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高中100強榜單
2023全國高中150強榜單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省份 |
1 | 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 湖北 |
2 | 河北衡水中學 | 河北 |
3 | 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 |
4 | 長沙市長郡中學 | 湖南 |
5 | 長沙市雅禮中學 | 湖南 |
6 | 上海中學 | 上海 |
7 | 成都市第七中學 | 四川 |
8 |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 河北 |
9 | 寧波市鎮海中學 | 浙江 |
10 |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吉林 |
11 |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湖南 |
12 | 鄭州外國語學校 | 河南 |
13 | 武漢市第二中學 | 湖北 |
14 | 吉林大學附屬中學 | 吉林 |
15 |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廣東 |
16 | 杭州第二中學 | 浙江 |
17 | 四川省綿陽中學 | 四川 |
18 | 鄭州市第一中學 | 河南 |
19 | 合肥市第一中學 | 安徽 |
20 | 北京市第四中學 | 北京 |
21 | 東北育才中學 | 遼寧 |
22 | 杭州學軍中學 | 浙江 |
23 | 深圳中學 | 廣東 |
24 |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上海 |
25 | 山東省實驗中學 | 山東 |
26 |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 上海 |
27 | 南京外國語學校 | 江蘇 |
28 | 溫州樂成寄宿中學 | 浙江 |
29 |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 | 山西 |
30 |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 北京 |
31 | 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 | 廣東 |
32 | 遼寧省實驗中學 | 遼寧 |
33 | 青島第二中學 | 山東 |
34 | 本溪市高級中學 | 遼寧 |
35 | 合肥一六八中學 | 安徽 |
36 | 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 | 陜西 |
37 | 貴陽市第一中學 | 貴州 |
38 | 天津市南開中學 | 天津 |
39 |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學 | 陜西 |
40 |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甘肅 |
41 | 成都外國語學校 | 四川 |
42 | 重慶市南開中學 | 重慶 |
43 | 臨川第一中學 | 江西 |
44 | 重慶市巴蜀中學 | 重慶 |
45 |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 重慶 |
46 | 天津市耀華中學 | 天津 |
47 | 武漢外國語學校 | 湖北 |
48 | 長沙市第一中學 | 湖南 |
49 | 天津市第一中學 | 天津 |
50 | 天津市新華中學 | 天津 |
51 |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北京 |
52 | 天津市實驗中學 | 天津 |
53 | 溫州中學 | 浙江 |
54 | 福州第一中學 | 福建 |
55 |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江西 |
56 | 杭州外國語學校 | 浙江 |
57 | 廈門雙十中學 | 福建 |
58 |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江蘇 |
59 | 廈門第一中學 | 福建 |
60 | 廣西柳州高級中學 | 廣西 |
61 | 南京金陵中學 | 江蘇 |
62 |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山東 |
63 |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 黑龍江 |
64 | 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 黑龍江 |
65 |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 陜西 |
66 | 泉州市第五中學 | 福建 |
67 | 山西省實驗中學 | 山西 |
68 | 西安市鐵一中學 | 陜西 |
69 | 六安第一中學 | 安徽 |
70 | 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 | 山東 |
71 | 寧波慈溪中學 | 浙江 |
72 |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安徽 |
73 | 海南中學 | 海南 |
74 | 襄陽市第五中學 | 湖北 |
75 | 臨川第二中學 | 江西 |
76 | 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 新疆 |
