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 高考歷史南北戰爭知識點
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
重點:林肯在南北戰爭期間的作用。 難點:南北戰爭的起因。
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一:戰爭爆發
獨立戰爭摧毀了英國的殖民枷鎖,贏得了國家獨立,為資本主義在美國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1、美國領土的擴張:
美國獨立時只有東部13個州,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版圖向西部急劇擴大。到1865年,達到36個州。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在領土西擴過程中,兩種經濟都得到了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它們之間的矛盾日益顯露和尖銳。
2、南北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
美國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經濟形式,即北方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獨立戰爭中,他們結成了同盟,實現了美國的獨立。
美國獨立后,北方保留了資本主義工業,南方保留了種植園經濟。
雙方在對勞動力、市場、原料等的占有和分配上有著非常尖銳的矛盾。,北方工業資產階級需要大量的自由勞動力,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發展,南方種植園以野蠻而殘暴的方式占用大量的奴隸.
這些矛盾,都圍繞著黑人奴隸制為中心展開的。所以奴隸制度的廢存成為南、北方矛盾的焦點。
南方黑人奴隸制嚴重阻礙了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雙方矛盾無法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最終只能借助戰爭,于是一場內戰即將開始。
3、導火線:林肯當選總統
林肯的政治主張是廢除奴隸制,南方擔心林肯上臺對他們不利,決定發動叛亂。因此林肯出任總統就成為導火線。
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二:戰爭的經過
1、開始:1861年,南方奴隸主在里士滿建立叛亂政府,挑起內戰
1865年4月9日,南方11個州先后退出聯邦,宣布成立“美利堅邦聯”, 定都里士滿,制定新憲法,選舉總統。4月12日,南方聯盟不宣而戰,內戰全面爆發。
2、初期形勢:北方節節失利
從綜合實力上看,北方強大,但戰爭開始北方處于劣勢.北方不希望通過戰爭來解決,準備工作沒有南方充分。(戰爭初期林肯還抱有幻想,企圖通過對南方讓步解決糾紛)北方缺乏優秀將領。
3、轉折: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兩個文件
這兩個法令通過以后,戰爭形勢朝著有利于北方發展。
(1)、《宅地法》的出臺:
時間:1862年5月20日頒布。
內容:只要交納10$手續費,所有美國人都可以得到西部的一塊土地,連續耕種5年后,這塊土地就成為他的私人財產。
意義:使人民幾乎無償地獲得了大量土地,林肯政府的支持率大大提高。
(2)、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時間:1862年9月22日頒布
內容: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并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
作用:獲得解放的黑人紛紛參軍,北方獲得雄厚的兵源。極大地動搖了南方種植園奴隸制的基礎。
結果:1865年南方投降,北方勝利
1865年4月9日,南方向北方投降。標志著戰爭結束。
美國南北戰爭北方獲勝的原因有
A、北方實力遠遠超過南方
B、林肯政府的正確領導(2個文件)
C、廣大人民群眾和黑奴的支持
D、北方資本主義制度是先進的制度。南方種植園奴隸制度是落后的制度。
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三:戰爭的性質和歷史意義
1.性質:戰爭的目的來看,這場戰爭是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障礙;領導階級上看,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所以戰爭的性質應為“資產階級革命”,相對于獨立戰爭“第一次”而言,這里就為“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2.意義:這場戰爭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美國經濟在19世紀后半期突飛猛進發展,到1894年世界排名第一。
北方的勝利,離不開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先進性,還與一個人的努力分不開的,他就是林肯。
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四:力挽狂瀾的總統:林肯
美國人心目中偉大的林肯總統,在戰爭結束后就沒有再能為他們做出更大的貢獻。就在南方投降的第五天晚上,即1865年4月14日,林肯總統被刺殺身亡。
盡管林肯倒下了,但他在美國人民心中卻享有崇高的地位:
領導北方取得了南北戰爭的勝利;維護了美國統一;廢除了黑奴制度,為美國經濟的騰飛掃清了道路。
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五:概括美國南北戰爭:
原因:南北兩種不同的經濟制度的矛盾。
焦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其實質是國家有分裂的危險。導火線: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開始:南方獨立并挑起內戰。
轉折:林肯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結束:北方軍隊攻占里士滿,南方軍隊投降。
意義: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看了“美國南北戰爭知識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