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教學設計 畫楊桃說課稿
《畫楊桃》教學設計
能聯系全文內容,感悟父親和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并學會怎樣實事求是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
教師思考:
課文教育學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所不同。這正是樹立學生自信心,堅持自己正確觀點的契機。
重點:
邊讀邊思,體會通過畫楊桃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設計特色:
指導自學,精講深化。
信息資料:
1 .課文中生字新詞卡片。
2 .楊桃不同角度圖的投影片
3 .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時數:2 課時
教學要求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 .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聽說的道理。
3 .在老師的提示下,通過默讀、朗讀自學課文,理解句子之間的聯系。
4 .培養學生讀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讀能力。
第 1 課時
教學目的:
l 、學會讀、寫本課13 個生字。查字典,聯系上理解理解“審視”“和顏悅色”的詞語。
2 、整體感知,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3 、能在熟讀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想象小作者和同學們的不同的心理活動。
教學流程:
一、明確目標:
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誰能給大家介紹楊桃是什么樣的水果?
“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
二、給充分時間讀書自學。
1 .整體感知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 自己獨立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來解決。
(2) 讀后思考文中圍繞畫楊桃講了一件什么事?
2 .多種感官參與讀書,提高學習效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引導學生敏銳察覺課文的主要話題,畫出主要的句子。
三、匯報自學,提出問題。
教師梳理出問題:同學們為什么笑? 老師為什么要嚴肅地說那一番話?
四、學習第1 自然段。
1 .指名讀第1 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 .“想當然”是什么意思?
3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五、學習“畫楊桃”這—部分(2 —5 自然段) 。
1 .默讀第2 自然段,畫出作者看楊桃和怎么畫的句子,,
2 .理解作者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說明什么?
3 .聯系前文想想,“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說說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4 .出示討論題“同學們為什么會笑小作者畫的楊桃? ”
5 .老師的神情有什么變化? 請讀讀相關的句子。
6 .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再想想作者聽到同學們的笑聲會怎樣想?
六、激活經驗,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1 .你在學習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樣難堪的情形呢? 當時你是怎樣想的?
2 .那么我們究竟應持什么樣的態度面對他人的嘲笑呢? 學完一課,大家一定會有啟發的。
七、課堂練習。
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第 2 課時
教學目的:
1 .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2 .理解父親和老師的話中蘊含著的深刻的道理。
3 .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觀察實物,從多角度看。
教師拿一個幾何形體,讓幾名學生坐在不同位置進行觀察,然后讓他們向其他同學匯報看到的物體的樣子。
二、學習第6 自然段
1 .指名讀,重點指導讀出幾個省略號的語氣。
2 .你發現同學們又有什么變化? 為什么有這樣的變化?
3 .分角色朗讀這—部分。
三、學習第7 自然段。
1 .思考:老師說了幾句話? 你能讀懂每句話的意思嗎?
2 .投影出示“老師的話”。引導學生結合前文內容感悟老師說話的含義。
重點理解“相信自己的眼睛”。
3 .感情朗讀,并試著背誦下來。
四、小結學習,思想升華。
1 .什么是教誨? 為什么他們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
2 .父親和老師是講畫畫上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的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樣做呢?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分角色朗讀,老師也參與朗讀。
六、教師總結全文。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七、課堂練習。
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八、實踐活動。
1 .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那樣的事情嗎? 如果有,請講給同學們和父母聽。
2 .寫一篇《畫楊桃》的讀后感。
《畫楊桃》說課稿
教材說明:
《畫楊桃》是人教版第六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既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時又教育我們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設身處地地去看待事物。
一、說教材。作者第一部分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第二部分具體細致地敘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以楊桃為主線,寫“我”、老師和同學看楊桃時的不同情景。“我”看楊桃時,按照父親的教誨在自己的角度認認真真地看楊桃,并實事求是地畫成了像五角星的形狀,自己覺得很滿意;老師看楊桃,是老師聽到同學們想當然地嘲笑我畫的楊桃時,親自到我的座位上審視楊桃;同學們看楊桃,是老師請同學們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楊桃,發現這個角度看楊桃,確實就像個五角星。老師借機教育同學們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同時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因為即使對待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二、說教具
在本課教學中,我利用實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學得輕松,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二、說教法
(1)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教得生動,學得輕松,更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2) 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
三、說學法
基于對教材的分析,這節課我引導學生按“看看—找找—讀讀—說說”的步驟進行探究。即引導學生用心看,想象著說,認真讀,仔細找。
在理解重點的教學中,我想先運用舊知識導入新課,再用實物吸引學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學生間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明白道理。
對于難點,我想先采用小組討論、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關鍵詞,再反復朗讀,聯系實際來加以突破。
學生活動過程設想
在分析重點段落時,讓學生自讀、自悟,再配以自由讀、分角色讀等方法理解課文,通過實物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感悟一下課文。在理解老師說的這段話的意思時,可以自由的討論研究,再加上剛才現場觀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本次的上傳教案得到了許多教師的關注,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予以了指導,并提出了許多合理化的建議。經過認真思索,采納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將教學環節進行了適當的調解,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
四、說教學過程。
《畫楊桃》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使學生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意思。
3.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審視、和顏悅色”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用具:
掛圖,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二、檢查詞語并學習課文
大屏幕出示詞語(指讀、齊讀)教誨的意思?課文中說誰的教誨使我難忘?請打開書齊讀該段。什么叫受用?(得到益處。)由此可看出父親和老師的話對我的一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課文當中,父親是怎樣叮囑我的?請大家打開書找出課文當中父親的話。
2、學生動手找,指名讀后出示句子:
3、經常“叮囑”是什么意思?“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畫走了樣?”
師說:父親對我的要求是嚴格的,那么我在學校圖畫課上畫楊桃的時候,有沒有忘記父親對我的叮囑呢?
4、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畫楊桃的段落)默讀并思考:①我看到的楊桃是什么樣的?②、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看你有沒有神速的雙眼,很快就能找出來。
出示句子:女生讀!
5、假如你也是同學中的一個,看到的楊桃竟然是五角星的形狀,你會怎么想?
6、當我把這幅畫畫完的時候,我的心情怎么樣?
7、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沒有笑。)自由讀課文6~19自然段,找出老師和同學們兩次對話的句子,自由讀讀這些句子,體會到了什么?(同學們對我的嘲笑,哄笑 ;難過、內疚、慚愧)
8、出示兩段對話,學生自由對比讀兩段對話。你有什么發現?
9、分角色朗讀,你分別讀出嘲笑和不好意思的語氣
10、對于認為“好笑”的同學,“老師”沒有去批評責備,而是“請他們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從不同角度去看楊桃的不同樣子。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出示楊桃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11、老師從學生回答的語氣中,已經知道同學們的態度轉變了,所以老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他是以什么樣的態度說下面一番話的?
12、“和顏悅色”是什么意思?出示老師的話,指名讀。
13、老師說了幾句話,每句話什么意思,你讀懂了哪句話?學生匯報。
14、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15、老師的這段話當中,哪一句話與父親說的話很相似,請找出來。出示教師和父親的話語。讀后討論,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么?(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
16、父親和老師的教誨對作者岑桑的一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真的使他一生受用。作者最終成長為一個作家。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情況。(打也作者簡介)
三、總結
當別人的想法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輕易下結論,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去看的;自己也應實事求是,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就能在生活中科學、客觀地處理問題。
四、聯系生活,想像拓展。
1、現在,讓我們看著大屏幕再來整體感知一下全文,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說幾句話。
我想對作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說:--------。
2、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你有哪些體會、感受,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看了“畫楊桃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