77 | 重慶市第八中學 | 重慶 |
78 | 衡水市第二中學 | 河北 |
79 |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 | 遼寧 |
80 | 太原市第五中學 | 山西 |
81 | 重慶市第一中學 | 重慶 |
82 | 廈門外國語學校 | 福建 |
83 | 廣西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 廣西 |
84 | 南寧市第三中學 | 廣西 |
85 | 河北正定中學 | 河北 |
86 | 長沙市明德中學 | 湖南 |
87 | 江蘇省蘇州中學 | 江蘇 |
88 | 南昌縣蓮塘第一中學 | 江西 |
89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 | 新疆 |
90 | 紹興諸暨中學 | 浙江 |
91 | 中山紀念中學 | 廣東 |
92 | 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學 | 內蒙古 |
93 |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 安徽 |
94 |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 北京 |
95 | 汕頭潮陽實驗學校 | 廣東 |
96 | 河南省實驗中學 | 河南 |
97 | 江蘇省揚州中學 | 江蘇 |
98 | 銀川市第一中學 | 寧夏 |
99 | 滕州市第一中學 | 山東 |
100 | 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云南 |
注: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2033中國比較好的中學推薦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是全日制完全中學。成立于1950年,是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該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高中示范校”、“全國勞技教育先進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范校”等稱號,2007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擁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分校,以及開展國際課程的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等多家知名分校。
河北衡水中學
河北衡水中學始建于1951年,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屬的三所重點高中之一。該校占地230畝,有8000名在校生,600名教職工,學校有國務院特貼專家3人、國家級榮譽獲得者17人、特級教師13人、河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河北省“三三三”工程二層次人才10人、國家和省級骨干教師28人。2015年,被評為“河北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上海中學
上海中學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項目“探索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試點學校,上海市首批實驗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雙語教學實驗學校,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學校。該校創始于1865年的龍門書院,曾先后使用過江蘇省立第二師范學校、江蘇省立上海中學等校名。1950年2月,更名為上海市立上海中學。1978年7月復校,定名為上海市上海中學。
中學生如何選學校?
1、看這所初中或高中往年的升學率。中考,看重點高中錄取率;高考,看211、985或一本錄取率。
2、不要迷信:有多少特級教師,考了多少個北大清華。這些和普通的孩子,沒關系。也并不一定特級教師就教自己的孩子。更要關心的:具體班主任是誰,哪些任課老師教自己的孩子,這些老師畢業院校,教學經驗,可以多打聽過來的家長。
3、如果是一所普通中學,更要關注學校教學管理能力。家長可進校園轉轉,在窗外瞄一眼孩子們上課的課堂氣氛,聽課狀態。走在校園里,學生的打扮、穿著、說話,都可以看出一個學校風氣和整體學生軟環境。記住,總的來說,軟件比硬件重要。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重要。
4、根據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學業水平,去選學校。如果孩子文化成績不好,就要提早規劃,是否走其他特長。那么選中學,也要選擇有特長班的學校。
5、大部分孩子的命運,從中考那一刻就已經確定。對于大部分孩子,高中沒得選,考上哪所上哪所。所以初中選擇,就顯得更為重要。
有些初中,在升初三時,就將全校排名比如前200,成4、5個班,剩下的幾乎放棄。所以有些孩子的求學歷程,在初二已經確定,因為學校放棄培養你,作為個人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家長要擦亮眼睛選一所好初中。對孩子永遠要有信心。
小升初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
