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考試如何準備
1、注重積累。公務員考試同其他考試一樣,也應當注重積累,關注時事政治,增加常識知識,這也是為什么許多文科考生并沒怎么復習卻考上公務員的原因,他們的平時積累較多,日常接觸知識信息量較大,使得他們在公務員考試中占盡優勢。
2、鍛煉能力。其次,公務員考試更加注重的是能力的考察,應當注重在處理日常事務中鍛煉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
3、規范寫作。申論考試所考察的內容更傾向于公文寫作方面,因此,在培養寫作思路的同時也應當尤其注意寫作的規范性,盡量接近申論寫作形式。
公務員申論考試如何準備(篇2)
一、題干破題
關于不能準確理解題干中的每個要求的這個方面是很多人所忽視的,很多人認為它能理解,但是往往他不能理。
比如說我們舉幾個例子:
1、題干中出現歸納,那么這道題的一個作答,分類是必然的,他肯定是占分的;
2、題干中出現了層次分明,那必然是按照不同層次進行分類的;
3、題干中出現了有邏輯性,在我們綜合分析題中往往是不同層次之間的一個恰當的銜接。常見的銜接方式有起承轉合,或者說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順暢即可;
4、在我們的公文寫作中出現了有邏輯性往往是指分類或者說是總分。還有不同層次之間的恰當銜接以及作者原文邏輯順序,主要是指這四種作答的一個形式,所以說關于題干方面的每個要求,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
同時,我們研究題干還有什么好處呢,就對于我們作答邏輯的這個思維的一個訓練,基本上凡是綜合分析題和公文寫作題類似的這種多個層次的題目,你拿過來,我只需要看下題干,這一道題的作答邏輯就猜的_不離十。不需要去看材料,這是我們題干的一個訓練的一個好處。
二、不同材料概括要點
關于在材料中找要點不準確的這個問題,目前我們考試只考三種材料,純事例性材料,純議論性材料,議論+事例型材料。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研究清楚,在這三種材料中如何去找要點。他們之間去采取要點的時候又有什么區別。
第一種,關于純事例型材料。是指以敘事為主,講故事為主,這種材料非常口語化,我們去選取要點的時候僅僅用原字原詞,那么相對來說不是很適合了。一般情況下,當原文中是一個非常口語化的詞,我們考慮的是如何將這個口語話的表述,做成一個規范性的表達寫成一個書面語的一個形式,同時如何保證我們最大可能性得分呢?前面用一個概括詞自己概括,后面再加原詞的形式。這種形式,有一個好處在于,前面是按照意思可以給分兒后面的按照原字原詞給分,最大可能性保證了一個得分。
第二種,是純議論性材料。是指書面性的詞語非常多,材料之中。而我們的一個作答的格子不夠,那么這時候呢,我們需要對于這種材料的一個段落邏輯脈絡進行分析,哪些是總哪些是分,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技巧。如何進行摘抄。去掉沒有用的,保留重要的,比如 說總分關系中的總。
第三種,是議論+事例型材料。這種比較簡單。議論是總,事例是分,事例為議論作解釋說明我們寫總不寫分即可。
三、要點歸納
歸納不準確和概括不準確還是兩碼事。
概括是指概括要點,而歸納是指將要點進行分類,目前我們分類的形式主要是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題干中有多個主題詞,比如說請你歸納概括對于超前、速成教育的現狀,這里面有兩個主題,一個是超前這個教育主題,另一個是速成教育主題。往往我們去作答的時候就需要按照這兩個主題進行分類
第二種是題干中出現歸納這個詞,往往這時候,我們寫答案是需要分類的,分類至少是占一分的。
第三種是題干中出現了‘’層次分明‘’這個詞。什么叫層次分明,那就是按照不同的層次進行分類。
