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論復習提出對策題解讀
公考申論復習提出對策題解讀精選篇1
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50分鐘,滿分為100分
大綱——作為申論考試命題的導向,是考生復習備考的最權威依據??忌刹榭唇K公務員考試大綱,根據《大綱》,可以了解申論一般考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其中: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公考申論復習提出對策題解讀精選篇2
下面以十五分的提出對策題目為例。
提出對策(總分:15分)
分值檔次(低檔: 6分下)
病因分析:
1.做題過程中,把對策當成是影響或者問題去做,搞不清什么是對策。
2.做題過程中,找不到對策。
提升建議:
1.首先要明白對策指的就是做法、措施,它具有一定的動作在里面,而問題是指眼前的困難,還沒有解決的難題,影響是你通過你的做法最終會導致的一定的結果。因此,在申論的材料中問題往往是消極性詞匯后面表述的內容,例如:沒有、困難、尷尬等;而表示對策的詞語往往是一些動詞,例如:建議、加強、夯實、建立、完善、要、需要、增設、傾斜、拓寬、優化等。所以,學員在做題時要注意,找對策時找動詞。
2.找對策的方法往往與很多種,在做題過程中一定要多種方法并用,理論一定要掌握踏實。我們在找對策時可以結合老師講過的標志性詞匯找到直接性的對策,也可以通過材料中的問題和原因反過來推出對策,還可以找材料中其他人/地方的做法,好的直接采取,不正確的做法同樣反過來可以推出對策。
分值檔次(中檔: 11分下)
病因分析:
1.對策踩點不夠齊全,容易漏點。
2.對策太過于空泛,不夠實際。
3.提出對策題一題兩問時,第一問太過詳細,導致第二問寫不下。
提升建議:
1.當一題兩問的情況出現時,往往題干中會說明對第一問概括簡單精準,因此,第一問一般情況下在高度概括的基礎上略寫,第二問對策詳細展開。
2.對策在找點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善于使用關聯詞,任何一個材料中的做法都應該全部書寫出來,切記不要過分合并。
3.在要點字數較少寫不下時也要注意盡可能的將每個對策中的關鍵詞提煉出來寫在試卷中,不要太在意句式是否通順,是否要添加形容詞等細節。
4.有時候材料中會出現一個核心問題和無數個小問題的情況,學員在作答這種題目要注意問題往往是簡單概括的,而對策則需要詳細去寫,將材料中所有出現的問題全部解決才行。同理,當材料中出現直接性對策、間接性對策時,也應該在直接性對策寫完的基礎上檢查材料中的問題和原因是否全部解決,如果沒有還需要用間接對策的方式將上述問題解決。
5.對策關于空泛時可以按照主體+客體+內容+手段+目的的形式適度展開。
通過對提出對策題目易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我們可以夯實對策題型的基礎,勤加練習,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公考申論復習提出對策題解讀精選篇3
(一)概括題
有些考生在讀材料時,不能很快找出關鍵信息點,雖然材料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就是看不出來。
建議:這類考生應多關注材料中的關聯詞,這些關聯詞后面往往會跟著重要信息,甚至是答案。材料長不可怕,學會靈活運用關聯詞原則就行。同時,大家要多關注領導人等不同階層人群的講話、態度等。這些人往往充當著想你傳遞答案的重要“工具”。
(二)分析題
很多考生不知道該怎么分析一個問題。這需要視材料而定,如果材料里有很多主體,可從主體角度分析,如果材料涉及各種環節,可以從環節和流程角度分析等。
(三)對策題
如何答對策題?首先,確定主體,如國家、社會、個人、自身等;再次,根據各個主體承擔的責任來確定其需要作出的對策;最后,總結一句畫龍點睛的話,把整道題的立意拔高點。
(四)大作文
大作文的水平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但是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好詞好句,積累可以直接引用的觀點性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