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分析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分析篇1
一、道聽途說,裸考也能拿高分
平??偰苈犚娪腥嗽诙呎f:“你看看某某某都沒怎么看申論,直接裸考,一下考了挺高一分數,比別人埋頭復習那么久考的都高,不要浪費時間在申論上了,還是把時間放在行測上吧!”“就是,你看我上次考試復習申論復習了那么久,考出來的成績一塌糊涂,這次我都沒復習,反而分數高了很多,看來,申論不用復習,裸考就能拿高分啊!”這些話聽多了,不自覺就會被蠱惑了,覺得自己裸考肯定也能考得不錯,干脆把時間都放在行測上,申論直接扔一邊,知道是怎么個題型就行了。學寶云課堂的老師認為,這種直接把希望寄托于那兩三個道聽途說的案例身上,其結果就是永遠在一個分數徘徊,難有提高。
二、“制勝法寶”——萬能模板
模板是很多考生最后的寄托,在沒時間復習申論或者不知道怎么寫作的情況下,模板就是那根最后的救命稻草。在臨考前,考場外面總會有些考生手捧著一本寶典在那里念念有詞,期望在考場上能用到背誦到的模板。其實,所謂的“申論萬能模板”一點都不萬能,大家想一想,那么多人見過或背了這個模板,考試時都套用,閱卷老師見多識廣,一眼就知道你的文章是不是在套模板,所以拿高分是不大可能的。學寶云課堂的老師強調,申論考試不是古代八股考試,要求你用固定的格式寫作一篇八股文,申論重在要求根據指定材料進行分析,提出見解,并加以論證。總而言之,“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才是閱卷老師最希望看到的。
三、望眼欲穿,寄托機構命中考題
考生拿到考卷,最高興的莫過于看到之前復習的內容出現在了試卷上,也就是所謂的“命中試題”。有的線下培訓機構為了制造噱頭,以便在考生中營造口碑和聲勢,便用“命中真題”的概念來吸引考生,“命中率”是他們慣用的宣傳手法,也往往是最吸人眼球的字眼。每年都有不少考生會在心里YY,“只要報了這個命中率很高的班,我一定能拿到高分”、“這家培訓機構去年泄題了,都有考試原題,今年肯定又會命中試題,那我不就是賺啦!”將全部賭注都壓在這些培訓班身上。但事實上,所謂“泄題”、“命中”不過是這些線下培訓班自我炒作的宣傳手段而已,公務員局是絕不可能讓題目有機會泄露給這些培訓機構的。他們所謂的“命中”,大多不過是講課的材料湊巧跟考試真題沾了一點邊而已,在實際考試中,即便你提前看過他們的這些材料,也基本用不上。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分析篇2
背景鏈接
20__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兒童是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要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托育全過程監管,一定要讓家長放心安心。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繼續實施農村和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發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和網絡教育。加強師資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
解讀
教育承載著國家的未來、人民的期盼。所謂民生,就是要老百姓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教育是民生之本,正基于此,每年兩會上教育都備受關注。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公平優質教育,強調“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價值遵循,其實是在承諾,讓教育發展的紅利,能惠及到所有百姓家庭。大家期待中國教育品質再上新臺階,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教育改革的紅利惠及更多民眾。
[綜合分析]
在教育問題上,歷來有質量和公平兩大緯度。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必須在教育和公平上實現最大的平衡。所有人接受低水平的教育,不是我們的追求。自然配置教育資源,部分孩子接受貴族教育,另一部分孩子接受基本生存教育,只會人為制造教育機會上的不均,進而影響整個社會公平體系的構建。辦出高水平又能兼顧公平性的教育,事實上是在為全體社會成員創造公平機會,暢通社會上升通道,建設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充分發展的和諧智慧社會。
教育公平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一方面,教育公平應該由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來擔當。它主要指向教育的區域差異或校際差異。比如,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教育政策的適當傾斜、教育評價的因地制宜等。從目前情況來看,資源均衡配置中的硬軟件正在由政府組織強力推進,但人力資源的“逆洼地效應”對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帶來的不公平現象還比較嚴重。教育公平的另一層理解指向學校。它是指學?;驅W校老師能否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它更多地指向同一所學校內的群際差異或生際差異。對同一所學校而言,無論其生源狀況怎么樣,它的學生群體都會存在性格氣質、文化基礎、學習習慣、興趣特長等方面的差異。正是這些差異才成就了一個個具體的“人”,才讓每一個孩子都具有了潛在的發展軌跡。但是,多年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老師更喜歡用分數來區分和對待自己的學生。從學校角度看,很多學校會把文化成績相對優異的學生集中編班,安排相對優秀的老師到該班任教。從同一班級角度看,班主任和任課教師也容易更加器重那些文化成績好的孩子,而忽視甚至輕視那些文化成績相對落后的孩子。殊不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因此,上述現象與行為都是有違教育公平原則的,都需要我們教育人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改進。
其次談談有質量。關于教育質量問題,很多專家學者和教育行政部門都有過很完美的論述。遺憾的是,這些論述在當下的教育實踐中并未達到理想的引領效果。我想,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要在十九報告中對教育特別強調的原因。事實上,目前的基礎教育階段,教育質量觀還更多地停留在考試分數上。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評價、家長因為短視而對教育形成的功利期待、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與提升及這種素養對學生終身發展所起的作用難以在短期內看到和評價。
