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課文知識點(diǎn)梳理
《逍遙游》是《莊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都可作為《莊子》一書的代表。現(xiàn)小編整理了課文重要知識點(diǎn),掌握好這些內(nèi)容才能在文言文考試中運(yùn)籌帷幄,包括通假字、詩詞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歡迎閱讀!
《逍遙游》知識點(diǎn)梳理
《逍遙游》【作者簡介】
莊子在中國哲學(xué)史上既是一位有著鮮明特色的偉大哲學(xué)家,又富于詩人的氣質(zhì),在他的著作中,用生動形象而幽默詭異的寓言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思想,這種寓言的方式使莊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著水一般的整體性。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象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dá),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xué)史上獨(dú)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biāo)志著先秦散文已經(jīng)發(fā)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逍遙游》【課文全譯】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dāng)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
《齊諧》這本書,是記載怪異之事的。這本書上說:“鵬鳥飛往南海時,激濺起來的水花達(dá)三千里,翼拍旋風(fēng)而直上九萬里高空。它飛了六個月才停歇下來。”游氣,塵埃,小生物,都是被風(fēng)吹著在空氣中游蕩的呀!天氣蒼蒼茫茫,這是它的真正本色嗎?還是高遠(yuǎn)無窮,不能看到它的至極深處呢?高飛九萬里的大鵬往下看地面的景象,也不過就是這樣的情形。
再說水的聚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處,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給它當(dāng)作船;而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yàn)樗珳\而船太大了。風(fēng)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負(fù)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夠。所以,鵬鳥高飛九萬里,狂風(fēng)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憑借風(fēng)力飛行,背負(fù)青天而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現(xiàn)在這樣飛到南方去。寒蟬與小灰雀譏笑它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碰著榆樹和檀樹的樹枝,常常飛不到而落在地上,為什么要到九萬里的高空而向南飛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帶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時間準(zhǔn)備干糧;到千里之外去,三個月以前就要準(zhǔn)備糧食。寒蟬和灰雀這兩個小東西懂得什么!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壽命短比不上壽命長。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清晨的菌類不會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蟬也不會懂得什么是春秋,這就是短壽。楚國南邊有叫冥靈的大龜,它把五百年當(dāng)作春,把五百年當(dāng)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樹,它把八千年當(dāng)作春,把八千年當(dāng)作秋,這就是長壽。可是彭祖到如今還是以年壽長久而聞名于世,人們與他攀比,豈不可悲可嘆嗎?
商湯詢問棘的話是這樣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個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種魚,它的脊背有好幾千里,沒有人能夠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鵬,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開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速旋轉(zhuǎn)向上的氣流直沖九萬里高空,穿過云氣,背負(fù)青天,這才向南飛去,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譏笑它說:‘它打算飛到哪兒去?我奮力跳起來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了下來,盤旋于蓬蒿叢中,這也是我飛翔的極限了。而它打算飛到什么地方去呢?’”這就是小與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勝任一個官職,品行合乎一鄉(xiāng)人心愿,道德能使國君感到滿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是這樣哩。而宋榮子卻譏笑他們。世上的人們都贊譽(yù)他,他不會因此越發(fā)努力,世上的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他清楚地劃定自身與物外的區(qū)別,辯別榮譽(yù)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呀!宋榮子他對于整個社會,從來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雖然如此,他還是未能達(dá)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駕風(fēng)行走,那樣子實(shí)在輕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對于尋求幸福,從來沒有急急忙忙的樣子。他這樣做雖然免除了行走的勞苦,可還是有所依憑呀。至于遵循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仰賴什么呢!因此說,道德修養(yǎng)高尚的“至人”能夠達(dá)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yè),思想修養(yǎng)臻于完美的“圣人”從不去追求名譽(yù)和地位。
《逍遙游》【名家點(diǎn)評】
本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馬敘倫《為莊子義證成率題絕句》說:“勝義無疑第一禪,幾個曾解笑前賢。開宗不了‘逍遙’字,空讀南華三十篇。”可見理解本篇對于領(lǐng)會全書是至關(guān)重要的,它不僅表達(dá)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風(fēng)格。“逍遙”,作為一個復(fù)音詞,始見于《詩經(jīng)·鄭風(fēng)·清人》篇“河上乎逍遙”與“河上乎翱翔”對舉。“逍遙”即“翱翔”。《莊子》本篇有“彷徨乎無為其側(cè),逍遙乎寢臥其下”,《大宗師》篇有“茫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yè)”,“逍遙”又與“彷徨”義同。“逍遙”“翱翔”“彷徨”都有悠然自得、縱任無為的意思。“游”,即活動之意。本篇有“以游無窮者”句。故逍遙游即指悠然自得,適心任性地活動。或說“逍遙”是“游”的緩讀,“逍遙游”,意思是“游啊游啊”。
(《中華文學(xué)鑒賞寶庫》,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黃岳洲、茅宗祥主編)
【重點(diǎn)梳理】
一、《逍遙游》文言實(shí)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國(通“耐”,能)
(6)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2.《逍遙游》古今異義
(1) 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 今義:副詞,表示事實(shí)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 今義:多數(shù)人,大家
(3) 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轉(zhuǎn)折連詞
(4)窮發(fā)之北
古義:毛,草木 今義:頭發(fā)
(5)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長的 今義:豐收年;春節(jié)
3.《逍遙游》一詞多義
(1辯 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而御六氣之不辯(通“變”,變化)
(2)知 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3)名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圣人無名(名詞,聲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fēng))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4.《逍遙游》詞類活用
(1) 名詞用作動詞。 而后乃今將圖南(往南飛)/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往南飛)
(2) 使動用法。 德合一君(使……滿意) /彼于致福者(使……到來)/ 而徵一國者(使……信任)
二、《逍遙游》文言虛詞
1.之
(1) 助詞,的。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 代詞,它。 而莫之夭閼者
(4) 代詞,他。 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 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 代詞,這些。 之二蟲又何知
(6) 動詞,到,往。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2.而
(1) 連詞,表修飾。 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 連詞,表轉(zhuǎn)折。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 連詞,表并列。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 連詞,表承接。 而控于地而已矣
3.則
(1) 連詞,就。 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
(2) 連詞,或者。 時則不至
(3) 連詞,那么。 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以
(1) 介詞,把。 以五百歲為春
(2) 介詞,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 介詞,憑。 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 連詞,而且。 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
(2) 連詞,還。 彼且惡乎待哉
(3) 副詞,將要。 且適南冥也
7.于
(1) 介詞,對于。 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 介詞,在。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 用在選擇問句中,是……還是…… 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2) 代詞,它的。 其名為鵬
(3) 代詞,它。 其負(fù)大舟也無力(指水)
三、《逍遙游》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3)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間(省略介詞“于”)
(2)且舉世譽(yù)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
(3)眾人匹(于)之(省略介詞“于”)
(4)眾人匹之,(眾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眾人”)
3.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
(3)彼且奚適也(“奚”,表示疑問語氣)
4.倒裝句
(1)而莫之天閼者(夭閼之,賓語前置)
(2)彼且奚適也(適奚,賓語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后置)
(5)翱翔蓬蒿之間(于蓬蒿之間翱翔,介賓短語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