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易錯知識點
高考生物易錯知識點:
病毒具有細胞結構,屬于生命系統。(×)
正解:病毒雖無細胞結構,但必需在細胞中才能表現出生命活動
將人的胰島素基因通過基因工程轉入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分泌胰島素時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質。(×)
正解:原核細胞無內質網、高爾基體
沒有葉綠體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正解:藍藻、光合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
沒有線粒體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正解:需氧型原核生物可在細胞質基質、細胞膜上進行有氧呼吸
線粒體能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正解:葡萄糖需在細胞質基質中分解成丙酮酸才能進入線粒體,因為線粒體中不存在分解葡萄糖的酶
細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膽固醇。(×)
正解:動物細胞膜上含膽固醇,它會影響細胞的剛性
格里菲斯肺炎雙球菌實驗證明了 DNA 是遺傳物質(×)
正解:格里菲斯發現有 “遺傳因子 ”,艾弗里證明 DNA 是“轉化因子”
只有葉綠體、線粒體能產生ATP,細胞基質不能產生ATP。(×)
正解:細胞質基質進行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第一階段能合成 ATP
只有動物細胞才有中心體。(×)
正解:中心體存在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
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液泡。(×)
正解:根尖分生區無葉綠體、液泡
無氧條件下不能產生ATP、不能進行礦質元素的吸收。(×)
正解:外界氧氣濃度為 “0”時,進行無氧呼吸產生少量的 ATP 用于主動運輸吸收礦質元素,吸收速率大于零
測量的CO2量、O2量為實際光合作用強度。(×)
正解:外界吸收的 CO2 量和釋放到外界的 O2 量代表凈光合作用速率
氧氣濃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鮮、種子儲存。(×)
正解:水果、種子的儲存:低溫、低氧;水果還需適當的濕度
黑暗中生物不進行細胞呼吸。(×)
正解:活細胞在任何時候都進行呼吸作用
溫度越高農作物產量越高。(×)
正解:溫度過高,呼吸作用增強,光合作用減弱,有機物的積累量減少
細胞越大物質交換效率越高。(×)
正解:細胞越小物質交換能力越強
酶只能在細胞內發生催化作用。(×)
正解: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可在細胞內發揮作用,也可以在細胞外發揮作用
細胞都能增殖、都能進行DNA復制,都能發生基因突變。(×)
正解:高度分化的細胞不能進行細胞增殖;進行細胞增殖的細胞一定需要進行 DNA 的復制;DNA 復制的過程可能發生基因突變 ,但不一定發生,因為基因突變具有低頻性
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正解:RNA 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RNA,除此之外,細胞結構生物、 DNA 病毒的遺傳物質都是 DNA
細胞分化時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正解:分化的過程遺傳物質不變,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細胞分化就是指細胞形態、結構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
正解:在自然狀態下,細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 ,但是離體條件下,植物激素可以誘導脫分化
病毒能獨立生活。(×)
正解:病毒寄生生活,不能用培養基培養
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有細胞核或核糖體。(×)
正解: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細胞器
精子只要產生就能與卵細胞受精。(×)
正解:精子需要獲能,卵母細胞需要培養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人和動物、植物的遺傳物質中核苷酸種類有8種。(×)
正解:遺傳物質是 DNA,含有 4 種脫氧核苷酸
基因只位于染色體上。(×)
正解:質基因為線粒體、葉綠體 DNA 上,線粒體、葉綠體 DNA 是裸露的,不構成染色體
染色體是遺傳物質。(×)
正解:染色體含有 DNA 和蛋白質,DNA 才是遺傳物質
DNA能通過核孔。(×)
正解:核孔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的通道 ,DNA 不能通過,RNA、蛋白質可以通過,但也具有選擇透過性
人體不再分裂的體細胞中共有46個DNA分子。(×)
正解:核 DNA 是 46 個,但還有線粒體 DNA
同一個人的不同細胞所含DNA不同、所含RNA相同。(×)
正解:體細胞核 DNA 相同,基因選擇性表達形成不同 的mRNA,再形成不同的蛋白質
同一個人的肝細胞中不含胰島素基因。(×)
正解:所有體細胞(除成熟的紅細胞)均含有胰島素基因 ,但只在胰島 B 細胞中表達
血紅蛋白位于內環境中、血漿蛋白位于細胞內。(×)
正解:血紅蛋白存在紅細胞中 ,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 ,血漿蛋白存在血漿中,是內環境的成分
酶都是蛋白質。(×)
正解: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 RNA
只有復制過程才有堿基互補配對,轉錄和翻譯中不存在堿基互補配對。(×)
正解:堿基互補配對發生在中心法則的任何過程
中午葉片氣孔關閉是由于光照強度太強的原因。(×)
正解:溫度過高
減數分裂也有細胞周期。(×)
正解: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原核生物能發生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正解:原核生物不能減數分裂 ,無基因重組;無染色體,無染色體變異;只能發生基因突變
有絲分裂能發生基因重組或出現同源染色體分離。(×)
正解:有絲分裂會發生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和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
用32P和35S能直接標記噬菌體。(×)
正解:先標記大腸桿菌,再標記噬菌體
RNA中A和U、G和C數目相等。(×)
正解:RNA 為單鏈結構,不一定相等
RNA中有T、DNA中有U。(×)
正解:RNA 特有 U,DNA 特有 T
基因突變一定能遺傳。(×)
正解:發生在體細胞,不可以遺傳
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后代一定有四種表現型、不一定有9種基因型。(×)
正解:如果兩對基因決定一種性狀就不一定有 4 中表現型;只要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基因型應該是 9 種
肌糖原也能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中成為血糖。(×)
正解: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進化就一定產生新物種。(×)
正解:進化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種 ;通常情況下,基因頻率改變生物就發生進化了 ,但不一定就出現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
噴灑農藥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
正解:抗藥性的變異是發生在用藥之前,藥只是對抗藥性的
變異進行定向選擇 。進化是:先“變異”,后“選擇”
薩頓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正解:基因和染色體存在平行關系,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摩爾根證明的
看了“高考生物易錯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