[對策措施]
首先,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動力的重要途徑。深化改革,一方面要從教育供給側發力,加大投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另一方面要科學配置資源以擴大優質資源的受益面,讓更多的學生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特別是要通過綜合改革,樹立正確教育政績觀和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盡可能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總量和共享水平。比如,由優質學校牽頭,建立教育集團和辦學聯合體,強校帶弱校、名校辦分校;建立和完善教師、校長輪崗交流的長效機制,使得優秀教師和校長自愿交流輪崗,城市教師自愿到農村學校任教任職;改革對學校和校長的評價標準,體現多樣化導向,引導學校辦出特色,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需求。當前,要通過深化改革盡快克服單純以考試分數、單純以中高考升學率為唯一標準評價學校、評價校長、評價教師的做法,確保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落到實處,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次,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步伐。學校標準化建設是促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和抓手。當前,要制定中小學、幼兒園的辦學標準,使所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和幼兒園、普通高中等在教學條件、體育美育設施設備、生活條件等方面,都達到標準化和均等化,旗幟鮮明反對豪華學校、重點學校、超級學校,把有限教育資源用在“刀刃上”,最大限度滿足教育教學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尤其要加快補齊短板,使農村中小學和幼兒園達到標準化。
第三,綜合施策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以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在北京師范大學的講話為指導思想,以“四有”教師為目標和方向,多措并舉、綜合施策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一是提高入職門檻,嚴把教師入口關。提高教師的入職條件,確實將那些熱愛教育事業、品德高尚、教育教學能力較強的樂教善教熱愛學生的優秀大學畢業生招聘進入教師行列。二是設立特殊津貼,鼓勵優秀人才到薄弱、貧困、偏遠地區中小學從教。三是建立有利于教育發展的教師管理體制。四是開展精準培訓,切實提高在職教師的素質。
第四,借助教育信息化實現彎道超車。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發展的前景。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學習的流行,不僅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獲得和共享產生了重要影響,不受時空限制共享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已成為現實。信息化既能提高教育質量,又能促進教育公平。因此,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是辦好優質公平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策略,也是未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方向。特別是對西部地區、農村學校,更要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最為優先的領域,優先配置、深度融合、普遍使用,借助信息化實現彎道超車。
第五,強化督導與問責,確保優質與公平的有機統一。教育督導是促進各項教育改革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到位的有效方法。進一步加強教育督導隊伍建設,建立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專業水平較高、工作嚴肅認真的專兼職相結合教育督導隊伍;要將教育督導工作常規化、制度化,做到時時督導、時時監控;重點對違背教育規律、熱衷政績工程的現象堅決糾正和嚴肅處理,真正做到有問題能夠及時發現,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建立有利于優質公平教育發展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要把督學與督政結合起來,加大督政的力度,確保各級政府將優質資源與公平教育有機統一,樹立優質與公平并重的教育政績觀和教育發展觀;建立督導報告發布制度,及時發布督導工作中發現的各種問題,以引起有關各方面和公眾的關注,促使問題及時解決。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分析篇3
第一:做題,研究真題。這是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是對得分作用最直接的。 這里的做題不是盲目地漫無目的地做,也不是簡單的題海戰術,而是科學地有邏輯地做,不是為了做題而做題,而是為了掌握命題規律,提高答題能力。
第二:積累,提升素養。申論和行測一樣,對你的基本素質是有要求的。不要羨慕別人裸考就能考75分,自己努力了半天才考60分,這是因為大家的基礎不一樣,底子不一樣,沒有什么可比性,我們要縱向比較,跟自己比,在復習的過程中能感受到自己有進步,就是有效的復習。那么如何積累,如何提高自己在申論中的“底蘊”呢,建議大家多讀黨報的時評文章,多學公文公報,多積累人物、事件素材等,這些功夫是要用在平時的。后續我們將發送每日晨讀,帶大家積累。
第三:練字+能力訓練。這條線是一條輔助的線路,不是主流,每個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決定是否要做。申論如果被拆分成小的元素的話,可以說是對“字、詞、句、段、文”的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