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wǎng)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物理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

時間: 澤璇 高一物理

1、質(zhì)點

2、參考系

3、坐標系

4、時刻和時間間隔

5、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6、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可用從起點到末點的有向線段來表示,是矢量.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程度.

分類平均速度: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瞬時速度:

與速率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標量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時速率

8、加速度

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

定義:(即等于速度的變化率)

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與速度的方向不確定.(或與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運動圖象(只研究直線運動)

1、x—t圖象(即位移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靜止,曲線表示物體作變速直線運動.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圖象(速度圖象)

(1)、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

(2)、傾斜直線表示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物體作變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

(3)、縱坐標表示速度.縱坐標的絕對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縱坐標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負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積表示位移.橫軸上方的面積表示正位移,橫軸下方的面積表示負位移.

三、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1、兩種打點即使器的異同點

2、紙帶分析;

(1)、從紙帶上可直接判斷時間間隔,用刻度尺可以測量位移.

(2)、可計算出經(jīng)過某點的瞬時速度

(3)、可計算出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一、基本關(guān)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推論

1、vt/2=v=(v0+v)/2

2、vx/2=

3、△x=at2{xm-xn=(m-n)at2}

4、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比例式

應(yīng)用基本關(guān)系式和推論時注意:

(1)、確定研究對象在哪個運動過程,并根據(jù)題意畫出示意圖.

(2)、求解運動學問題時一般都有多種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三、兩種運動特例

(1)、自由落體運動:v0=0a=gv=gth=1/2gt2v2=2gh

(2)、豎直上拋運動;v0=0a=-g

四、關(guān)于追及與相遇問題

1、尋找三個關(guān)系:時間關(guān)系,速度關(guān)系,位移關(guān)系.兩物體速度相等是兩物體有最大或最小距離的臨界條件.

2、處理方法:物理法,數(shù)學法,圖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學研究過程的基本要素.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相互作用

一、三種常見的力

1、重力: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產(chǎn)生的.大小:G=mg,方向:豎直向下,

作用點: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點)

2、彈力

(1)、形變、彈性形變、定義等.

(2)、產(chǎn)生條件:

(3)、拉力、支持力、壓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

(4)、彈簧的彈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設(shè)法來判斷是否存在彈力.

3、摩擦力

(1)、靜摩擦力:①、產(chǎn)生條件②、方向判斷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2)滑動摩擦力:①、產(chǎn)生條件②、方向判斷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頓運動定律”來解.

(3)、可用假設(shè)法來判斷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義;由分力求合力的過程.

2、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圖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②、計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合力與分力的大小關(guān)系

三、力的分解

1、分解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或三角形定則、

2、分解原則:按照實際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兩分力的方向)

3、把一個已知力分解為兩個分力

①、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求兩個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已知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個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過作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判斷)

4、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關(guān)系.

三、實驗: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

1、內(nèi)容:(揭示物體不受力或合力為零的情形)

2、兩個概念:①、力

②、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質(zhì)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

二、牛頓第二定律

1、內(nèi)容:(不能從純數(shù)學的角度表述)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頓第二定律的要點:

①、式中F是物體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③、瞬時性

④、獨立性⑤、相對性

三、牛頓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內(nèi)容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點:①等值、反向、共線、異點②瞬時對應(yīng)③性質(zhì)相同

④各自產(chǎn)生其作用效果

3、一對相互作用力與一對平衡力的異同點

四、力學單位制

1、力學基本物理量:長度(l)質(zhì)量(m)時間(t)

力學基本單位:米(m)千克(kg)秒(s)

2、應(yīng)用:用單位判斷結(jié)果表達式,能肯定錯誤(但不能肯定正確)

五、動力學的兩類問題.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v0vtx)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情況(F合或某個分力)

3、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

(1)明確研究對象.

(2)對研究對象進行受力情況分析,畫出受力示意圖.

(3)建立直角坐標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運動方向為正方向,與正方向相同的力為正,與正方向相反的力為負.在Y軸和X軸分別列牛頓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時,所有物理量都應(yīng)統(tǒng)一單位,一般統(tǒng)一為國際單位.

4、分析兩類問題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圖

六、平衡狀態(tài)、平衡條件、推論

1、處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閉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

2、若物體受三力平衡,封閉三角形法最簡捷.若物體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

七、超重和失重

1、超重現(xiàn)象和失重現(xiàn)象

2、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減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減速上升),失ma.

高一物理考點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fā)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1)定義法(產(chǎn)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shè)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tài)是否有變化。

3)假設(shè)法:假設(shè)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tài)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fù)原狀的性質(zhì)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后,物體能完全恢復(fù)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后,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fù),這種現(xiàn)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fā)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chǎn)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fù)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fù)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倔強系數(shù)),反映了彈簧發(fā)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lián):串聯(lián):1/k=1/k1+1/k2并聯(lián):k=k1+k2

812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漂亮孕妇突然肚子疼视频| 祝福语生日| 服务群众方面整改成效| 69视频免费看| 帅气动漫头像| 中央6套| 尤勇个人资料简介简历| 幼儿园老师锦旗赠言| 体方法师| douyin| 情动电影| 港股开户测试答案2024年| 女同视频网站| kanako| 南来北往电视剧剧情介绍| 中国安全生产报| 我妻子的一切 电影| 李玟雨| 浙江卫视全天节目单| 赌侠 1990 刘德华| laizi| 漆黑意志| 当代大学德语2答案| 黄网站在线观看| 《美之罪》在线观看| 女孩们在线观看| 一千零一夜凯瑟林| 胖猫图片| 749局啥时候上映| 电影白蛇传| 汽水音乐app官网| 鹰与枭全部演员表| 姐妹电影| https://www.douyin.com| 我的1919 电影| 推拿电影| 拔萝卜电影| 喜羊羊第一部全集免费| 姜洋| 麻友| 夜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