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
1.新課標整體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要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生活,經歷探究學習與社會實踐的過程,切實提高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逐步樹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新課標對本課的具體要求:要了解幾種消費心理,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特別提出:要針對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沖突,討論“艱苦奮斗精神的時代意義”;要重視主張“量入為出,理性選擇、轉變觀念的意義”。
3.分析新課標:新課標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重視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重視回歸生活,重視生活實踐能力的提高,重視人性養育。新課標強調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時代感、主動性,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體現這些變化與要求。既要針對學生與教材特點,設計豐富的有時代感的學生活動,又要不流于形式,使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進行人性養育。
教材分析: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四種消費心理的含義。
2、理解怎樣正確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
3、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內涵。
4、理解艱苦奮斗在今天并不過時。
(二)能力目標
切實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如: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整合知識的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表達能力;分析歸納能力等。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本框學習,向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針對今天環境污染等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3、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養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等消費觀念,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 教學重點
做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難點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在今天并不過時。
★教學 方法
“討論式”教學方法。
★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通過復習上節課內容,總結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客觀因素,提出消費還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行為。
讓學生看書后分析這些消費行為由什么樣的消費心理 引發。
教師引導總結。
學生討論以上消費心理是好是壞。
教師總結
教師提問學生面對這些消費心理的正負兩方面影響應該怎么辦,引導學生學習正確消費觀的相關知識。
(三)總結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知識點總結
1.消費心理有哪四種?如何對它們進行正確的評價?應有的正確態度又是什么?
(1)從眾心理:
①特點:跟風、隨大流;
②評價:有利—健康的、合理的從眾心理可帶動某一產業的發展,如綠色消費帶動綠色產業;
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從眾心理誤導經濟發展,對個人生活也不利。
③態度:應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
(2)求異心理:
①特點: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②評價:有利—可展示個性,也可推動新工藝和新產品的出現;
有弊—代價大,社會不認可;
③態度:應具體分析,過分標新立異不可取。
(3)攀比心理:
①特點:炫耀性、盲目性、向上比;
②評價:不健康,不實用,對個人生活不利; ③態度:不可取。
(4)求是心理:
①特點:講求實惠,符合實際需要;
②評價:理智的消費,對個人生活和社會都有利;
③態度:健康的,值得提倡和發揚。
2.如何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正確的消費原則有哪些?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要求:符合自身實際,把消費控制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既不過度超前又不過分抑制滯后。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要求:避免盲目跟風、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①主旨: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
②核心:可持續性消費;
③要求:5R原則—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當今還需要艱苦奮斗的原因:
①從歷史上看,我國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②從現實國情上看,我國現在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需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
③從青少年個人成長上看,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有利于青少年克服困難,成就事業;
④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
3.如何才能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
(1)金錢的含義:金錢就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征。
(2)貨幣的作用: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商品貨幣關系,各種經濟活動也都離不開貨幣。
(3)如何獲得金錢:要取之有道,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
(4)如何使用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義的事情。
看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