從小學升初中,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折。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顯變化以及孩子本身對諸多變化的不適應,家長、學校都必須關注孩子的這種變化,幫助他們順利進入青春的起跑線。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有主動權,被父母關心和欣賞,這樣的孩子更有信心,上中學后生活和學習態度更主動,也會越來越喜歡學校。父母像這樣早有意識、早做準備,不僅能盡早幫助孩子走出的心理陰影,而且有利于孩子順利適應中學以及未來的生活。
有的家長,為了自己更有面子,或者為了讓孩子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心愿,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味要求子女上最好的中學,以為這樣孩子才能考上好大學,才能更有出息。其實,孩子讀書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獲得好成績,考上好學校。最重要的是通過學習的過程,激發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并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才是受用一生的。父母應關心的是子女是否有讀書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協助子女逐漸掌握學習的方法,為孩子創設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幫助孩子緩解壓力,適應學校生活。
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長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把決定權交還給孩子。不要為了家長自己的面子好看,或者為了圓家長自己未實現的夢而強求孩子服從家長的意愿。家長與孩子一起討論,幫助孩子了解自身的特點,了解可能上的各個中學的特點,最終由孩子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而不是最“好”的學校。父母這樣做,會增強孩子對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上中學后更積極主動。
家長如何給孩子選擇初中
一、首先需要了解的招生政策
總原則:
一是堅持“劃片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
二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適合本身孩子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
二、了解家底和認清孩子
1、經濟實力,也就是你家的財政收入多少,因為有些學校擇校費可是一筆不少的數目呢。
2、人脈關系,這點不消多說,關系就是實力,親戚伴侶就是最大的生產力。
3、認清孩子的實力,要全面了解孩子的綜合水平以及各科的情況。適被選擇有所偏重的學校,讓孩子全面發展。
三、備考
1、按照家情孩情制定梯級目標學校。
2、考慮是否接受寄宿學校。
3、證書:華杯賽、本質杯等杯賽獲獎證書、各類英語、作文、書法、繪畫、舞蹈、鋼琴電子琴獲獎證書。
1.必然要事先收集好各校的考試及招生信息;準備好孩子的簡歷;
2.隨時關注學校的信息,及時掌握各校的動態,盡可能增加孩子考試機會;
3.切記不要想當然,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要百分之百的努力,不后悔;
4.鼓勵孩子心態平穩,才發揮正常,取得好成績。
從應試的角度可以參考以下10個擇校尺度:
一看:學校辦理。
學校辦理的好差,表現在細節。你去看教室,沒關系看看教室的安插,去看宿舍,沒關系看看被子有沒有疊,地干不干凈。有一個奇葩的家長,甚至是被學校的洗手間“征服”了的。
二看:校長理念。
這可不同大了,有些校長是公校退體的,有些校長是公校體系內的,有些校長是從民校一步步上來的,每個人的'風格都紛歧樣的。名校行時,如果有機會,聊上幾句,你就知道有沒有眼緣了。
三看:校風學風。
校風與學風是無形的,卻又是有形的。這一點,你可以從學生見到老師和校長的體現中看出,還可以從學校的張貼口號、評比分數、各色海報中看出。最簡單的方式,是問一問上屆家長。
四看:師資力量。
同樣分數的學生,在此校,老師是這樣做的,在彼校,老師是那樣做的,兩種做法的不同直接導致了學生未來進入高中有沒有后勁。以“作業”為例,為什么有的民校作業超多,學生就差沒累死,而有的民校精挑細選,控制作業量,甚至作業都是老師本身體例的,這其實就是老師的不同,教學方式的不同,大而言之是學風的不同。
五看:分班情況。
有的學校是不分重點班的,但有的是分重點班與普通班的,重點班的叫法各不相同,有的是精品班、有的是實驗班等。
六看:中考成績。
許多民校的中考成績都很標致,平均分都很高,公辦學校都很難比擬。但家長不該該僅僅了解這些,還應該問問學生未來的高中出路都是哪些學校,年級排名倒數20%的學生,最終可以去到什么學校。
七看:升學政策。
這里指的是中考。雖然中考相對公平,但民校還是有一些“小政策”的,好比有的民校有直升班,學生可以直升高中本部,有的前多少名可以簽約進高中重點班,這些,可以關注一下。
八看:外語能力。
雖然中考很重要,但在初中階段,培養一門外語能力,尤其是學習一門第二外語,也相當重要,這個,可以跟你未來的視野有關,也可能跟你的人生幸福指數有關。
九看:面試政策。
如何面試,如何報名?各校的具體做法怎樣?這些都是名校行的必問的政策問題。
十看:報考細節。
好比住宿與走讀,好比學費,好比獎學金,好比特長生,等等。這個,找張紙,列一列,名校行時,逐條問,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