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期末復習要點(2)
知識點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地域的形成一
由于工業聯系和集聚效應的作用,工業生產在空間上便形成工業地域。
2、工業聯系的主要方式
(1)工業的產品聯系
(2)地理空間上的聯系
(3)信息上的聯系
3、工業集聚
(1)工業集聚的概念:具有工業聯系的一些工廠,往往發生近距離集聚現象。
(2)工業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協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等。
(3)工業集聚的意義:可以擴大總體生產能力,最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獲得規模效益。
4、工業擴散的原因
(1)工業部門過分集中,出現用地緊張、水電供應不足、交通堵塞以及原料、燃料困難等問題。
(2)現代交通運輸的進步,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系統的建立,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等。
5、工業集聚與擴散的關系
工業的集聚與擴散是相比較而存在、相對立而發展的:一般來說,在工業化前期和中期,表現為人力、物力、財力的空間集中;到工業化后期,區域工業多表現為分散,即向工業基礎較落后的地區擴散。
知識點三 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工業生產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并且深刻地影響了人與環境的關系。
2、隨著世界各地的工業普遍發展,工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工業生產對原材料的需求與自然界中有限的資源、能源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另一方面,人類對資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會造成酸雨等嚴重的工業污染,并直接破壞環境。
3、防治工業生產帶來的環境污染,已成為協調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內容。
第三節 旅游業與地理環境(選學)
知識點一 旅游業
1、旅游業的概念
旅游業是_種.具有強烈文化性質的經濟行業。它主要利用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風土民情等旅游資源以及各種旅游設施,為旅游者提供服務,并獲得經濟收益,是一個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內容在內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綜合性產業。
2、旅游業的特點:旅游業以旅游資源為基礎,以出售勞務和提供服務取得收人為特征,具有地域性、季節性、綜合性等特點。
3、發展旅游業的經濟意義
(1)發展國際旅游可以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2)發展匡內旅游可以刺.激消.費需求,加快貨幣流通。
(3)旅游業促進和繁榮旅游地的經濟發展,旅游區吸引外資以及落后地區的市場開發等。 (4)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合理發展旅游業可以擴大就業機會,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知識點二影響旅游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環境:旅游活動受自然地理環境的明顯制約,具有地域差異性和季節性的變化。
2、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距離
3、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首先體現在資源質量上,即旅游景區景點是否具備較高的審美價值或歷史文化價值。
4、旅游地位置及交通的通達性:旅游地的交通狀況直接影響旅游資源開發價值。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環境承載量
6、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旅游業發展。
知識點三 旅游業發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旅游業造成的地理環境問題
旅游業絕不是“無污染產業",它同樣會產生各種污染物,對旅游地的地理環境產生影響,而其解決難度并不亞于一般的環境污染問題。
2、治理旅游區環境問題的措施
(1)對于自然景觀為主的旅游區,要在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的同時,加強封山育林,涵養水源,保護景觀生態系統等工作。
(2)對于古代建筑景觀,在外觀上要保持原貌,修復文物古跡“修Ill如IH",并慎重處理擴建、新建建筑物與原有文物古跡的關系,其風格、規模都應與旅游區環境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