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前申論復習進階方法
公務員考前申論復習進階方法篇1
一、注重“顏值”
開頭的“顏值”是什么?是指我們文章寫作的亮點,有特色、有文采、有新意的開頭才能給閱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去打造開頭的亮點呢?首先,不要照搬照抄原材料內容,而是學會通過轉換語言表達方式巧妙運用材料;其次,充分運用各類修辭手法,如:引用名人名言、排比主題詞或者與文章主題相關的案例等,但不宜過長,三行左右即可;最后,要注意所引用的名言或者案例等內容,要注重其經典性或者新穎性。
二、提升“品質”
所謂“品質”在這里想給大家強調的是開頭的語言表達的流暢程度。目前來看很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寫出來的文章存在語句不通順甚至語病連篇的現象,這種狀況會極大的拉低文章的整體檔次。在此,為了提升寫作流暢度,建議大家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堅持每天讀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官方網站的文章;而是要勤動筆,針對自己寫出的開頭從初稿不斷完善,不斷修改,通過“自我療傷”的辦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三、真情“告白”
“告白”針對的是開頭的功能,即提出并亮明觀點。這里想給大家特別強調,一篇優秀的文章開頭往往是在最后一句亮明文章的總論點,而不是機械的重復下文要交代的分論點內容,也不是含含糊糊,表意不明的草草結束,更不是以問句的形式給閱卷者留下懸念。我們要借用前面亮點的鋪陳,以及中間的適當分析巧妙過度到最終觀點的陳述,達到的效果無非是想要告訴閱卷者本篇文章你的寫作方向是什么,這也就是開篇而明意的道理所在。
申論答題技巧:如何抓準文章立意
一、緊扣關鍵詞,立意不跑偏
針對當下國考作文題目命制的主流為話題作文,即針對一句話進行作文。那么,若要_命題人的意圖,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夠抓住話題的關鍵詞。例如國考副省級真題要求以“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為中心議題寫一篇文章,那么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夠找到這句話中的關鍵詞,即“禮”與“立”。
二、分析關鍵詞,找到總論點
在找到題干關鍵詞后,還需對關鍵詞的關系與內涵進行進一步的剖析,接著以前面的真題來說。抓住“禮”與“立”兩個話題后,需要進一步分析二者的關系與含義。從題干不難得出,不學“禮”,就無以“立”,那么若能夠學“禮”,就可以“立”。故“禮”是“立”的前提,所以文章核心的觀點即為:學禮方能立。
三、解析材料,具體成文章
在得到寫作話題后,對于其準確的含義往往我們還不得而知,從題干中也難以得出。這時就需要我們再回到給定資料中去理解題干了。對于材料的梳理重點把握題干話題出處段落,因為在此段當中往往能夠得出話題關鍵詞的含義,從而確定更為明確的觀點。而以前面的真題為例,在材料中明確提到,“禮”即為禮貌、規矩;而“立”指的是立身行事、民族素質、民族文化精神乃至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不僅明確了文章總論點的含義,更能夠找到分論點。
正所謂“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對于國考申論復習不僅要能夠先人一步,盡早應對展開準備,更要能夠掌握合適的方法與技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最終一舉成“公”!
公務員考前申論復習進階方法篇2
標題
一般居中書寫,由文種名單獨組成,即“宣傳稿”三個字。標題也可以寫成:關于+宣傳內容+文種名。考生在此要注意,如果申論寫作中題目給定了標題,考生必須以此為題目。
稱呼
一般頂格寫在第二行開頭。可依據宣傳對象選用適當的稱呼。
正文
一般在第三行空兩格寫正文,包括以下內容:宣傳事由+宣傳內容+呼吁號召。
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寫明宣傳者單位、集體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并署上日期。
參考文章
關于社區安全宣傳稿
居民朋友們:
為社區安全,區政府擬開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動。希望大家從以下三個方面積極參與,構建健康安全家園。
一、轉變安全文化理念。大家要深刻認識到,規章制度是安全的關鍵,所以要嚴格遵守一切安全規章制度。同時,要轉變觀念,樹立“生命”、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
二、增強自身安全意識。首先,大家要樹立危機意識和防災預警意識,要防患于未然。其次,要提高自救互救意識,在災難面前不等、不靠、不要,積極開展自救互救行動。最后,還要樹立市場保險意識,積極參加市場保險,以減少各種意外帶來的損失。
三、了解日常安全須知。在家裝方面,大家要使用安全建材和纜線;在生活中要管好燃氣和電器;出行時要遵守交通規則,乘坐電梯時要站穩扶好;要學會使用滅火器等防災器材。
社區安全靠大家,安全社區惠大家,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建設平安家園而努力。
公務員考前申論復習進階方法篇3
歸納概括題型是最基本、最簡單的題型,概括就是根據材料所反映的內容,按著一定的邏輯關系對此進行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簡要歸納。
概括主要內容的答題要求也是考生們需要明確掌握的。根據近幾年申論試題的材料,主要應把握四個方面:依次是全面、簡潔、準確和規范。這些都是申論概括主要內容最基本的要求,考生應該按照這種要求練習,才能準確掌握概括的答題要求。
解答概括主要內容的步驟和技巧
第一步:概括每一組材料的內容。針對每一組材料應用關鍵詞或考生自己的語言把它概括出來,一般把字數控制在一兩句。一般在經過“通讀”的環節之后,這個步驟隨著閱讀過程可以用手中的筆邊閱讀邊畫出或圈出。
第二步:把性質一致或特點相似的材料合并歸類。第一個環節是分析的過程,是點與點相連的過程。這個環節是由點到面的過程,是在復讀或跳讀的過程中完成這項任務,這需要打破材料的自然安排順序,把屬于一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歸納,把屬于不同方面的問題進行區分,這里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標記,方便自己查找。
第三步:提煉出歸類后的主題和層次。這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基礎上繼續調動大腦的智力活動,這一步需要腦和手同時進行,頭腦思考如何提煉出開頭和主體及結尾,動手就是把頭腦中的思考變成一個實踐的過程,強調這需要對歸類的內容進行重新排列,決不是簡單的把列出的同類進行羅列,這個環節類似于把半成品一次性加工成成品,這是質的變化,不是量的積累。
第四步:起草成文。在第三個環節中主要是思維的監工和動筆的開始,而第四個環節就是具體的起草和修改階段,即成為過程,這是概括的最后一個環節。
宣傳稿是指按照有關政策文件或相關精神,以宣傳某種主張、某項工作、某件事情等為目的,為獲得理解、支持而撰寫的應用文。基本格式包含四個要素,分別是標題、稱呼、正文內容、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