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答案
八年級語文期末考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共22分)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
A.我們要盡可能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否則就會孤lòu( )寡聞。
B.旅鼠的繁殖能力也許只有細菌分裂才能和它們相pì( )美。
C.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 )時,春天就來到了。
D.當大量細菌侵入時,白細胞就會吞噬( )入侵的病菌和毒素。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 (相形見絀 略勝一籌)。無論是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還是美麗可人的鮮花綠草;無論是 (諱莫如深 高深莫測)的星空,還是不值一提的灰塵,都是大自然 (精巧絕倫 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相形見絀 高深莫測 巧奪天工
B.略勝一籌 諱莫如深 精巧絕倫
C.略勝一籌 諱莫如深 巧奪天工
D.相形見絀 高深莫測 精巧絕倫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為盡快讓足球運動在校園里火起來,我市近期啟動并制訂了校園足球行動計劃。
B.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夢中又見到了滿山鮮嫩的蘑菇,聞到了蘑菇湯濃濃的香味。
C.我們要養成愛讀書,特別是讀經典,讀名著,讓書香滿城成為成都的城市特色。
D.住宿環境的好壞,服務質量的優劣,都是賓館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4.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魯迅先生在《雪》中,描繪了色調截然不同的兩種雪:江南的雪,“滋潤美艷之至”;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可見作者更欣賞江南的雪。
B.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其中“山坡羊”屬于詞牌名,“潼關懷古”是題目。
C.《喂——出來》屬于科幻小說,科幻小說的三個特點是科學、幻想和小說。
D.《小石潭記》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宋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把下列句子組成前后銜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話,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不管在什么情況下,不管有多難,都要拾起并珍藏凋落的夢想,別讓她零落成泥碾作塵。②夢想是隱形的翅膀,會把人帶向高處和遠處。③夢想如花,很容易凋落。④有一首歌名字是“隱形的翅膀”,還有一首歌名字是“飛得更高”,找時間聽一聽這兩首歌,在歌聲里整理自己的夢想。⑤即使成塵成泥,也不要忘了她曾經的芬芳。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⑤②④ C.②④③⑤① D.③②①⑤④
6.名著閱讀(2分)
下列對人物的點評中,屬于點評《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的一項是( )。
A.他,心地善良,剛毅勇敢,酷愛真理。他是一個外科醫生,也是一個喜歡冒險、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B.他,知識淵博,機智勇敢,沉著果斷。他是一個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個反抗壓迫、支持正義的戰士。
C.他,長相平平,目光犀利,洞察世事。他是一個出身名門的世界文豪,也是一個非暴力的____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
D.他,溫文爾雅,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他是一個出身在“最窮的村中最窮的家”中的普通孩子,也是一個一生致力治學的學術大師。
7.默寫。(8分)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的詩句是:“ ”
(2)強調政府應關注民生,讓在城里工作的年輕人買得起房。這不由得會讓人想起唐代詩圣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具有濟世情懷的兩句詩:
(3)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
(4)棄我去者, ;亂我心者,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5) ,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二、綜合性學習(共6分)8.兩年的初中語文學習即將結束,八年級某班決定開展“我心中的語文”專題活動,請你參加,完成⑴—⑶題。
【感悟語文】
⑴有人說:“語文是一個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說:“語文是窺視人類心靈的窗口。”我要說:“ ” (2分)
【語言品味】
⑵學好語文讀為先,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魯迅先生曾說:“讀書要像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美國詩人柯勒律治說:“讀書應當像石床的礦工一樣,把‘渣’甩一旁,只揀些純凈的寶石。”這兩位大師關于讀書的見解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別是什么?
魯迅的意思: (1分)
柯勒律治的意思: (1分)
【詩意語文】
⑶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對詩歌的品味與欣賞。回憶我們學過的李白《行路難(其一)》,面對美酒佳肴,詩人連用四個動詞“停、投、拔、顧”,形象地表現了自己內心的苦悶、抑郁之情。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中他發出了“行路難”的感嘆,可他為何會在詩的結尾寫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詩句,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2分)
三、文言文閱讀(共14分)閱讀下面《醉翁亭記》(節選)和《岳陽樓記》(節選) 文段,完成9—14題。
【甲】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云歸而巖穴暝 暝: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而或長煙一空 一: (4)把酒臨風 把: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主人日再食
B.至若春和景明/四時之景不同
C.此樂何極/南極瀟湘
D.則有去國懷鄉/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11.同“不以物喜”中的“以”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中有足樂者
B.卷石底以出
C.醒能述以文者
D.無從致書以觀
1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2)微斯人,吾誰與歸?
13.下面對選文內容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甲段既抒發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又暗含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解苦悶的情懷。乙段中的“后天下之樂而樂”不只表達與民同樂,還表現了“先憂后樂”的思想境界。
B.兩篇散文都是借觸景生情來抒發自己的抱負和情懷,都表述了自己雖遭貶謫卻仍懷濟世安民、與民同樂的高尚情懷。
C.甲文以“醉”“樂”二字貫穿全文,“醉翁”之樂在于能與賓客歡聚而暢飲。
D.乙文作者借作記之機,含蓄委婉地規勸藤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