第四種是在材料中有明確的分類提示:比如說17年國考。有一道題說要求請你歸納概括,對于國外城市水系建設的經驗,在材料中第一段,明確地說明了分為規劃和管理兩個方面。
第五種是對于純事例型材料當我們這道題的分值比較小,比如10分或者15分,但是你去找要點卻找了20多個要點,這時我們不可能一二三四五六七_十羅列下來吧,對不對,這時候你需要自己去安排分類詞即可。這個分類的方法,是有技巧的。
四、邏輯作答
關于不同題型如何進行邏輯作答,如何順暢地表達出作答邏輯。
我們申論的題型主要是分為歸納概括、對策建議、綜合分析、公文寫作和大作文。
當然,市面上也有按照其他的題型分類方法,但是我是建議按照這種分,因為這種比較簡單,不算我們大作文小題只有四種題型,你按照這種題型去分,每一種題型,你通過大量的一個練習,你會發現他們的一個作答邏輯相對來說是固定的。
歸納概括作答邏輯:
1、分類。
2、要點之間存在總分。
3、作者原文邏輯順序
。4、羅列。
對策建議題作答邏輯:我們所要考慮的第一方面問題需不需要寫:
如果寫問題,那無非是層次分明,按層次分類作答。如果說問題不寫,那么需要考慮的就是對策,對策只需要考慮兩個小點,第一個小點是對策的順序,第二小點是對策的主體,比如說在這個社會怎么做,學校怎么做?個人怎么做?對不對?
綜合分析作答邏輯:對于我們綜合分析題,作答邏輯只有一種:相同層次進行合并,不同層次之間進行恰當的銜接。我們在這兒給大家提供兩種銜接方法:第一種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去銜接。;第二種是按照起承轉合去銜接,這么兩類銜接的一個方法,選擇一種即可,怎么樣順暢怎么樣來。
公文寫作作答邏輯:本質是小作文,涵蓋上面所有的邏輯。
1、分類。
2、要點之間存在總分。
3、作者原文邏輯順序。
4、不同層次之間進行恰當銜接。
公務員申論考試如何準備(篇3)
1.首先,閱讀作答要求。
審題環節的準確、全面與否,直接決定了作答的最終結果,因此,審題是申論作答中極為重要的一步。通過對申論作答要求的審視、思考、分析,了解作答的基本要求,確定作答采用的方式、文體,大致明確作答的中心任務和立意方向。明確了問題之后才能在作答時有的放矢,有目的性地去閱讀材料。審題過程中,有題目中會出現“給定資料幾(或從資料幾到資料幾)提到……”,閱讀時要理清作答任務、作答對象、作答條件后方可繼續閱讀,讀懂題目要求,順利作答是審題的最終目的。
2.其次,提取材料要點。
在閱讀完題干,明確作答對象和考察要素后,就要仔細閱讀材料,提取有用要點。帶著問題回歸給定材料中,邊梳理要點邊進行符號標記,把自己覺得有用的要點全部標記出來,原則上是寧多勿少,以便在形成初步答案后有更多的篩選余地。一是要注意看段落首句和尾句。首句一般是總括性的句子,有提綱挈地高度總領的作用;尾句有總結性的作用。在閱讀資料的過程中看這些句子,能最快的抓住主要信息。二是要注意抓題目要求和材料中的關鍵詞。如與“問題”有關的;與“影響”有關的;與“對策”有關的,同時要注意做好標記。
3.再次,閱讀材料首尾段。
瀏覽材料后基本上就對本次考試的主題或者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可通過閱讀材料首尾段或者題干的要求,梳理材料的背景,判斷材料的主題,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抓取段落要點和材料論證中心,正確把握本次申論給定材料的行文脈絡,以便于隨后的篇章材料整合,既有利于客觀小題答案的要點作答書寫,又有利于申論大作文的總論點和分論點的確立。
4.最后,整體瀏覽材料。
很多考生在拿到試卷的時候會有些茫然,不知從何著手的感受。那么在拿到申論試卷后,首先主要看給定資料共有幾則。其次就是要邊翻看試卷,查看有無問題的同時,邊看看客觀小題目所涉及到材料,做到從心目中有整體給定材料的宏觀把握,這樣操作能夠以防遺漏,而不是急于先去看問題是什么或者急于仔細閱讀材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