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要不要服從調劑?
志愿調劑是指同一批次中非第一志愿的,平行的五或六個志愿:如果第一志愿落選則考慮調劑志愿.平行志愿是指同一批次中非第一志愿的,不分先后的五或六個志愿.還有如"第一專業""第二專業"等.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關鍵還是看考生個人意愿,是更在乎學校還是專業。如果很在乎學校,專業放在其次考慮,就可以填報服從調劑。
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高考志愿填報學生要不要服從調劑?具體內容如下,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服從調劑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是服從院校調劑,二是服從專業調劑。“院校調劑”,是當你的分數達到了某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而你所填的各個志愿學校都未錄取你時,如果填了服從院校調劑,即可能被調劑到該批次其他院校;“專業調劑”,當你的檔案被某所大學調入后,所填的各個專業均未錄取時,如果你填了同意調劑,就有可能被該校其他專業錄取。
以北京地區本科志愿表設置情況為例,在每個志愿學校后可選報5個專業志愿,并填寫是否服從專業調劑,不涉及院校調劑的情況。這里,我們主要和考生家長說說專業調劑。
在說專業調劑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高校一般在何種情況下退檔。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具體調檔比例詳見各校招生章程,考生被高校退檔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考生的分數雖然高于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的專業錄取分數線且不服從專業調劑;二是雖然總分較高但相關科目成績較差;三是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
由此可見,當考生在報考某院校時分數不占優勢(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填寫“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意味著學校將會作退檔處理。每年高招錄取過程中,都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專業志愿沒有拉開梯度,沒有掌握好專業級差,或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且不服從專業調劑而落榜。
對于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區)來說,考生在某一批次可同時填報幾個院校志愿,擴大了選擇面,降低了考生志愿填報的風險。但并不意味著,不服從專業調劑也可以安枕無憂。
在考生家長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報考平行志愿的幾所院校時,前面的院校可以不服從調劑,保底的院校服從專業調劑。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檔機會,如果考生被學校提檔又被退檔了,也不能參加平行志愿中下一所學校的檢索,也就意味著失去了這一批次的錄取機會。
“專業調劑”會出現考生被調劑到該校不在本地招生的其它專業嗎?這是考生家長常咨詢的問題。應該說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由于專業服從的范圍是當年招生學校在某省市投放計劃錄取未滿額的專業,所以當地考生只會在本地招生的幾個專業間進行調劑。
對待是否服從所報院校專業調劑,考生要統籌考慮。服從調劑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歡專業錄取的思想準備。你被調劑到的專業極有可能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一般是比較冷門的專業。如果不服從專業調劑,雖然你夠了院校提檔線,但不夠所報專業的專業錄取線時,則會失去了進入這個學校的機會。
是否服從專業調劑,關鍵還是看考生個人意愿,是更在乎學校還是專業。如果很在乎學校,專業放在其次考慮,就可以填報服從調劑。很多高校入學以后還可以轉專業(但一般是有條件限制,只有一小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才能順利轉成,考生對此也不要太樂觀。)
如果考生更看重專業,可選擇不服從調劑,上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學生往往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學習起來也會很吃力,往年也有因專業不滿意而退學的情況。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在報考時更要注意拉開專業梯度,選擇的幾個專業盡量冷熱搭配,減小被退檔的風險。
高考志愿填報:規避風險,盡量選服從
高考填報志愿時間為6月13日至22日。近年我省在普通類一批本科A段和B段實行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辦法,有效降低了高分考生填報志愿風險,但也存在相應的其他風險。如何規避?專家提出了建議。
一、平行志愿如何投檔
首先對全體考生分科類(文或理)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定位次,體現“位次優先”的原則。卓越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以供參考。
再根據考生位次對考生所填報的A、B、C等平行志愿的自然順序依次檢索,如果符合A志愿,則被投檔,如果分數不夠,則繼續檢索B志愿,依次類推,體現“遵循志愿”的原則。檔案投出后就完成了該考生的投檔過程,投檔后是否被錄取由院校決定。
二、平行志愿風險不少
1.擇優過程中正常落榜的風險。高校擇優錄取的原則允許院校投檔數略大于招生計劃數,因此,超過招生計劃數的部分已投檔考生依然面臨正常落榜的風險。
2.平行志愿自身缺陷的風險。很多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愿就是“保險志愿”,只要考分考高了,就一定能考上,這是對平行志愿的一種誤解。由于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只進行一輪投檔,投檔后一律不再補投。考生被投檔后,如果成績相對較低、排名靠后,或專業不服從調劑、或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或不符合某些專業的單科成績要求,該考生就有可能被高校退檔,而此時平行填報的其他學校也已經完成投檔,不再進行第二次投檔,這名考生會因再沒有被投檔的機會而落榜。
3.考生定位不恰當的風險。我省今年繼續實行考后估分填報志愿,有的考生估分不準確,有的考生定位不恰當,盲目選擇高考成績達不到錄取分數線的院校,都會對考生錄取產生不良后果。如果考生高考分數雖然達到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但均未達到所填報的三個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檔線,考生就不可能被投檔,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錄取了。
4.志愿梯度不合理的風險。實行平行志愿后仍然存在院校志愿合理分布問題,如果考生填報的幾個平行志愿之間沒有適當的梯度,則考生被投檔的機會就會減少,假如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續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檔分數比考生高考成績還高,則后面的平行志愿都無法投出,就可能出現高分落選。
三、考生如何規避
1.在填報志愿時要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為自己準確定位,量力而行。
2.要合理搭配專業志愿,并盡量選擇“服從專業調配”。
3.要避免誤闖政策禁區。高校有的專業是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要細讀高校招生章程,弄清哪些專業有特殊政策限制,避開自身身體條件受限的專業。
4.要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平行志愿之間一定要有合適的梯度,拉開一定檔次。也就是說,后面院校志愿的投檔分數一定要比前面院校志愿的投檔分數降低一定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