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靠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對于高一的同學們來說,初入高中,要掌握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才能學好數學!
數學學習方法指導一 、預習:
深入理解課本的內容,在自己不動的地方做出標記
在預習中間要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預習時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帶著問題進入課堂。
要把舊的知識與新的知識聯系起來,所謂溫故知新,如果遇到不懂的就要及時的補缺不漏。
例如:
語文可按照4個步驟:1、整體的感知 2、其相關的知識 3、重點難點的掌握 4、歸納總結
數學學習方法指導二、聽課(預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取得更好的聽課效率)
聽課的核心在于一個字:就是聽
高中一天有8節課,沒節課45分鐘,你一天必須有360分鐘精神完全集中,你能保證自己在這期間完全不走神嗎?而當你走神時,老師又正好講到重點。聽課時你必須做到認真聽,積極的想,適當地記。
由于高中的課本會在每頁留下一些空余處,不妨把老師講的要點記在旁邊,這樣復習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看書,不用那么麻煩了。
提高思維敏捷力
如果數學課沒有一定的速度,那是一種無效學習。慢騰騰的學習是訓練不出思維速度,訓練不出思維的敏捷性,是培養不出數學能力的,這就要求在數學學習中一定要有節奏,這樣久而久之,思維的敏捷性和數學能力會逐步提高。
認真聽課做筆記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好的聽課習慣是很重要的。當然聽是主要的,聽能使注意力集中,要把老師講的關鍵性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注意思考、分析問題,但是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必然顧此失彼,課堂效益低下,因此應適當地有目的性的記好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主要精神與意圖。科學的記筆記可以提高45分鐘課堂效益。
把握教材去理解
要提高數學能力,當然是通過課堂來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塊陣地,學習高一數學的過程是活的,老師教學的對象也是活的,都在隨著教學過程的發展而變化,尤其是當老師注重能力教學的時候,教材是反映不出來的。數學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發生而同時形成的,無論是形成一個概念,掌握一條法則,會做一個習題,都應該從不同的能力角度來培養和提高。課堂上通過老師的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與前后知識的聯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
避免遺留問題
在數學課堂中,老師一般少不了提問與板演,有時還伴隨著問題討論,因此可以聽到許多的信息,這些問題是很有價值的。對于那些典型問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都必須及時解決,不能把問題的結癥遺留下來,甚至沉淀下來,有價值的問題要及時抓住,遺留問題要有針對性地補,注重實效。
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三、復習我以前都先做作業,沒有把老師今天所講的知識先復習一遍。復習不是翻書看,翻筆記看,而是講老師今天所講的知識像放電影一樣在自己的頭腦中回放一遍。如果實在是想不起來了,再翻書也不遲呀。
數學學習方法指導四、練習
有人認為做練習就等于復習了,這種做法在初中適用,但在高中就不一定會奏效了。
練習是對所學的知識點的第二次的鞏固,加深對其的印象。
有的人因為有復習,在晚上8:30就可以完成作業了。這時,還可以做一些配套的練習,不是只有答案的那種,是有評解的,你可以與它比較一下解題的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
平時不妨做一個錯題輯,把做錯的題目記在本子里,要把題目的解題方法,是那兒導致你無法解出題目的環節給寫出來,到了考試時,不是看自己做對的題目,而是看自己做錯的題目。這種習慣對高中三年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數學學習方法指導
五、問問題把自己不懂的問題要向老師及時地提問。我以前不喜歡向他人問問題,以為有參考書就能搞定一切,向他人問問題,我覺得會被他人瞧不起。久而久之,就學得很吃力。我都不如果高中再這樣下去,那不就沒戲唱了。
當天的問題就得解決掉。如果一天天積累下來,會把你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