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
初級會計實務是全國初級會計資格考試三個必考科目之一,為了便于廣大考生學習應考,,以下學習啦小編搜集整合了:2016初級會計實務相關知識點,歡迎參考閱讀!
2016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如下:
應收票據
1.應收票據概述
應收票據是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而收到的商業匯票。
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商業匯票根據承兌人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企業應通過“應收票據”科目核算應收票據的取得、到期、未到期轉讓等業務。
2.應收票據的賬務處理
(1)應收票據取得時按其票面金額入賬。
(2)應收票據到期收回時,按賬面余額予以結轉。
(3)票據未到期背書轉讓時,應按賬面余額結轉。
預付賬款
預付賬款應當按實際預付的金額入賬。預付賬款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預付賬款”科目,將預付賬款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但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將應付和預付分別列示。
應收款項減值
1.應收款項減值損失的確認
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應收款項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若證明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應當將該應收款項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提壞賬準備。確定應收賬款減值有兩種方法,即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采用備抵法確定應收賬款的減值。
2.壞賬準備的賬務處理
(1)壞賬準備的計提當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應收款項的期末余額×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壞賬準備”調整前賬戶余額(若為借方余額則減負數)
【注意】計算結果為正數,則為補提(借記“資產減值損失”,貸記“壞賬準備”);計算結果為負數,則為沖銷(借記“壞賬準備”,貸記“資產減值損失”)。
(2)應收款項作壞賬轉銷(以應收賬款為例)
對于已確認壞賬并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后又收回的,另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是直接按照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等,貸記“壞賬準備”,同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收賬款”等。
應收賬款
1.應收賬款的內容應收賬款主要包括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應向有關債務人收取的價款以及代購貨單位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
【注意】在確定應收賬款入賬價值時,應注意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在有商業折扣的情況下,應按折扣后的價款計入應收賬款。在有現金折扣的情況下,現金折扣不影響應收賬款的入賬價值,實際發生現金折扣時,作為當期財務費用,計入發生當期的損益。
2.應收賬款的賬務處理
企業發生的賒銷業務通過“應收賬款”科目核算。“應收賬款”科目的借方登記應收賬款的增加,貸方登記應收賬款的收回及確認的壞賬損失,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反映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如果期末余額在貸方,則反映企業預收的賬款。
不單獨設置“預收賬款”科目的企業,預收的款項也在“應收賬款”科目中核算。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內容
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是指企業為了在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資產,如企業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入的股票、債券、基金等。
1.設置的科目
企業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等科目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取得、收取現金股利或利息、期末計量、處置等業務。對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分別設置“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等進行明細核算。
2.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
第一,企業在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按照取得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確認金額。【注意】
第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現金股利和利息
3.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
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4.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處置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將出售時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余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同時將已記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轉到“投資收益”科目中。
【注意】
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最終確認的投資收益應為出售取得款項與其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
存貨概述
1.存貨的內容
2.存貨成本的確定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3.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存貨發出既可以采用實際成本核算,又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核算。如果采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企業可以采用的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包括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如果按照計劃成本進行存貨核算,則要對存貨的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進行單獨核算,最終將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下面先就實際成本核算說明存貨發出的計價。
(1)個別計價法
(2)先進先出法在物價上漲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市價,而發出存貨成本偏低,利潤偏高。反之,利潤偏低。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單價=實際成本÷存貨數量;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發出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4)移動加權平均法
包裝物
1.包裝物的內容
2.包裝物的賬務處理(按計劃成本法核算包裝物,在發出時,應同時結轉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企業可設置“周轉材料—包裝物”科目進行核算。
(1)生產領用的包裝物成本記入“生產成本”科目;
(2)隨同產品出售但不單獨計價的記入“銷售費用”科目;
(3)隨同產品出售且單獨計價的記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
多次使用的包裝物應當根據使用次數分次進行攤銷。
委托加工物資
1.委托加工物資的內容和成本
2.委托加工物資的賬務處理
(1)在發出委托加工物資時,如果以計劃成本法核算,應同時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額。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時,應視同材料購入核算采購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額。
【注意】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的稅金
存貨清查
存貨清查發生盤盈和盤虧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核算,期末處理后該賬戶無余額。核算時分兩步:第一步,批準前調整為賬實相符;第二步,批準后結轉處理。
1.盤盈
2.盤虧
原材料
1.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原材料、在途物資
(2)購入和發出的賬務處理
2.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材料采購、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
(2)基本賬務處理
【注意】
第一,采購時,按實際成本付款,計入“材料采購”賬戶借方;
第二,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計入“原材料”賬戶借方,“材料采購”賬戶貸方;
第三,期末結轉,驗收入庫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計入“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材料采購”的貸方;節約差異計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材料采購”的借方;
第四,企業日常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發出的材料成本應由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在月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額+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額)/(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低值易耗品
1.低值易耗品的內容
2.低值易耗品的賬務處理
低值易耗品的分攤方法為一次轉銷法和分次攤銷法。企業可設置“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進行核算。
庫存商品
1.庫存商品的內容
2.庫存商品的賬務處理
第一,生產制造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
(1)商品驗收入庫;
(2)銷售商品。
第二,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賬務處理
商品流通企業發出存貨,通常采用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算法進行核算。
①毛利率法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凈額×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②售價金額核算法
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