個詞、一句話、一個社會現象、一個社會事物、某個人的觀點都有可能成為作答對象。而針對不同的作答對象所確定的答題思路也有很大差異,因此,考生切記審題時一定要精準的獲取題目給定的作答對象,可將題干中的關鍵信息進行圈畫以此提高審題的精準性,避免答非所問。
例如:多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要求:全面、準確,解讀充分,條理清楚。不超過300字。
通過審題可知,本題作答對象為一句話,作答時首先需要結合材料信息解釋這句話的含義,之后圍繞著句子含義進行多角度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即可。部分考生錯將此題當成評論型綜合分析,作答時使用“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等類似語言表明自己的觀點,很顯然作答的思路就有了很大偏差。由此可見審題的重要性。
2、 分析要“活”,材料有什么寫什么
作為客觀題之一,綜合分析題目的答案要點仍然遵從“材料為王”的原則。所謂多角度分析,無非是要求我們在閱讀給定材料時,將與作答對象有關的信息進行全面挖掘,例如原因、影響、合理性、不合理性、現狀、案例等內容都有可能成為作答的內容。千萬不要死記硬背所謂的作答公式,這樣只會局限我們的思維,極易漏掉重要得分點。仍以上述多省公務員考試這道申論真題為例,材料中闡述了當前一些企業扮演“我跟隨”的角色,習慣于從前的案例,這樣就難以突破獲得成功。同時,材料從正面進行闡述,以第一人稱角度闡述“從零開始,不依賴數據,反而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帶來改變,找到新的挑戰,產生創意思維。”綜合上述信息可知,作答時可以從正面、反面對比的思路進行分析論證。而如果做不到“活”,則會出現材料要點機械堆砌的情況,邏輯性方面無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