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生怎樣用數軸計算地理時間
地理學是一門兼跨自然和人文兩大學科的大學科,可以用包羅萬象來形容,但受現行考試制度的制約,許多教師忙于應付考試,而無暇顧及學生的真實感受,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學習效率不高。探究既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兼顧考試需求,是當前地理教學工作者的一個大命題
高一學生怎樣用數軸計算地理時間
首先要弄明白數軸上的數與時區、經度的關系:數軸上的原點對應中時區中央經線和0°經線,1到12對應東一區到東十二區中央經線的位置,-1到-12對應西一區到西十二區中央經線的位置,0到12對應東經0°到180°,0到-12對應西經0°到180°。 如下圖所示。
實際操作方法。
首先,畫一數軸,數軸上只需有原點(即中時區中央經線的位置)和正方向,刻度不用畫。
第二,在數軸上表示兩個時區的位置,東時區在正方向,西時區在負方向。并算出兩時區在數軸上的距離(用S表示)。
第三,在兩個時區之間畫一箭頭,方向由已知時間的時區指向未知時間的時區。如果箭頭指向負方向,就用已知時間減去S。如果箭頭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時間加S。
例如,倫敦時間是12點,此時的北京時間和舊金山時間分別是多少?
我們知道倫敦在0時區,北京在東八區,舊金山在西八區,從圖上可以看出:0時區和東八區之間的時區差為8(即數軸上0到8之間的距離),箭頭指向正方向,所以北京時間在倫敦時間的基礎上加8小時,即北京時間為20點。
0時區和西八區之間的時區差為8(即數軸上0到-8之間的距離),箭頭指向負方向,所以舊金山時間在倫敦時間的基礎上減8小時,即舊金山時間為4點。
如果題中出現的是任意經度,其方法差不多。只是時區差變成了經度差,把經度差換算成時間差就可以了,方法是:經度差÷15°=時間差。
例如,A地(125°E)時間為21點,B地(50°W)時間是多少?
在數軸上分別表示出50°W和125°E,從圖上可以看出,AB兩地的經度差為175度(相當于數軸上-50到 125之間的距離),時間差為175°÷15°=11小時40分。‘已知’指向‘未知’的箭頭是指向負方向,所以A地時間減去11小時40分就等于B地時間,即21點-11小時40分=9點20分。
在實際的做題中,已知條件都是隱藏在背景材料中,所以首先就要在背景材料中找出已知地點與時間、要求時間的地點,然后分別在數軸上表示出來,結果一看就知了。
例如,北京時間 2002年12月3日22時30分,世界展覽局在摩納哥(東一區)宣布上海獲得2010年世博會主辦權,此時摩納哥的時間時多少?
已知:北京(東八區)、北京的時間2002年12月3日22時30分、摩納哥(東一區)。
求:摩納哥的時間?
北京時間減7小時就是摩納哥時間,所以摩納哥的時間2002年12月3日15時30分。
這種方法計算時間還有一個優點:不考慮日界線對時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