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復習知識點
高中地理高考復習知識點篇1
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高中地理高考復習知識點篇2
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技巧
1、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區域的分布狀況,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
2、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容:太陽直射點經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和比較、晝夜長短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象的判斷等。
3、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應注意:
(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一般來說,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圖中所示的半球全部為晝半球。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在有數值標注的圖上,如果其最大的圓圈并不表示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就不是晨昏線。這種局部圖表示的只是晝半球中太陽高度比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陽直射的緯線上(赤道除外),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陽高度的?差值?。
(4)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直射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南)半球時,北(南)極點位于最北(南)點以南(北),北(南)極點與最北(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北)極點。
高中地理高考復習知識點篇3
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確定氣旋前后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后方。
3、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
4、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于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后。
高中地理高考復習知識點篇4
海陸風、季風與季風氣侯
海陸風是由海陸之間的氣壓日變化而引起的,僅出現在濱海地區,是一日之內風向轉變的現象。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所導致的海陸之間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或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而季風是一種大范圍內的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但有季風的地區不一定就形成季風氣候,只有在海陸對比顯著、風向變化明顯的熱帶、副熱帶和溫帶大陸東岸的季風區分布的才是季風氣候。
高中地理高考復習知識點篇5
1.天體與天體系統
天體是就宇宙間物質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天體系統是就天體的運動關系而言的,是指運動著的天體因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所構成的相對獨立和層決不同的系統。
2.流星體、流星現象與隕星
運行于行星際空間的固體塊和塵粒稱流星體。當它高速沖入地球大氣層,與空氣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燒產:生的光跡稱為流星現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燒盡的流星體的“殘骸”則稱隕星。
3.晝夜之分、晝夜更替與晝夜長短
晝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對應的另一半黑暗的現象。晝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轉而使地球產生的白晝與黑夜以一個太陽日(24小時)為周期的交替現象。而晝夜長短、是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轉引起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使除命道外的各緯度晝夜長短產生周年變化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